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为什么能做大?

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其中有哪些你认为是最重要的?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少阳双鱼 WangMT Joey asayahaku 蛋清 mattheww 李大伟 方妖妖 曹钰 若水寒士更多 »

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都很有道理,今天闲来无事,也谈谈我的看法。

除了知乎发展得早,还有好的时机,顺应时势,资源充分之外,知乎清晰的商业思路是非常关键的成功要素之一。

第一点,发现用户需求。相对于论道提的“认真社区”,知乎的“问答社区”要好上一万倍。知乎最重要的功能依旧是“分享”,这是知乎有别于门户网站和其他专业网站的最重要特征。只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才能采取具体措施,来发展自己。知乎是给所有人一个“回答问题,分享自己见解”的平台,于是你才可以围绕这个目标去发展这个平台。

第二点,知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知乎的很多决策是基于自身优势去做的。比如说,大家津津乐道的“邀请制”。这是因为,在知乎早期,确立自身形象的时候,知乎有一批自带光环的“大v”。这批人的号召力确保他们的邀请,不太容易被拒绝。而且,人们总是对稀缺的东西高看一眼,一个新网站,你需要给别人一个注册的理由,而名人的邀请就是很具说服力的理由。很多人认为“邀请制”限制了知乎早期的发展速度,从而确保是个“小而精”的“好网站”,这是我很不认可的。恰好相反,最开始阶段,邀请制确保了知乎的原始积累。等到知乎认为“邀请制”限制了它的发展,开放注册就是必然的选择了。这一波,充分利用了早期“邀请制”所塑造的“高逼格”形象,一时间,很多人蜂拥而入。

第三点,品牌形象的塑造。知乎成功塑造了“干货多”“逼格高”两个比较鲜明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很难塑造的,但是一旦塑造成功,就会有所谓“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乎为什么做大?可以说以上都不是原因,也可以说都是。他们成功做好了以上几件事情,让知乎成为受欢迎,对用户而言有价值的网站。然后,用户主动捧场。另外,分享自带装逼功能。知乎又是个装逼的好平台,毕竟有很多牛逼的人在知乎会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用知乎的人很牛逼。

成功很难归因,毕竟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让其他所有正确的努力白费功夫。另外,有些时候,成功又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让人们的一些无意之举成为神来之笔。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知乎做大的原因,也许正是一开始,没有急着做大。于是,就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asayahaku Joey WangMT 谨doge 上官飞 柯北道尔 Echo1 归墟更多 »

谢邀。
我听闻知乎是在今年初,对很多东西并不是很了解,只根据能够找到的信息说一下想法。
维基百科


历史
初期(2010年)
从2010年8月初开始,知乎便开始对网站进行策划,直到2010年12月末开始进行小范围的内测。

2011年
知乎于2011年1月26日上线运营。
2011年3月28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透露创新工场已经投资知乎。启明创投也投资了知乎。
2011年4月6日,知乎上线了私信功能。
2011年5月15日,知乎推出“发现”功能,动态展示24小时内被赞同最多的答案和用户。
2011年7月19日,知乎推出与新浪微博绑定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微博私信、Email邀请好友回答问题。同一天还上线了黑名单、话题广场、对回答进行排序和筛选等功能。
2011年9月2日和2011年9月28日,知乎推出iPhone版客户端。29日,收藏夹功能上线。
2011年12月22日,知乎推出了对话题所属内容体系划分的“领域”功能。

2012年
2012年2月22日,知乎加入了图片功能,回答者可以在编辑栏上传本地图片或引用外链图片。
2012年2月24日,知乎推出试验版的“知乎阅读”功能,用户无需登录即可浏览知乎精选的部分高质量回答。
2012年4月2日,知乎对个人主页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版。

2013年
知乎吉祥物北極狐「劉看山」2013年3月,知乎取消了之前以邀请码注册的方式,开放了用户注册。
2013年7月18日,內容創作產品「知乎專欄」上線。
2013年12月12日,知乎舉辦「知乎吉祥物創作大賽」。

2014年
2014年4月1日,知乎將北極狐「劉看山」作為官方吉祥物。在該月,知乎暫時限制了部分用户的話題編輯權限。用户在有五个以上获得五票赞同的回答之後,才允許編輯知乎話題 。
2014年4月14日,知乎「盐」系列书首次发售。每一本「盐」系列书的初稿,都来自作者过去几年中,在知乎上发表的回答和专栏文章。文章条目选定后,作者们针对电子阅读的特殊场景,对初稿进行修订与增补,再由知乎提供专业的校对、编辑和设计支持,最终成书。 
2014年6月,传闻知乎获得新一轮融资,由赛富亚洲基金领投,此轮融资达到2千万美元。

2015年
2015年1月7日,「社区服务中心」上线。
2015年1月16日,知乎的伺服器遭到大規模的DDoS攻擊。
2015年11月,知乎获得腾讯、搜狗 5500 万美元 C 轮投资。

2016年
2016年1月15日,有知乎用户举报用户名为“童瑶”的知名知乎用户涉嫌在知乎上利用捐助的名义骗取他人钱财。1月26日,“童瑶”在安徽省自首。
2016年1月25日,知乎首档视频节目《职人介绍所》开播。

