怎样的设计应该被称为“优秀的设计”?

已邀请:
利益相关,工程设计行当从业人员。
 
吐槽:在知乎中,设计这个大话题被局限在平面设计和编程相关两个狭窄的范围内,而和大家日常普遍相关工程设计的问题寥寥无几。包括这个问题下的第一个答案(@清苑 ),其实也只是说的平面设计。论道如果真的专门用来讨论专业问题,我很希望能改变大家心中关于设计的这种错误的理解
 
我仅就我自己从事的这个很小众的工程设计行业抛砖引玉,谈一下我个人对“优秀的设计”的理解。

不愿看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文章内容的话,先看简单结论:一个优秀的设计,必须是安全的、经济的、科学的、有良好的完整性管理、人性化操作、具有优秀的环保意识、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国产化、重复性利用程度较高的模块化设计
 =============================================================
关于优秀的设计,说法多多。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德国布劳恩公司“优良设计”原则:


1、出色的设计是需要创新的。它既不重复大家熟悉的形式,但也不会为了新奇而刻意出新。 
 2、出色的设计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因此,设计的第一要务是让产品尽可能地实用。不论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都有一个特定及明确的用途。 
3、出色的设计是具有美学价值的。产品的美感以及它营造的魅力体验是产品实用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每天使用的产品都会影响着我们的个人环境,也关乎我们的幸福。 
 4、出色的设计让产品简单明了,让产品的功能一目了然。如果能让产品不言自明、一望而知,那就是优秀的设计作品。 
 5、出色的设计不是触目、突兀和炫耀的。产品不是装饰物,也不是艺术品。产品的设计应该是自然的、内敛的、为使用者提供自我表达的空间。 
6、出色的设计是历久弥新的。设计不需要稍纵即逝的时髦。在人们习惯于喜新厌旧、习惯于抛弃的今天,优秀的设计要能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让人珍视。 
 7、出色的设计贯穿每个细节。决不心存侥幸、留下任何漏洞。设计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体现了对使用者的尊重。 
8、出色的设计应该兼顾环保,致力于维持稳定的环境,合理利用原材料。当然,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应注意不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任何不协调的感觉。 
 9、出色的设计越简单越好。 
 10、设计应当只专注于产品的关键部分,而不应使产品看起来纷乱无章。简单而纯粹的设计才是最优秀的!


以我个人理解,这个优良设计原则,应当是针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的,不是工程设计。
 
另外还有一个经常能听到的设计原则:
  • 统一性
  • 先进性
  • 安全性
  • 标准化
  • 成熟性
  • 适用性
  • 扩展性

这些设计原则在工程设计中也会被借鉴利用,但是,对于高危行业的设计,不一定非常切合实际。
---------------------------------------------------------------------------------------------------------
1、安全

我从事的是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压力超高,动辄上百个大气压,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安全是头等大事。
 
我对安全理解很简单,就是别泄露别爆炸。

国内管道事故略多于欧美,很多影响较小的事故,消息基本不会被扩散,外行知之甚少。然而,一旦出点大事,那就惊天动地的来一下。2003年,开县井喷,公开报道是243人遇难(实际情况可能远比这个严重)。我做过四川达州的项目,事故当天我人在河南某工地现场,回宾馆是7点03分(记得异常的清楚),新闻联播正好在播这次事故,我没听到事故地点,以为是我做过的项目出了问题,立马汗下如雨,站都站不起来;人能被吓个半死,那次真是深有体会。

工程的安全性覆盖面太大:材料的安全性、设备的安全性、施工的安全性、运营的安全性、管理的安全性、抢维修的安全性等等,每个环节都有对安全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看起来不太重要的环节,很可能就带来一次灾难。1989年青岛黄岛油库爆炸,2013年黄岛输油管线爆炸,一次是管理安全性考虑不足,一次是抢维修安全性考虑不周;上面提到的开县井喷则在现场施工和管理上出现严重失职。这些以人命和鲜血铺垫的爆炸,是每个设计人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安全性不足的工程,就是草菅人命!没有了安全,所有的设计都是一张废纸。所以,优秀的设计,必须是安全性有足够保证的设计。
 
