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控制自己的内心情绪?

人情绪化是不好的,但确难以控制。怎样能让自己的感情淡化,而在一件事中更关注甚至完全关注这件事本身和它其中的道理,而不是被情绪左右有不客观的认识。我有时明明知道自己的客观认识是正确的,但仍然不能控制自己去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为什么?怎么办?谢谢了
已邀请:

王姝钰 - 沉迷养生读书的小姐姐,社会学法学双学位

推荐来自: Joey

这个问题结合题主个人情况来看本身没有错。情绪可以选择控制啊,也可以选择疏导。问题在于发生问题的具体情况和题主个人的价值观偏向。行为是不分对错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

根据你的情况我个人建议,情绪更多的在于自我疏导不在于强行控制。
人有七情六欲,我最反对的就是无情禁欲。情绪是生命的馈赠,“喜怒哀乐”是基因赋予我们的礼物。欲望也是无休止的,越禁止越膨胀。情和欲很多时候不再于禁止在于疏导。当你极度陷入一个你不喜欢的情绪时,想难过就难过,想哭泣就哭泣,想开心就开心,想要钱就挣钱,想恋爱就去追求。以上可以做是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的这些情绪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并不超越或者损害我们内心的原则和道德基点。
举个例子。两个人共处,一个人打扰了你,你很生气情绪要不要爆发?【这时候基于人性你内心开始了价值观和现实性的博弈考量。】
⑴如果你内心的价值观认为人权高于一切,而他的行为极度侵犯了你的权利。(价值观考量)
①他和你并无半分感情关系,而且你即便是态度不好的说出来后,他也不会对你有所威胁,并且他比较有道德修养的话(现实考量)
→这个时候你大多是选择发泄出来的。发泄完你很舒服心理也不想了。
②如果他一脸凶神恶煞,不讲道理。(现实考量)
→这个时候大概你再生气也得控制,也不得不控制嘛。
⑵如果你的价值观是公共关系大于个人利益的话(价值观考量)结合以上两种现实状况下,你都会选择控制情绪,只不过第二种愤怒情绪会更大一些。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凡事有个度,适可而止适度而为。无论是情感的发泄还是欲望的满足都要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如何把握与选择?也就体现了你内心价值观的一种博弈。
●比如说你对你的父母生气发火,你想到以后你会寒了他们的心,比起现在你发泄出来爽极一时。怎么选?(如果父母在你心里重要就控制,可有可无就发泄)而我就选择控制。因为我们的感情要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说朋友吵架怎么办,你思及他以后可能会使你获得更多的情感满足。再不济,他以后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利益价值。这一切都大于眼下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就会选择控制了。然而是不是就会发现:换个角度看问题“控制情绪”就变成了“自我疏导”。(这个时候的控制就不是强行控制了。)

追求自我满足愉悦是人之常情。有的时候我们做了不好的事情绪低落,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能止损就及时止损,不能止损就尽力补救,埋怨自己也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反而更耽误时间,无限负能量循环下去。

人有的时候缺乏的往往就是自我和解的能力。
人之天性就如同洪水一般,一味的堵,洪水泛滥的那天到来时就会生灵涂炭。但是不管不治理,任由洪水爆发越汇集越多,最终也会生灵涂炭。大禹治水告诉我们要善于疏通,给洪水一个合理的渠道去“引流”才是上策。但是你看引流是在洪水爆发时候开闸放水,平时可不让你“随便流”吧。

人活在这世上就是一个对抗的过程,年轻的时候与天斗,与地斗。但最终发现终究还是归于与自己斗。年轻的时候多斗一斗自己,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尤其在狂喜时和极悲时要“斗”。告诉自己不要迷失,不要自馁。要“可持续发展。”眼光放长远一些。就有容人之心了

因为我还年轻想要更远的路,所以我个人选择:克己,复礼。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