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讨论当中坚持实事求是?
如何突破斯大林模式?--wuweilxl的答案
在这个问题中,我和wuweilxl 对于他的答案是否实事求是发生了意见。
我认为,实事求是是高效讨论的唯一方法。并且认为wuweilxl并不实事求是。
比如,对于斯大林与列宁的龃龉,实事求是的描述应当是:
他的确之前和列宁有分歧。他的确按照列宁的指导做了一段时间。他的确在列宁死后做的事情和列宁不同。
不实事求是的方式则是猜测斯大林的人格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没有意义,众说纷纭的事情。
在这个问题中,我和wuweilxl 对于他的答案是否实事求是发生了意见。
我认为,实事求是是高效讨论的唯一方法。并且认为wuweilxl并不实事求是。
比如,对于斯大林与列宁的龃龉,实事求是的描述应当是:
他的确之前和列宁有分歧。他的确按照列宁的指导做了一段时间。他的确在列宁死后做的事情和列宁不同。
不实事求是的方式则是猜测斯大林的人格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没有意义,众说纷纭的事情。
5 个回答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论道管理员 、Joey 、秋风暖暖 、AircraftCarrier
在讨论中存在立场好比在讨论前先给自己打上「思想钢印」,这样无论别人怎样辩论都无法说服自己。
存在立场往往是因为「利益相关」。很多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即使在自己内心不认同的情况下仍然会继续维护自己的观点。
类似的利益举例有:
我是某公司的员工不能说这个公司的坏话。
「道理再大大不过人情」,(基于这点我觉得应该允许匿名)
在讨论中落败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为了自己的面子「犯错改错不认错」。
辩论会,很多时候明显感觉自己被说服了也不能放弃仍然必须维护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辩论会是为了输赢也就是立场而不是为了真正的探寻对错。辩论问题本身已经不重要,辩论的成败才重要。
为了立场之争而讨论会降低讨论的价值,建议直接骂娘,因为讨论的再深入也是更精致的骂娘而已。
Sam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伟强 、AircraftCarrier
我的关注点也许同上位回答者不同。我们先抛开实事求是,谈「讨论」,也就是我们“讨论”的关注点是什么。下面我提出两个常见的问题:
1.假如你的近亲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你的切身利益(经济 人身),你会如何?
2.如何评价***的新书?
针对前者,其实很少有人能够放弃基本的立场,也就是使自身的利益受损。
法律上认为,人性本恶,这是合理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是利己的,这无可厚非,生物都有保护自身的本能,同时也是趋利的。所以我认为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也难以放弃自身的立场,更何况会导致利益受损的放弃立场。其实,我认为坚定自己的立场,理性的讨论,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实事求是。
针对后者,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你我都见过或者听过。比如
「某某作家 ,演员嫖娼,吸毒,风流成性等等,写的书,拍的电影能好到哪里去;某某某竟然嫁给一个和自己年龄差距如此大的人,肯定拜金,作」
缺失理性吧,没有实事求是吧。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在讨论中预设立场。
他们在讨论中首先就预设了一种立场:他/她人都如此,写的拍的作品能有什么质量,我认为这就没有坚持实事求是,而且此类人在你我的生活中是多么常见。
所以我的基本观点就是,讨论中放弃立场很困难,我们不能预设立场,就能相对地做到实事求是。
以上仅属于个人观点,由于知识,经历等的局限,或有偏颇,抱歉。
秋风暖暖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推荐来自: wuweilxl 、Redfox
不必在乎是不是说服对方,把观点留在论道交由用户去判断吧!
