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这四个字的含义有不同理解,不作限制。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所学到的只能是秦始皇是秦朝皇帝这种百科全书式事件。这种东西根本不能算知识,仅是知道这么个事。深刻的思想不可能在娱乐化教学中存在。这是娱乐化潮流攻击学习界的里程碑。

二作者:寓教于乐,关键在于“乐”处于什么地方,
是知识本身的精妙、美丽?或是探究知识中的心流?
与他人探讨的活跃?亦或是教师讲解的幽默?故事的好听?乃至于以知识包裹的娱乐本身?
或均有之?
以及,老师有如此乐趣吗?
市面上对寓教于乐的推崇根源如何?有为谁利用其中心理?
说是改革,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给嗷嗷着要吃羊的人,再以,“看!羊肉不好吃吧!你们都是给忽悠的!”
打出组合拳。
然而狗肉又是从何割得的,吃了狗肉的又如何呢?
已邀请:

邓思彤 - 好读书,务求甚解,每有会意,辄击掌拍股。性嗜数理,又偏看政史,每弄玄学,多近仙。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WangMT

寓教于乐,关键在于“乐”处在哪个地方。

是知识的精妙、美丽,亦或是学习思考探索中的心流,师长点播的茅塞顿开,与人交流探讨的活跃?还是老师言语的幽默?故事的好听?以至于以知识包装的娱乐?

此外,还要看哪个“教”。

“教”,古时以道德为本,教人为人,言传身教——这不仅是道德,更多的是礼(言辞行为,人际关系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运动(射、御 ),艺术(乐),还有书(政治,历史方面),术
其目的是健全人的身心,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以人为本,为精英服务。
现代西方上层社会私立学校亦然。

另一种,工业化社会,要求大量专业人才,机械生产式、填鸭式,迅速整合大量资源,并以低成本,产出工业零件。

以及“养老式”/放养式教学,不求你成才,只求你不捣乱,少捣乱,关上你十几年,缓和一下矛盾,免得祸害社会。

上层要求“快乐”,是为培养人才考虑,
学生要求“快乐”,是为反抗压迫所致,
还有的学生,是为在大旗之下更容易打炮所致,
还有人,是为卖段子所致,

应该有的,矛盾冲突,社会发展下,总会有的。
要是不有,反而变向。就得抛弃“应该”,转向“理由”。

正义的不一定存在,适应的打也打不掉。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