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哪些内容改变了你的三观和底线?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能够看到一些故事,当然还有很多优质内容和垃圾内容。
而在传统的学习中,我们的很多观念,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哲学观念,基本上都是从课本上学到的。这些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成为很多人的底线和做事的动机甚至标准。
而互联网上的很多内容和课本上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互联网上的一些内容中,无论是优质内容还是垃圾内容,你是否受到了一些影响,改变了自己的底线或者观念?这些改变是否成为日常行为活动的标准,和做出重要选择的一些原因?
而在传统的学习中,我们的很多观念,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哲学观念,基本上都是从课本上学到的。这些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成为很多人的底线和做事的动机甚至标准。
而互联网上的很多内容和课本上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互联网上的一些内容中,无论是优质内容还是垃圾内容,你是否受到了一些影响,改变了自己的底线或者观念?这些改变是否成为日常行为活动的标准,和做出重要选择的一些原因?
9 个回答
Oo2oO - 让世界更好一点儿。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吴小星 、亦可喜 、氪星人 、lex 、张沇 、Joey 、小明 、连归易 、chenqiuzei更多 »
其次是争论。以前有过在贴吧微博跟一群人争论到深夜两三点的时刻。现在无论到哪个社区,首先做的就是关掉评论提醒。反正我也说服不了你,你也影响不了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看评论更清静。
三是牛人好多,太多事是我理解都困难,而别人却是能想到与做到。
四是粉丝的力量很强大。网络红人成了逆袭的捷径。只要能红,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下限为何物了。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氪星人 、张沇 、Joey 、程潇瑜 、asayahaku
比如知乎童谣事件,我就没有参与。
我的态度是:“行善是需要方法的,不适当的善行即是恶。”(青年陈尘指出苏格拉底说过类似的话)
比如你给路边乞讨的孩子钱了,那大家发现有利可图,便会到偏远地区拐骗孩子来乞讨。
你只是满足了自己“行善的欲望”,不是行善。
真正的恶善行,是要包含自己一小块灵魂在里面的,弥足珍贵。
至于你说的“不一样”,我的理解更像是一个事物的不同阶段。
有个比喻叫做“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很多和课本上看似“相反”的观点,其实是不同的理解阶段。就比如上面我对行善的理解,可能仅仅是第二层——“行善不是善”。至于是否真的相反?我看未必,也有些人真的就是抱着简单的行善的心态去给钱的,而我是抱着行善的心态所以才不给钱罢了。
课本上的东西,多是属于一些真正的精华,就像在山底下告诉你山顶的风景。
当然,很多东西都是要体会到才会“知道”,人生是个复杂的命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
如果有具体的疑问也欢迎提问探讨。
至于那一点颠覆过我三观的东西,抱歉,不能说。
一只爱戴帽子的熊 - 北京电影学院/蒙族少年/摄影发烧友/养龟达人/未确认生物/禁欲主义/神秘学/都市传说/脑洞极大/
推荐来自: 木本是水 、秋风暖暖 、李谶 、张沇
1.原来某个老爷爷这么深得大家追捧和喜爱,所有问题都可以扯到他身上。比如我现在也是。
2.原来增加粉丝最好的办法,不是认真答题,而是放上一张自拍,两条腿,秀下胸即可。
3.原来现在写软文的实力这么发达,不像“脑白金”那样的硬广了。
4.原来网上并不都是喷子。
5.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值得你去看看。
粗鄙之言 - 膜~虾~
推荐来自: Joey 、氪星人 、李大伟 、x2xavier
我基本没有被互联网改变过三观,因为我一直对互联网上的任何东西存疑,事实上是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存疑。因为不论是任何信息,进入我们的视线的,都有可能是某些人故意让我们看到的,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件事都公正客观的分析,不盲信别人嚼过的知识和内容,带着自己的眼去看世界。
简单说,就是不信谣不传谣,讲科学讲文明。自己塑造自己的三观,形成带有自己个人风格的世界观而不是靠别人来为你塑造。
但是要说互联网对我有什么影响,恐怕还真有一些。起码让我对于idiot的容忍度更低了,对于他们的耐心也更少了。因为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某些人是劝不醒的,只能打醒。
举例说明
每次看见微博知乎之类的网站下面有各种各样的愚蠢言论,例如转基因吧,某崔带队产生的一群中老年反转队伍中不乏各种与崔类似的人,你跟他解释转基因,他说他不懂科学听不懂,你跟他讲逻辑他说你不讲科学,他自己连基础初中化学都不懂却坚定的反对转基因这种起码生物硕士才能说的清的专业产品。
“你不要跟我说这些牛鬼蛇神的,我听不懂但就是反对”
当我解释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基因问题,然后依旧有人会说“拿给你一桶转基因米你敢吃么?”当有知友(某广东转基因项目的负责人)直播吃了个把月,又有人说“你吃几天是没事,让你吃十年二十年,让你孩子也吃呢?”呵呵,抱歉我实在没法反驳这种言论,因为我哪怕吃了十年,你会说吃一百年呢?吃了两代人你会说吃十代呢?反正臆想出来一个毒害,它总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爆发,没爆发就说明时间不够。或许真有人吃了十年,还会被这群人人嘲笑“哎呀你看那个傻子,跟他说吃就吃了十年”“是啊是啊,肯定是转基因吃的脑子不好了”
我倒不是完全信任转基因,我只是觉得,听不懂的存疑的自己不吃就是了,不要跳出来左右别人研究和使用,用自己的愚蠢去作为阻挠别人的方法。
对于这种人呢,我后来选择的就是骂,所以呢,友善度答题我是比很多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做过的友善度题都可以出一本真题书了。
