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政府的治理方式?

主要国家即如英、美、中、日等大国。是否足够民主?有哪些明显但是暂时无法改善的缺陷?政府是否站在民众方?政府怎样谋取国家利益与权力?
已邀请:

三岁 - 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心情。

推荐来自: 空山新雨后 Joey 李大伟 Hokkaido 蛋清 太平狗更多 »

首先我们要定义民主。
民主就是给予任所有人民自己做主权力的政治体系,通过投票选出人民代表实行人民权力只是民主制度其中之一。再者,根据西方理论,所有人民应该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力。然而,这个条件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我们可以退一步,把这项条件理解成为普通人民拥有影响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的权利。

我们来看各国的政治制度:

英国被认为是一个权力下放的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因此,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的民主国家。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日本是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其次,我们来看各国组成机构以及权利分配:

英国政府负责英国的行政功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英国君主任命,但是依惯例此人必须是下议院中最有可能获得下议院支持的议员。首相获任命后再挑选其他部长和行政首脑,组成政府。大约20名最资深的政府部长和首相本人组成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质询。政府提出的任何议案如果未获议会通过,就将可能面临议会的不信任动议,而这项不信任投票一旦通过则将迫使首相或宣布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实践中,各政党指任一名“党鞭”,以保证所有该党的议员根据党的政策投票。这确保了一个在下议院中有较大比例优势的政党能够组成一个稳定的政府。但是一个只在下议院拥有微弱多数的政党组成政府,甚或是一个多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就会比较脆弱。
地方政府:地方当局再分为许多行政区。在地方选举(一般在每年的5月举行,各地区的选举会错开举行,而不会集中在1年)中,每个行政区选举一名代表(地方议会议员)参与地方当局。地方当局负责有关教育、公共交通以及公共空间的管理。它们是最基层的权力机构。
国会: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它是最高立法机关,政府就是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英国的国会为两院制,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英国全国被划分为许多个选民人数基本相同的选区(选区的划分由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决定),每个选区选举一名下议院议员。大多数选区议员是一个政党的成员,但是无政党背景的人士也可以参加选举,而且在正式法律中政党并不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几乎所有时候在下议院总有一个拥有绝对多数的政党。该党的领袖被君主任命为首相。这就是英国下议院。上议院又称贵族院,主要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的重要人物组成。上议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议长由大法官兼任。和下议院相比,上议院的权力相对有限,保留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司法权,有权审查下议院通过的法案,并通过必要的修正案,还可以要求推迟它不赞成的立法,最长可达一年。

美国的政治制度是现在国际上认为的比较接近完美的民主制度。
公民权利:
美国宪法和法律条文规定,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最终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宪法和法律限制的。联邦宪法和法律一方面规定公民享有人身保护、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财产权和选举权等权利;另一方面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非法的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定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此外,各州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也有规定。
选举制度: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州长、议员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各级选举一般都由两党包办。为了保证两党的统治地位,一般实行单名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
1787年,美国制定并颁布了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该宪法将国家元首(总统)的选举权交给了人民。两百多年来,美国的选举制度随着美国的政治气候变化而变化,产生了许多不成文的习惯。原宪法和不成文的习惯同时生效,使美国总统选举变得更加复杂。
从选举方式看:
美国的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制度,属于间接选举
许多人认为,美国总统是在总统大选日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其实不然,美国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制,即由选民选出总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出总统。由于选民在推举选举人时,已经明确表示选某一总统候选人的选举人,因此,美国总统虽为间接选举,却有直接选举的意义。
另外,总统选举人制度作为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项独特的制度,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诸如,各州选举人的数目同本州在国会里的议员人数相等,一些大州议员人数多,选举人数目也就多;选举人的选举实行“胜者得全票制度”,就是说,如果某党获得一个州的多数选举人票,则该党就获得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等等。
政权组织形式:
美国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选举与国会选举分别进行。
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制。美国总统与国会不仅在权力上相互牵制,而且在产生途径上也各不相同。美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总统选举每四年一次,称为“大选”;国会选举则是两年一次,称为“中期选举”。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其中,众议院议员435名,任期2年,每两年全部改选;参议院议员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所周知,美国总统选举获胜的党是执政党,但执政党并不一定是国会中的多数党,执政党往往在国会的一院或两院中占少数席位。当总统所在的党在两院中均占少数席位时,美国的总统被称为“跛鸭总统”。
从政党制度看:
美国实行两党制,总统选举是政党选举与公民选举交融结合进行的
美国是两党制国家,其总统的选举产生与国内的两大政党密不可分。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上是决定由哪个政党执掌政权,成为新的执政党,这是美国两党实现轮流执政的一种方式。美国的总统选举主要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运作和控制的。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必须是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总统候选人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要想被确立为总统候选人,首先必须在党内击败其他的竞争者;总统候选人能否在总统竞选中获胜,除其个人因素外,也与本党有密切联系,总统候选人所在党的威信、形象直接会影响到他的支持率;“胜者得全票制度”则保证了两大政党对总统选举结果的控制。在个别情况下,作为总统候选人,也可以是一些小党成员或无党派人士,但这些总统候选人获胜的可能性很小。而两大政党人多势众、势力强大,这就保证了各州的选举人票落入两党手中。
美国总统选举虽然操纵在两大政党手中,但并非与美国的公民没有关系。美国公民拥有选举权,总统选举人是由公民直接选出的。总统候选人为了在选举中获胜,就必须争取选民,在选民中树立良好形象,提出吸引选民的口号和纲领,甚至向选民作出某些承诺。选民的向背,最终决定总统候选人竞选的成败。总之,两党的总统候选人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推举,但能否当选总统是由公民选举决定的,并非由两党决定。
从阶级本质看:
美国的总统选举是典型的金钱选举,体现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性质
金钱是进入白宫的钥匙,这从近几十年来美国当选总统的情况和历届总统竞选的费用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9位美国总统,大多是富豪。其中,肯尼迪是波士顿财团的大资本家,约翰逊和卡特是大农场主,里根是有名的富翁,布什家族则是美国的制造业巨头。因此,说美国政府是“富豪内阁”是再恰当不过了。
竞选费用:
美国总统竞选费用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总统候选人个人拥有雄厚的财力;二是政府补助;三是来自大财团和社会各界的捐款。
从思想取向层面来看:
美国两大政党分别代表两种差别极大的政治哲学:民主党--自由主义;共和党--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含义,即使在美国也有不下几十种定义。一般说来,美国当代的自由主义理论推崇革新、容忍与社会平等,主张观念、制度和法律应随社会环境之改变而变迁;而保守主义思想则强调文化延续性,注重传统价值、社会稳定与宗教之作用。说了这么多你感受到了美国的民主吗?
中国和日本我不想说了(ಥ_ಥ)