2、经济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贯都是清高的,对于金钱,大多都不怎么看重的。阿堵物,铜臭,口不言钱,似乎是知识分子的天生政治正确(当然,现在的知识分子爱钱如爱命,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但是,不考虑工程经济性的设计,都是败家子设计。

早先网络中有个笑话:“一部长考察某市,途经一桥,车辆拥堵。随行地方秘书长大发感慨,抨击当年建设者鼠目寸光,桥梁设计桥面过窄。部长大怒:‘老子当年要是有钱,哪轮到你兔崽子说话!’”

这个笑话于我心中有戚戚焉。

我曾跑过318国道鄂西段,没事时和当地百姓拉呱聊天,老人说318国道当年修建时,最大的耗材是手套和钢钎。我很惊讶,问为什么。老人说,国家没钱啊,修路都是义务劳动,工地管中饭和午饭,管劳保用品。大家每天都积极地去修路,没有炸药,没有机械,全靠人们一点一点凿开石头修成了路,所以扶钢钎的手套和钢钎消耗最厉害。早几天,我又去了一趟鄂西,如今沪渝高速穿境而过,不是高架桥就是隧道,完全没有318的盘山公路。修建工程有钱和没钱的差别,莫过于此。

工程设计,必须与建设者经济承受能力相匹配。过分抠门,会建成豆腐渣;过分的奢侈,就是败家子。有钱的业主,设计就精美点,没钱的业主,设计就节约点。离开经济谈设计,都是耍流氓。

3、科学

工程是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一类工程是多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综合现场实际之后转化的人工产品。

建楼房,要计算房屋的荷载、抗震、风力等等,保证其坚固耐用;修铁路,要计算路基的承载能力、曲线弧度、限制坡度等等,保证火车顺利通行。这些都要结合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反复计算,得到可靠的结论,才可以落实到设计图纸上。

设计中的每个参数的选取,都要有可靠的来历,每个方案都要紧密贴合设计参数。经验不足或者知识储备不足时,想当然的设计,不失败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

我见过很多本行业不科学的设计。在东北某地,有人将甜瓜大小的石头归类为粗砂;在西南山区,有人在岩溶发育的河床打隧道。这样的方案看一眼我就知道不可能成功。

4、完整性

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管道完整性管理,就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因素,对管道运行中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管道信息,制定相应对策,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最终达到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说白了,就是风险评估+自动化检测+动态管理。

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提出,是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强化,计算机应用飞速发展的结果。整套的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工作程序、安全评价报告、管道检测报告、应急预案等等。

个人以为,没有完整性管理理念的设计,不是一个先进的设计。

5、人性化

机械是冰冷的,人体是有温度的;设备是固化的,方案是灵活的。如何让操作人员更加便捷、舒适,如何让操作环境更加轻松、健康,这是优秀设计必要、必然、必须的前提。

阀门把手安装在最省力的地方,过道宽窄适合通行,电气开关布置在最容易发现且顺手的位置,读数仪表刚刚好在眼睛平视的高度等等,以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的方式进行设计,就是人性化设计。

不人性化的设计在工程建设行业可谓比比皆是。加热器紧挨着取样口,每次取样如进蒸笼;取样口布置在半空,没有梯子你无法取样;步梯宽度300mm,卡死所有的死胖子;厕所小便池打开门即一览无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样的设计能不能用?能用;这样的设计别扭不别扭?特别别扭。

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需要,更多的还要依靠设计的自觉、体贴、认真和负责。初入行的设计员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人性化不足。做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用,安全性能过关,工艺条件满足,就是实际操作费劲巴拉,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工程设计60%靠基础知识,40%靠工作经验;随着设计时间的增长,临场经验的积累,现实环境的体会,人性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我师父曾经对我说:我给你改的图纸,不是你的设计错误,而是你的设计毛病。设计错误,我要枪毙你的图纸,设计毛病,你要好好的总结理会。

