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师更受尊重,什么是好的教学机制?

如何让教师更受尊重,什么是好的教学机制?让老师和家长关系和谐,是否只是高薪,小班就可以构建一个理想的学校?
已邀请:

marx - 国际学校教育 茶文化

推荐来自: 蛋清 masmak asayahaku 山人 Joey 相走田我走日 毒奶女巫更多 »

不请自来,没错'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目前来说很多师大附中或地方名校都在努力做,也做的不错。而同时并存的另一种直接将成熟制度国际学校引进,效果就更好了。
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的学费目前20w,你说它好不好呢,确实好,在国内也算第一梯队。但不足就是贵,只有少数人可以享用,而且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教师水平参差,家长整体教育观念跟不是的配合无效,以及中西方人力薪资的三倍差异会有很多很多冲突与矛盾(家庭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校只是补充,)
但有一点很重要,好的东西是靠制度的,不是个体。当一所师大附中做出样,其他学校引进,也会非常好的。
最后我强调一下好与不够好或落后的教育方法的差别。
孩子五到十岁最重要,从我目前的水平眼界来看(从教不到五年),正如王思聪所说'我们国内的普通公办和国际主流正常基本教育产出的,孩子,思维方式就已经不同了,后续的一切补救也好,还是继续人中龙凤,满世界奔波折腾,只是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技能拔高,而当两者教育教学方法下的成品放在一起比较时,实际在他们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分出优劣了。(例子一两个星期一次运动会,每周多次演奏会活动,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你有无数次的主持表演独奏,演说,做ppt讲故事,作实验,翻转课堂你来讲。等等,就不提附属的的金钱比如他自信的说他他拍广告折腾到卡里有一个亿,他只去过五十几个国家,当然实际上他才刚开始换牙。)
一个在享受表演,享受艺术,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一个为表演而表演,为了怎样而怎样,这才是根本的区别。
以上无看衰的意思,是想切到痛点,总之改变会越来越好,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一直在路上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masmak 蛋清 Joey 相走田我走日 毒奶女巫

1.中国的教育一直被人诟病,实际这种质疑更多地是日常生活中个体性的情绪宣泄而已。中国的学校基本上是全民公立教育,虽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端,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普惠教育——只要认真学习,愿意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大量底层社会人家的子弟还是可以超越自身原生的局限,还是有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的。而这种教育带来的机会,几乎是中国大多数底层家庭改变自身境况的主要通道。
 
2.所谓的素质教育,更多是需要家庭的参与和付出,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宏观视野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更注重对世界运行逻辑的学习与培养。像美国的精英教育、常青藤教育,主要是家庭实力的比拼,一些学校专门设置的招生门槛——比如游泳、高尔夫球的水平等等,让普通人家的孩子基本没有机会;精英教育也让他们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掌控力。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包括底层家庭、中产家庭,基本上还是为了谋取一技之长,从而能够更好地生存。
 
3.现实中,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问题始终存在,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而高薪、小班,先不说能不能适应当前中国实际,恐怕还会造成新的不公平。目前,很多地方在教育领域也已经展开了改革,比如在行政区划内定期进行学校间的教师交换,在学校课堂上持续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用,创新方式增进家校互联互通等等。当然,也有一些沉疴难以在一时之间根除,这个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体方向上还是值得期待的。
 
4.另外,我个人赞同老师高薪,同时最好能再配合设立教师“严进宽出”的机制。目前,中国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缺乏的,尤其在边缘贫困地区,这些都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控。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