那么,中国何以见得是民主呢?

中国的民主意识是从民心向背的思想衍生出来的。民心向背的含义是当权者是否得民心。纵观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和天命与民心向背有很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人民潜意识中知道自己有资格与权利推翻任何一个不合格的政府。而政府是否合格是由人民所决定的,就是他们是否把心给这个政府。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悟涵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最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而早在秦末,陈胜吴广就发出呼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而,几千年后,启蒙运动思想家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作为民主主义的基础。
民主主义主要是由三位思想家论述的:洛克、霍布斯及卢梭。他们的主要论题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他们理论可以算是众所周知,在此我就简单的总结一些要点。第一,人民最自由的状态是在无政府的情况之下;无政能所管,人民唯一的限制是个人的力量与自己的良心。如果要建立一个政府,就必须通过人民的妥协,人民自愿放弃一定权力(杀人,偷东西等),把一些权力交给政府。而政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维持社会秩序,来保证人民的其他权力(未放弃的)可以得到保护。这样的权力交换相当于人民和政府签订了一个合同,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契约。双方都有责任:人民乖乖地被政府管,但政府不能滥用管人的权利,而应用其权力保护人民。
社会契约没有什么必需包含的内容。即使人民同意被暴政所管,并且政府提供暴政,双方都履行契约,社会就会很和谐。如果人民违反契约,想实行他们已经弃权的权力(比如说在一个不可以强奸的社会中强奸),政府就有权力把他们给关起来甚至于执行死刑。但洛克也强调,如果一个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利推翻此政府,然后建立一个新的会遵守社会契约的政府。
洛克和卢梭之所以推销投票民主制度是因为在人民推翻之前政府的过程中,违反了社会契约的政府会激烈反抗,尽量保持权力,从而引发出内战甚至天下大乱。然而,如果有了一个依据投票制度选出政府的制度,人民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制度来和平的替换政府。不过,这不是和平替换政府的唯一条件, 现任政府还必须自愿弃权。很多以投票制度选出来的政府在输掉选举情况之下反而选择了抓住权力,因此打起内战(今年科特迪瓦就打了一场这样一个内战)。
中国的民心向背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概念与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是相似的。民心向政府就代表他们很满意政府的表现,也代表着政府在遵守社会契约。民心背着政府是人民认为政府违反了社会契约,因此人民就有权力推翻此政府。
再来,我们可以讲一下中国人对于他们政府的要求。简单来说,中国人跟他们政府的契约跟大部分国家是大同小异的。但这些差异虽然小却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国文化与政治传统的特点。首先,中国人民是非常看重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性,这就造成中国人民更愿意交出来较多的权力给政府,让政府有更大的力量来维持稳定。这也让更注重个人权力的西方社会容易觉得中国的人民没有人权,中西方在个人权利和政府权力的分割上有着不同的期待。其次,中国的文化偏向于集体文化,整体荣誉感很强,人民在一定程度上愿意牺牲一些小利益来换取国家的荣誉,这样的思想并非从共产主义才开始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比如说,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他给沿途国家的礼物远远超过他们的进贡,更不要说这趟旅行的成本,但是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实现了所谓的“盛世情结”。这也导致了中国人民对政府履行契约的内容和常见的西方社会的观点有所不同。最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民贵君轻”,古时候的大臣甚至以反驳君主来为民做主为荣。这基本上成为了名臣的范本,戏本里也常常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挑战权贵。这样的情结就使的即使权力过大,政府也追求为民做主(至少追求这样的名声,哪怕是表面功夫)。
但是呢,民心向背以及社会契约的意识怎么能说明中国是一个民主性国家,甚至比很多西方国家更能实现“为民做主”?政治科学能说明这点。
