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性恋逐渐被接受的今天,近亲之间的爱情应不应该被理解?

已邀请:

路人蝙 - 品庶每生

推荐来自: 不见长安 fotc 张楚佳 阿越 yakir Joey 张沇 三岁更多 »



世界对表亲结婚的法律规定(2010)
深蓝色:表兄妹可以结婚合法
淡蓝色:有限制的允许
橙色:根据宗教和文化合法(主要是印度和印度教)
红色:禁止表亲结婚(不属于犯罪)
粉红色:禁止,但有特例
深红:视为犯罪,会受到刑罚
灰色:没有资料
来源: 近亲结婚-维基百科
 
 
  可见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中“近亲结婚”并非法律所禁止的,从百万级或亿级的“国家”来说近亲结婚会造成难以接受的影响,但在个体层面上1.64%和0.57%都是较小几率了。(有误)(数据来源:近亲结婚的危害与遗传病的发病率
  近亲结婚似乎更像是只有在国家或社会层面上才会有不可接受的危害的行为。
 
------------------------------------------------------------------------------------------------
@asayahaku 你好,如果我爱上一位直系亲属,并且她也接受,我会非常希望与她结婚,并且承担“禁忌之恋”的后果。也会希望社会理解我们。
我还是拿同性恋作比较,“你愿意为了和同性伴侣结婚然后忍受没有共同的爱的结晶的后果吗?”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人肯定的回答了。
两个成年人,因为爱情与同性或者近亲结为伴侣,并愿意承担因此带来的后果。近亲结婚会导致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会增加社会负担,同性恋不是也会降低生育率呢?且不说究竟哪种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大,就算近亲结婚的危害大于同性恋,那么只因为这个而不能被理解与接收是否有点武断了呢?如果只因为对社会的危害,那么近亲伴侣中有一方自愿绝育是否就能被理解了呢?如果只因为对社会的危害那么究竟患遗传病的概率多低可以被理解呢?
 
 
 
上面数据是有错误的,原文如下:

这两个百分数是单指多基因遗传疾病。


这是另外的文章。
 
 
 

范文斌 - 影迷/科幻迷/游戏迷/摇滚乐迷/辩论

推荐来自: 路人蝙 野鹤 Evia 三岁 徐潜

前面的各位似乎认为近亲恋爱和近亲结婚是一回事…但我个人观点是这是应该分开来看的。我是否爱一个人和我是否要和ta共同养育后代完全是两回事,很多人常说孩子是爱的结晶,且不说这句话的对错,爱就一定要有“结晶”吗?丁克们第一个反对…
题主问的是近亲恋爱,那么当我们本着“没有人会受到伤害”的原则去看待这件事时,会发现近亲恋爱与同性恋是一样的。两个成年人,互相为对方的某些特质所吸引进而产生了爱情,没有谁会为此受到伤害,仅仅因为他们有血缘关系就判定这种爱是错的吗?这样的判据不合理吧,或者说,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TRACY - 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在读/关注社会学、女性主义、传播学/偶尔出售好喝的鸡汤/爱自由

推荐来自: 李大伟 Joey 路人蝙 Evia

我的结论是,可以被一小部分人理解,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能理解和接受。
 
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观点。这里涉及到一个道德和文明的问题。
 
而道德伦理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时代是在发展演变的。像十九二十世纪,同性恋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是需要被治疗的,而在今天,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当作一种自然现象。文明并没有什么界限,决定文明的只有目的,或者说利益,可以用博弈论的观点去解释吧。一方面就是对抗自然获得的发展,另一方面平衡人与人之间的资源。怎样做符合大多数的共同发展的利益,怎样做就被最大程度的沿袭下来,成为文明或是规范的一部分。
 
同性恋一步步被接受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同性恋群体的博弈能力增强了,当然也有认知水平提高、社会观念进步开化等原因,其他群体的人认识到这些没有很大程度上损害到自己的实际利益,而且,促进维护性少数人员的正当利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近亲之间的爱情,按照我们所接收到的教育来说,就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目前尚未被现代文明所理解和接受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或者说掌握话语权的人认为这损害到了他们的实际利益,而近亲之间的爱情的发生人群,他们并不具备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博弈的能力。
 
总而言之,近亲之间的爱情是否应该被理解,对于个体来说,这是选择问题;但对于社会来说,远的我不敢说,在未来的数百年,不被理解和接受,这是注定的。
 
 

asayahaku

推荐来自: Joey 八万就成 路人蝙

评论区有人提到:近亲恋爱等于近亲结婚吗?近亲结婚等于近亲产生后代吗?在这里做一下回应。
 关于恋爱的定义,因为在维基百科和现代汉语词典上都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义,故引用必应网典的定义如下: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关于家庭,有


家庭是一种以婚姻、血缘、收养或同居等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共同生活单位。
通常来说,家庭都有着4项基本作用:性爱、生育孩子、经济以及教育晚辈。


下面为个人观点:
  人都是社会的人,需要来自社会的认同。恋爱双方向社会宣布其终生伴侣的关系,并获得来自社会认同的方式中,最常见、占有大多数的就是婚姻。在现今中国的法律和道德体系下,近亲恋爱的双方是不被允许结婚的,这意味着其结合是不受社会认同的。如果不结婚,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的感情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有违恋爱双方的本意的,因此我认为不结婚的状态不可能成为恋爱双方长期的意愿。长此以往,在恋爱双方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生育孩子,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结婚而不生育后代,个人认为不利于婚姻双方保持紧密的关系。而且,近亲结婚一般是不建议进行生育的。如果双方有生育的需求,后代基因缺陷的可能也会对双方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分割线————————————————
 以下为个人观点:
也许,同性恋和近亲恋爱并不是可以类比的事情,或者说,也许正好相反。
在我的印象中,同性恋一直被大部分认为是“不正常的”“违反伦理的”,甚至是“肮脏下流的”。直到最近几年十几年,同性恋的合理性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相对的来说,在我印象中,在遗传学的研究发展起来之前,近亲结婚是相当普遍的。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所谓为了“保持血统纯正”而近亲结婚的例子。在这种时期,近亲的恋爱也许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是被推崇的。直到遗传学的兴起,人们才发现其危害的严重。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亲结婚的接受程度才有了明显的下降。
下面的内容包含一些我看过的paper的结论,但由于时间过早或其他原因,我不打算在这里列出来源,还请见谅。
那么,接下来说说为什么我认为同性恋会越来越被接受。
首先,同性恋是有其器质性根本的。也就是说,同性恋并不是单纯的心理,情感状态而是一种基于生理结构的状态。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这样器质性特征的人,成为同性恋的结果并非其自身可以左右。
其次,我认为正常的同性恋的行为并不会对他人或自己造成更多的伤害(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欢迎指出)。
那么,近亲恋爱呢?
非常明确的一点是,近亲恋爱会对双方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首先,在中国,近亲婚姻是被法律禁止的。这意味着在中国恋爱的双方的结合得不到公开的认可。其次,即使双方私下组成了家庭,有很大几率会产生畸形的后代。这不仅对于作为父母的双方不得不说是件坏事,而且对其后代也是一种伤害。
所以我认为,同性恋和近亲恋爱是不同的情形。同性恋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选择,我理解,并且不会介意任何人选择这样的生活。而近亲恋爱是有害的,我理解,但不能支持或认同这样的事情发生。
若有质疑,欢迎讨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