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Joey 、Ellia 、Li20124184 、SimonVinci
黑石头 - 如果躺着也能赢,那为啥还站起来
推荐来自: Joey 、谨言慎行 、庭院深深深幾許
farsightlin - 马克思主义者 经济金融专业
推荐来自: SimonVinci
水心 - 毛粉 马克思主义者
推荐来自:
庭院深深深幾許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5 个回答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Joey 、Ellia 、Li20124184 、SimonVinci
思想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科学革命:伽利略,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等
问题来了:这些革命的前提是什么?一定是社会出现了某种需要解决的危机。12世纪,弗莱新的主教奥托来到意大利,发现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商人&商业。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正在发展壮大,必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谋求自己的利益,挑战原有的封建制度。
而同时期的中国发生了什么?这几百年,正处于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处于强大的集权专制帝国时期。也曾经有过多次商业繁荣的阶段,但最后都被集权专制给扼杀了。古代中国闭关锁国,没有其他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融入。而反观欧洲,12世纪就出现过一次文艺复兴——在教权&王权的持续斗争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思想文化体系被作为斗争的武器。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有了新兴群体的一系列冒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乃至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科学革命,并在英国率先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开启了欧洲轰轰烈烈的列强争霸历程。
追根溯源,这一切一切的起点——在于欧洲松散、腐败的封建制度内部,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而分裂分散的欧洲封建制度不足以遏制这股力量的蓬勃兴起——先是神权&王权的斗争,再是新力量开始挑战神权&王权。这个新的力量,表面上是资产阶级所鼓吹的人权,实际上是被资产阶级绑架和利用的人权力量。但是,从历史进程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重大突破。
所谓航海活动,所谓先发优势,本质上、根源上确实是思想的变革——欧洲的新兴力量,承接和改造了轴心时代古希腊的文化成果。而自由民主——是这几百年思想变革、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果实。而资本主义“贪婪掠夺、无利不起早”的扩张本性是天然内生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种赤裸裸的实力价值观,在当前风起云涌的现代世界里,必然也面临新的挑战。
世界一直都是这样的。新的力量会打破旧的格局,重新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平衡稳态。但这种平衡稳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会被一个更新的力量去打破,而原来的新力量也就变成了努力维持现有平衡局面、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此之谓“成功的悖论”。
总之,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确实形成了一种先发优势。但,这种先发优势的最初起源——是世界观、价值观的率先突破。所以,清末民国的有识之士,才不断地呼吁中国人要睁开眼睛看世界,要剪掉辫子、脱下马褂、穿上西装去拥抱世界。中国正在努力地迎头赶上。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冲突和困境,包括在价值观上人类生存的意义正在面临新的革命。这个过程,一定是反复曲折的,很可能还是血腥残酷的。
再多说一句。中国文明是一种早熟的文明,在2500年前轴心时代的理性萌芽之后,我们在秦汉时期突然就从朝气蓬勃的青年,迈进了暮气沉沉的老年。成长的经历是不可或缺的,早晚都要补上这一课,对个人短短的几十年是这样,对持续千年的文明也是这样。只是从清末到现在,这个时间太短,我们不仅要面临补课,同时还面临当今时代浪潮剧变的冲击——换言之,全球化世界里的中国人,同时面临着“清理糟粕”&“迭代进化”的双重考验。可比当年欧洲资本主义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但是,从策略的意义上来考虑,这种“万年未有之大变局”,未尝不是一个借力打力的社会变革动能之所在。
黑石头 - 如果躺着也能赢,那为啥还站起来
推荐来自: Joey 、谨言慎行 、庭院深深深幾許
farsightlin - 马克思主义者 经济金融专业
推荐来自: SimonVinci
首先,西方文明在近百年里占据上风的关键,在于中国/印度/日本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太晚了。资本主义会解放社会生产力,当有利可图的时候,个体会焕发出极大的动力。你可以看看知乎上那些广告文案,都写的很精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力量。我们看到在实行明治维新和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非常的快,很快就拉进了和先发国家的差距,所以几百年被压制其实就是人家的资本主义比我们早了那么三百年。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需要契机的,不是你知道了有资本主义这个东西你就可以实行资本主义。首先是需要制造业的原始积累,需要资本家有一定的资本,才能去投资生产。所以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没有例外,都从事了某种程度的对农业的剥削以鼓励工商业的政策。对于英法而言是殖民地政策(原料、粮食必须卖给母国,从而压低农业利润,提升工业利润),对于苏联和新中国而言是农业剪刀差(社会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是农村——斯大林),对二战之后的日本而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印钱+加税,剥削劳工,鼓励资本)。其次,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相配套的社会制度。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把农民变成工人。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英国当年的重商主义者们认为,“劳工如果不是实在会饿死就绝对不会去工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当时的事实,对于当时的刚刚被赶出土地的农民而言,进入工厂意味着生活的巨大变化,需要很多的时间去适应工厂工作伦理和工厂生活,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的。对于中国而言,幸运的是这个步骤在大跃进开乡镇企业的时候完成了,所以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其实是和大跃进时候的资本积累密不可分的。对于西欧国家来说,一系列机缘巧合,比如黑死病使得人口大幅下降让土地不再是将将养活人民的水平、新大陆银矿的发现使得西欧经历了长期巨大的通货膨胀促进了投资、新教伦理鼓励劳工等,所以使得西欧发展的比较快。而大清的闭塞、压抑,加上后来的一系列动乱,让中国在那些年里都没有触发资本主义大发展的那些契机。
东亚的国家有三种代表性的:中国、日本、印度。中国是晚晴巨大的保守力量、侵华战争打乱了民国的发展节奏、文化大革命破坏生产(笔者对大跃进持正面态度,原因是虽然它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但对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农转工起到的巨大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导致资本主义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日本顺利得进行了明治维新,实行资本主义,利用后发效应追赶上了欧美。
最后说印度。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中国从来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完全沦为一个殖民地,因为清朝到新中国,中国是一直对自己的产业政策拥有主权的。明治维新的日本也是同理。而对于印度、缅甸那些地方,它们在被殖民的时候连自己的政府都没有,只能做为母国的原料生产国,无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因此他们在漫长的殖民岁月里,根本没法发展资本主义。
水心 - 毛粉 马克思主义者
推荐来自:
庭院深深深幾許
推荐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