首先,所有的政治家以及政党都追求政权(如果是投票,想要被选上;如果不是,那就用其他手段)。很坏很腐败的政治家或者政党需要上台才能获得当贪官的机会;如果不是官,就无法贪。很善良的政治家也会一心追求权力,因为没有权力就帮不了人民。为了保留权力(或者上台),一个领导或者一个党必须获得足够的支持。这个支持的底线叫做执政联盟 。执政联盟概念不仅能用于民主制度,它还能解释很多其他制度下的领导的行为。一个独裁者的执政联盟通常很小,往往只有几十个将军,政要还有他们的家人。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定政府唯一需要提供的服务就是让人民知道时间。独裁者为了维持其执政联盟的支持,他可以就给联盟成员每人买块劳力士(提供最好的服务),然后不管人民,这样他还是可以维持其统治。。假如是一个更民主的国家,执政联盟就相当大。如果你需要取悦几百万个人,你买不起那么多劳力士,所以只好建立钟楼让大家享受(比喻采取对所以人民有用的政策)。照理来说,民主是透过把代表选举团扩大而把胜利联盟变大。执政联盟变大了,人民就能够影响政府。只要人民权利高于政府,就是民做主,所谓的民主。
解释了这些,我们就能回到主题。西方的民主政府行为往往不是为人民而服务,而是为执政联盟服务。最近三十年美国大多数人平均收入不但没上涨,而是停滞了甚至于由于通货膨胀衰退了。最有钱的阶层变得越来越有钱。美国政府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商业巨头最有利;美国几个最大公司(GE,等等)不但不付税还收到美国政府的补贴。政府宁愿用人民钱来拯救赌输了的大银行家也不肯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者承担责任)。最夸张的是联合公民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美国最高法学院判公司算人,因此有言论自由,包括无限花钱匿名支持候选人的宣传以及其他政治活动。公司钱亦然最多,这就不是把民主给卖了吗?实际上不是;美国的民主几十年前就以及卖出去了。最近只是大资产阶层更大胆更贪婪罢了。虽然因为民主的确是把相当多的权利给人民,但人民不是同一的整体,利益不一致,因而分成几个阶层,各自具有私利,所以每个人的影响力就变小了,反而让那些有很多资源的大资本家拥有高于政府的权力。但一个民主国家没有必要采取一个投票的制度:如果人民能作为一个整体影响政策(直接或者间接),他们就拥有更大的民主。以这个条件来说,中国人民对他们政府影响力比一些西方国家还要强。历史也是这样证明的,在改革开放之后,尽管中国仍然是一党专政,但是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确实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
在中国政治家的执政联盟到底多大?从表面上看来,中国代表选举团并不比其他一党专制大。但是,再进一步,我们会发现其实中国执政联盟包括每一个能动手的人。为了避免内乱,政府必须采取对大众最优越的政策
中国人签的社会契约不要求投票选代表的权力。他们只要求“和”,一个可以平稳发展的机会。只要政府不要违反这项条件,政府可以享有相当多的权利。但是他们很清醒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们必须取悦所有的人民,要不然人民会取消共产党的治国权利。自从邓小平的时代以来,领导们也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可以容忍一定的腐败,但他们需要保持天命(即证明社会契约的维持)。这就导致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盛世时代。政府以民为本,因为他们是被民心向背的概念逼的。
总体而言,西方所谓的民主由于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已经走向寡头主义了。中国反而比西方更具民主性,因为人民作为整体是执政联盟的一部分,变成必被考虑的对象。同时因为政府享有更大的权力,他们不像西方政府那样被于资本阶层操纵,政府就有更大的自由保护普通人民(劳动阶层)。而中国政府确实会去这么做而不跟资本阶层连接起来压制劳动阶层是因为中国民主传统。中国民主传统不是一个投票传统,一个民主意识基础-社会契约。西方学者所批评的就是形式而已,但中国政府的本质还是很民主:要以民为本,因为不这么做,就是违反社会契约,失去天命。
所以要论民主,这四个国家都足够民主。
从宏观看,社会主义的基本缺陷还是不可避免,人民的积极是提高了。当官的积极性似乎不够主动甚至于被动。而且我们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正逐步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相背离。也就是马克思所批判的社会。
既然是民主国家,那么,政府是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所谓站在民众方。

空山新雨后

推荐来自:

第一个问题,是否足够民主?个人认为在现有阶段,这些国家都可以认为是最民主的。第二个问题,有哪些明显又无法改善的缺陷,不好回答。
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参考马克思的书《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一句话:“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第二个概念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再现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势必运用国家政权,也就是说,在政治上进行统治。”只要你认为谁是统治阶级就行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