知乎文化
知乎在建立初期邀请了大量互联网界的知名人士,这被许多人理解为刻意培养高端的社区氛围。知乎在运营的过程中,也通过「赞同、反对、没有帮助」等本身功能,以及外部输出的知乎阅读、知乎日报等方式鼓励用户共享高质量的内容。


某乎做大的每一步,都没有离开钱、人、内容。
 

 
起步四个月创新工场、启明创投投资。(钱)
初期邀请大量知名人士,内容、氛围上特意拉高逼格。(钱、内容、人)
用户无需登录即可浏览知乎精选的部分高质量回答。(内容)
取消邀请码注册的方式,开放了用户注册。(人)
各种活动各种宣传嗨起来。(人、内容)
获得新一轮融资,由赛富亚洲基金领投,此轮融资达到2千万美元。(钱)
知乎获得腾讯、搜狗 5500 万美元 C 轮投资。(钱)
→我机缘巧合下在某平台看到知乎的高逼格广告,注册进入某乎,确实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由此,大概可以说:用金钱保证了硬件的服务体验和前后期宣传,完成原始积累后放弃邀请码,各种活动嗨起来后开始大量圈人,用高逼格的广告吸引目标用户注册,结合积累下的大量干货留住目标用户的心,填补了国内网上见解分享的空白。
 
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值得我这个普通群众一叩头,到目前为止就看到的信息可以说某乎每一步都在往更大的方向做(虽然现在总有朋友说某乎吃枣药丸,但总的来说,离真的药丸还是很有距离的。),然而虽然同为问答社区,论道并没有同样的钱、人、内容再走一遍了。
论道需要一条新路,但我不知道路在哪里,有多长,能坚持多久,但希望ta能够找到、走下去。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李元华 道不远人 朱小欢同志 WangMT 曹钰 三岁 mattheww更多 »

最重要的,当然是顺势而为——看清大势、顺从大势
 
其中,又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1.填补了空白。
知乎出世时,互联网原生态内容、见解分享平台还是一片空白、一片蓝海。知乎横空出世,迅速填补空白,满足了众多网民分享知识内容、见解的一系列需求。
 
2.开放了注册。
知乎通过开放注册,迅速形成聚集效应。虽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是迅速聚集了庞大的基础用户,成为其难以被撼动的重要根基。
 
另外,一些大V入驻、导向型社区制度、高等级氛围、粗放式互联网生态……等等,都是在上述基础上形成放大效应的。显然,时至今日,对于论道来说,已经不具备当时的互联网环境了,已经不可能再走知乎的道路了;而知乎到现在也已经走到一个抛物线的波峰,正处于下滑的趋势中。
 
对于论道来说,或许当前浮躁而混乱的互联网生态,是其唯一的机遇了。或许,只有怀抱价值导向的蠢萌理想,才能走得下去。当整个世界都在跟风嘲笑鸡汤的时候,或许应该喝上一点鸡汤……
 
哦,忘了谢@asayahaku 邀。不太习惯!(羞涩……)

離娮 - 教育とは人間の品格を磨くことであり、知識や経済能力を身につけることではない。

推荐来自: Joey WangMT 山人

核心因素其实就是一个字:早。
当然其他因素肯定也有。
 
腾讯为什么能做大?国内最早做IM通讯的公司之一。
阿里为什么能做大?国内最早做电商的公司之一。
百度为什么能做大?国内最早做搜索引擎的公司之一。

 
同理,甚至可以套用到外国企业上:
Spotify为什么能做大?最早做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公司之一。
Google为什么能做大?最早做搜索引擎的公司之一。
Microsoft为什么能做大?最早开发操作系统的公司之一。
 
当然,有些公司做大了,却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了,甚至出售了。
但是光说做大,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做的早。
 
知乎2011开始做问答,是国内最早做问答社交的公司之一。
 
不过有些回答说,知乎看上去「真实」,真是笑破我的大牙。
 
具体解释请看评论区。

静水流深

推荐来自: 不见长安 Toilii 佛狸

不是很了解,说几点 1用户真实性低。 2有真的业界大牛支持或者公开使用,比如雷军。3相对于微博而言,界面设计很合理,拥有微博所有功能,且可以长文 4 内容重复率低,好像是他们信息过滤做的好,过滤掉很大一部分重复,且低回答的问题 5 可以大量保存内容 6 维权骑士 7看上去真实(PS 看上去)

糊博士 - 天才一个

推荐来自:

支乎不一定有论道好,如果当初是论道填补国内问答网站的空白,那么支乎就会有人问为什么是论道在问答类网站业绩领先?
还有一点就是钓鱼执法,支乎先用开放的制度和多元话题讨论吸引大家过去探讨,很多大V用高质量的文章让用户对支乎趋之若鹜,等到收紧言论话题,按照潜规则玩暗箱操作举报成风文革遍地的时候你已经发现你无法摆脱它了,即你对它上瘾了,不过感谢支乎的封号,我已经在戒除这个毒瘾。、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