如何最大化的达到人性化设计,是一种理想,我们在路上。

6、环保意识

平面设计、可视化设计、程序设计与环保的关系都不大;工程设计绝大部分都会对环保发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铺路要劈山开河,输电要砍树伐林,水利会移山造海,长输管道和它们一样,逢山翻山,遇水穿水。一片茂密的树林,中间齐刷刷的一绺鬼剃头,不是输电线路,就是高压管道。一片整齐的山坡,拦腰挖得七零八落,不是道路,就是管线。环保,不仅仅是要躲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等等生态敏感区域,普通地段的环保,个人以为目前的设计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能少砍树,就尽量不要翻山;冷浸田、黄土崾岘等那些极难恢复的地貌,能躲就躲开走;管沟土质好,就尽量挖深一点,降低一点对地表作物的温度影响。减少工程对途经区域百姓的影响,也是积德修福的好事。

7、国产化

八十年代,报纸杂志上经常性的长篇累牍报道,中国某某产业落后欧美五十年,某某产业落后欧美一百年。三十年过去了,落后五十年的产业基本赶上了,落后一百年的产业,也追赶到落后十年二十年了,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干工程的都心里清楚,中国根子上的落后,一时半刻还是无法解决,很多方面我们依然受到欧美欺负和压制。

就我这个行业来说吧。西气东输一线,国内L485钢管还在研制,大壁厚的弯头国内没有厂家可以生产。一个一米口径的弯头,进口价40万!西气东输二线,国内L555钢管还在研制,进口钢管10000元/吨;直到现在,进口压缩机4000万~7000万/台,大口径阀门的联动执行机构,进口一套40万。天可怜见,国内生产的阀体还不如配套的一个执行机构值钱。

有没有国产化产品对工程的影响,我们深有体会。回到上段,换一个时间点。西气东输二线,国内L485大壁厚弯头可以国产化了,价格掉落到20万一个;西气东输三线,国内L555钢管可以量产了,价钱跌落到目前的6000元/吨。然而,压缩机和阀门联动执行机构依然不能国产,价钱还在高位飘着。

我很钦佩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的设计同行。在国内压缩机刚刚起步时,就毅然定制了两台,放在工程上。经过5年的运行,估计厂家已经得到很多的经验数据了,下一步的改进指日可待。如果压缩机一台跌落到3000万,西气东输四线少说也需要80台压缩机,几十亿的投资就能节省下来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工程设计必须采用成熟的、先进的设备;但是,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国产化产品,工程造价会增加很大的一块。给国产化设备予试错的机会,这些风险,我觉得值得去担当。

8、模块化
 
古代,干工程的人叫做“匠”,某些文艺界的人士,批评他人作品时,经常说这个作品一股匠作之气。不可否认,工程中有些工作都是重复性的,不需要很高的创造力。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工程建设更加简单,更加快捷,需要把工程中一些通用的东西进行归纳,提炼共性,以方便于重复性利用,在其他工程里直接借用。这个过程在计算机领域叫做模块化设计,在工程设计领域,现在也叫模块化设计。

公路的里程碑,一条路上一万个路碑一模一样,一万条路路碑一模一样(这个是夸张,其实细节上也有不同),如果每条路都重新设计一次里程碑,这就是浪费。又如我这个行业,截断阀室的原理和流程都一样,不一样的是根据地形地貌风向需要调整各种设备的相对位置和阀室向致。这些因素是可以归纳提炼的,根据不同状况,多布置几种方案,后面设计时,套用适合的方案即可,犯不着再次重新画流程和平面图。

模块化设计程度越高,设计时间越短,设计效率越高。
===============================================================
以上,是我个人对我从事的行业优秀设计的理解。欢迎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