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可可苏玛 - 问我微软,然后我帮你问别人
推荐来自: Joker 、asayahaku 、李大伟 、三岁 、竹城
故无
推荐来自: Joey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2 个回答
可可苏玛 - 问我微软,然后我帮你问别人
推荐来自: Joker 、asayahaku 、李大伟 、三岁 、竹城
更不用说,每一场战争的双方,都有各自的、符合当时道德标准的“正义”的口号和理由的——即使是纳粹德国或者日本帝国,也是高呼着爱国和忠诚奔向死亡的。
所以当一方获胜后,自然就拥有了对正义的无限解释权。
故无
推荐来自: Joey
如果定义正义为民心所向,邪恶为民心所背,民心当然是指大部分人的诉求。
当前情况不满足大部分人的诉求时,就称为邪恶。大部分人不满意,就会引起反抗。当前情况满足大部分人的诉求时,挑战当前社会秩序就是邪恶,同样会引起反抗。显然,“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是站在大部分人的立场上说的,是对大部分人的一种鼓励。
之所以把大部分人放在主要位置,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人是不可忽视的(从经济、文化、教育等考虑),即大部分人是强势因素。一旦强势因素发生改变,主流价值观仍将站在强势因素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