观点碰撞当然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去总结,去结论。当然根据事实也可以推理,合理的推断,不过只是所属领域不同罢了。
何必非要把对方说服呢?正如那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摆出你的观点和论据,我选择相信谁,不用撕逼。
wuweilxl - 404NotFound。微信公众号:wwlxl613。QQ群: 535561289人生苦短,不喜说废话的一个人。曾经是WOW的会长一枚,现走向社会,正在虚心学习定慧均等。喜理学加身,替循证科学张目,笑看站在我对立面的人们。问题的关键是评价标准!Do you understand ? 提倡理性思维,假如你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为什么不去找郭德纲?我当论坛为窑,只顾余爽,不计其他。
推荐来自:
2015年12月29日更新。
因为数据量太大,本人不负责对数据的合理性及出处进行解释。
这里只对不耻下问者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
(论道没有草稿?刚断线了,重新写的,所以有点短。嘿嘿。)
我讲的是地理+政治=地缘政治。而你却能看出来斯大林的人格特征,我只能说:我也是醉了。伦理学和政治学是完全不同的是非观,政治家都没有伦理学概念,假如他们有,他们也不会混到那个位置。政治家都不是人,政治家都不要脸,政治家都没有人格特征,政治就是厚黑。政治就是你死我活,假如你要脸,那你就的嗝屁,中国的经验是戊戌变法的人都被砍头了。
论王允的是非观。
你的初心是无关紧要的,试图去革传统的命,就必须把既得利益者的人头挂在城墙上,政治就是这样残酷。最恐怖和肮脏的事,往往都出自于最伟大的政治理想,那种王允式的政治洁癖是不可取的。董卓死后,王允本可以只问首恶,不计附从。可王允却以个人喜好玩弄权术,诛杀蔡邕,逼反董卓旧部。李傕说:“京师不赦我,我当以死决之。士孙瑞董卓当政,尚能为官,反倒是王允上台却急着辞官归隐。所以说形势比人强,政治里面容不下道德高尚和个人感情。我喜欢把政治和社会伦理分开看,或偏或倚都不利于我们审视历史。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软弱的,传统文化还有愚昧、野蛮的特点。中国人在政治智慧上是很欠缺的,只不过做了一点点事情,就吹的玄乎其玄。社会大学这些年,让我更加如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只有残酷的政治斗争才能清除腐败。至于所谓的暴力维持着协作关系,执政者毕竟是少数,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只是可惜了那些梨花香、愁断肠、千杯酒、解思量的才子佳人,可悲可叹。
论低效的人事制度。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是政治家再三权衡以后作出的选择,并不是大米饭就比牛肉面好。捍卫国家利益就首先要设计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基础。一个政府的人事管理制度,注定这个国家可以有效控制的疆域面积。以日本和中国为例,伊东祐亨在甲午战争之后曾经当面嘲笑过李鸿章,说你们中国人(主要是官员)只懂咬文嚼字,微言大义,不懂干实事和打仗。这其实就和中国采取的科举制产生了交集,中央政府要从地方政府手里竞争性的掠夺社会精英,要这么办?必须要用科举,假如没有科举制度,就会形成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地方利益集团做大。科举产生的官僚集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是被打散以后以个人形式进入中央政府,形式上又入了一次党,相对而言思想好控制,社交范围好控制,甚至他的利益交集都是可以控制的。而中央对拉帮结派、地方集团、山头主义那是严防死守,深恶痛绝的,因为灭万乘之国,必是千乘之家。中国的科举制产生了一个新的产物就是文官制度,大英帝国发现这是个好东西,提拔起来的公务员没有贵族那样长期经营的社会势力范围,不会形成所谓的豪强和割据,不会对英帝国利益造成损害。假如没有科举制,那就没有美国、英国、甚至巴西、印度这样的大国。举例说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罗伯特·爱德华·李,对于他而言,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效忠联邦政府?所以所有的人事制度设计都关系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要效忠中央政府!
论民主政治。
罗马时期,有一个民粹主义领袖格拉古斯,威望甚高,常常许下自己和国家都做不到的愿,就像今天台湾的核四电站。但人民的记性不好,理性也不好,所以慢慢拥护他的人就多了起来。议会就像吃了死苍蝇一样,于是议会敌对的两派决定和平共处,先收拾格拉古斯。他们收买了一个无党派人士,这个人叫德鲁斯,格拉古斯许下一个愿望以后,德鲁斯就出面许下一个更离谱的愿望,比如说:格拉古斯说减少10%的税收,德鲁斯就说减少15%的税收,格拉古斯说了也做不到,可德鲁斯因为背后有人支持,所以说到做到。到最后格拉古斯人品用尽,威望尽失,当年那些跟随他的人都开始反对他,辱骂和攻击他,以至于曾经的民粹主义领袖最后悲惨的死在人群中。
政治无关于对错,政治无关于道德,政治就是政治。
大污师 - 高龄业余装甲列车司机
推荐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