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大社区对待政治敏感内容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异同?

已邀请:

ufo5260987423 - 朕回来了,不争论,只说观点,主要是吸收意见

推荐来自: Joey oing9179 安闲

天涯豆瓣我不去,知乎网易观察者我常来。
我就以后面这三家为案例来说说吧。
===
网易是非常早就成立的企业,其网易评论是政治敏感内容的主要存在场所。其政治话题的处理方式的变迁是有迹可循的。网易评论充斥浓浓的荷尔蒙味道,有明显的情绪发泄在里面。这种情绪发泄很容易被冲淡:如果话题热门,那么评论会被迅速淹没,只要控制好极少数的“造楼”就可以了;如果话题不热门,那么你评论了什么敏感话题也少有人看。

网易新闻显然有意识的引导这种情绪发泄:因为他的管理成本由于他本身的性质(上述)几乎为零。当然了,现在网易评论有骑虎难下的情况——在政治风向已经开始在民族主义等等的影响下从右倾回转的事实中,网易新闻的评论必然遭受一个挫折,这种挫折在早期表现为评论质量与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社区,中期表现为绝对量开始落后,后期表现为第热度的评论。

===
观察者网是一个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社区。其策略和网易是极其相近的:通过标题党的方式,通过筛选新闻发布的方式控制评论区的政治倾向。
他和网易不一样的是:网易是一种自然生长后的被动选择,而观察者网则是对自己命运的主动选择。网易的自然生长,是由早起的中国互联网的政治倾向决定的,是被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决定的。观察者网?观察者网随时可以转向——要怎么转,要往哪里转,只取决于观察者网的政治嗅觉。因为观察者网现在还是一个小众的纯粹新闻发布的社区。

如果观察者网一直这样做,ok,一点问题都没有。澎湃也是这样的。
===
知乎非常蛋疼,因为知乎这种形式,追求的就是高关注度的自产生内容——政治问题高关注度了,自产生了,就不容易被网站控制了:现在知乎试图两不相帮,想搞中立,凡是举报或者出现什么敏感内容就铁面删除——累死你,骂死你都是好的。你删除的快一点,慢一点都有可能引发群众事件。
帝吧出征facebook已经证明了,今天的群众是能够自我组织的群众,是能够自我约束的群众——只要知乎存在的时间长一点:总有一天知乎会出现那种群体反知乎的情况——仅仅因为知乎某些地方不如他的意。既然知乎上有人怀疑群众的素质能否自发的搞群众运动,那么,群众就确实有可能被别人蛊惑起来反知乎。如果群众的素质足够,那么群众就能够认识到他们能够左右知乎的命运,从而最终反知乎以实现自己的要求——这种要求不论多不合理,都会对知乎造成既成的事实。

知乎的关键在于什么?知乎试图不选择立场——但是事实上,他的不选择也是立场。所以被两边都打。

这和黑暗森林是一样的:如果不能确定你是我的朋友,那么我宁肯消灭你——这是人类的天性,是政治的结晶233
==
我劝论道趁早选一边站,不是说选了一边站你活的久,而是能省点力气就省点力气吧。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