还有什么邀请我回答营销类问题的。。。我至今没明白为什么知乎营销问题下面推荐会有我,但是大部分都是问xxx这个怎么样,然后自己自问自答或者几个小号联动水广告,还能怎办,直接举报不留活口。
还有什么各种对不和他们一样的进行谩骂的人啊,盲目崇拜某明星或某领袖别人不崇拜还要骂的不要不要的的人,迷信中医坚决反对西医还要乱教别人的人,仗着读了两年书坚决反对中医还要跳出来号称中医都得死的。
所以看看我的ID,这就是网络对我的三观的改变
bloodbath - 史诗级神经病患者、蠢癌晚期、想变胖的瘦子、对一切政治问题么有热情、擅长提供无价值答案
推荐来自: Joey 、氪星人 、张沇
第一,互联网的全部内容都没有改变我的三观和底线,并不是因为互联网所承载的内容不够"毁三观/无节操",而是因为我在接触到互联网所记载的各种海量信息之前,对世界的各种基本观念已经形成,作为一个85后,初次接触互联网应该是在千禧年附近,虽然年龄较小,但出于对新事物的新鲜感,接触互联网也只是与现实中接触不到的人(我为西北某八线小城市搬砖狗,初中时和几个东部的哥哥姐姐们聊得甚欢,而当时在现实中我是无法接触到这些人的)聊聊天之类的,那时候的互联网还没有如今信息爆炸式成长的形势,那时候的互联网用通俗的话说还很单纯,在到了答主上高中时,互联网基本上是作为一个资料的查询而非接触更大现实世界的途径,因为个人爱好的原因,高中时答主比较习惯在互联网上查询一些比较感兴趣领域的相关资料,到现在,这个功能仍然是很大一部分人使用互联网的原因,在时间流逝中,互联网对我在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中并未形成有效的冲击,互联网中出现的负面信息只是作为我认识到“世界原来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种途径,但这些事件并无法对我认为我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应该如何对待世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这方面来看,互联网让我对那些与我价值观有所冲突的事件和人物变得更加宽容。从这方面而言,我认为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而对接受者而言是否会对接受者现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冲击取决于接受者自身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否稳定,对于我而言,互联网让我变得更加宽容,然而,我认为对于一些在生理条件上并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人群(比如说青少年),互联网的大量内容会冲击他们正在形成中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将是长期性的,而且在稳定之后很难被改变。
第二,互联网在不断拓宽我们视野宽度的同时,是否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道德观念以及世界观念,比如说,互联网极大的拓展了零售业的商业模式,淘宝等网络商业模式的出现已经颠覆了过去如何“经商”这样的一个既定模式,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扩展了人类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信息本身的流动速度被极大的延展,如果我原来要卖衣服,我需要一个店铺,然后需要衣服店的各种配套设施,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我完全可以不经过既定商业模式下也实现良好的销售,这样的一种转变是根本性的,扯得太多,但问题始终指向一个问题,我们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队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判断上,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很多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模式,然而这样的模式在传统道德下要么会出现抵触要么是一个模糊地带,当我们集体对这些模糊地带进行一个准确定位的时候其实带便我们的道德观念已经出现内容上的变化了,道德始终是以生活方式为基点而以价值观为愿景的东西,当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变化,那么道德行为模式的变化是作为一个结果出现而非原因出现。
最后,试着冷静,不断反思自我,或许互联网出现的很多负面因素会让你热血上头,但我相信,终究一天,题主面对一些负面事物的时候会感慨世事无常,然后该如何生活就如何生活,毕竟,互联网目前来看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所有,一切的美好,都可以出现于世间的多样性以及自我的宽容之中。
行云流火 - 前端工程师
推荐来自: 水心 、粗鄙之言
最美乡村女教师
最美红娘
其实细说这个问题的话就会涉及到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所以我就点到为止了。
知道而论
推荐来自: 杨小旭 、氪星人
互联网并没有改变我的三观、底线。
但是当进的互联网确实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新的时代下收到巨大的影响,与其说是影响不如说是协助我更新自身关于世界的看法,对于价值的评判,对于生生的态度。
我的底线从未被改变,只是互互联网上带来的一些东西触碰到了我的底线,譬如楼上所说的各种腐败,暴力,色情。。。。。。。
容与 - 逗比一个
推荐来自:
人的三观是日积月累的对事物价值认知的综合 不彻底否认也不完全肯定题主给出道德观念和哲学观念都来自书本而且一生恪守的说法
我对互联网的基本认知就是交流取材的平台 后来又多了购物 仅此而已
所以面对谩骂 抄袭
大家跟风 炒作
who care?
其实虚拟网络和现实社会有何不同?不同的只是处在其中的人的心态不一样了。
上官大人 - 我会养一只阿黄。
推荐来自:
各种强词夺理,各种至贱无敌,远小人是真理,但是小人一直活的好好的,也是愤恨
各种黑幕,各种揭露,各种掩盖的后续,让你知道什么叫“黑,真™的黑”
虽然故事有真有假,
然而每一类又有其对立面可以看到。
感觉世界太多伪像,披着羊皮的狼和长相凶恶实际温柔的人都很多。
三观改变不多,开拓眼界和更加包容。
底线明确,基本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