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基本的良知是什么?动物是否有良知?

海豚救人算动物良知吗?虎毒不食子算良知吗?还有乌雀反哺、狗不弃主,希望看到的论友都能说一说看法。
已邀请: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Toilii asayahaku 八万就成 道不远人 Hello_wu

谢邀。

首先,良知的定义。
维基百科


良心或良知,是人类辨别对与错的能力。由于良心的影响,当人类所作的与价值观不合时,会感到自责。良心也可以视为人类在辨别对与错时,作为判断基准的价值观。


百度百科


(1)天赋的道德观念。
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2)好友;知己。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谢灵运《游南亭》


可以看到两个百科是略有区别的,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百度百科中引用孟子观点认为良知是天赋的,而维基百科中的良知没有提到先天之说,应当是以后天教养而成的价值观为基准。
此处列出供分析参考。
 
其次,由良知的起源讲最基本的良知。
起于孟子的说法: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下》


所谓良能,对亲能爱、对兄能敬,能施其爱敬者是也;所谓良知,对亲知所当爱、对兄知所当敬,当机显发其亲其兄之面目而不昧者是也。
丁纪:<孟子三题>之<良知良能>
 
后来最知名的是王阳明心学中提到的“致良知”。
维基百科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认为“至善者,心之本体”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出自孟子,但又有进一步的阐发。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王阳明采纳结合了《大学》中的“致知”思想,遂提出“致良知”之说。
“致良知”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论。王阳明虽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但也倡导“良知是虚,功夫是实,知行合一”,说的是在本体上虽无需用功,但认知与实践、功夫与本体应该融会贯通,合为一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王阳明《传习录》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人物,那么此处由孟子为起源所述的“良知”是更倾向于先天的。“四端”与“四德”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范畴,《孟子》书中对此有两种描述,我取其中一种。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四德”——仁、义、礼、智;
“四端”还没有把完全讲清楚,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便是“四德”。
由此可见,从良知的起源来说,人最基本的良知应是天性为善,由善心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知仁、义、礼、智,而后知行合一。
 
然后,动物有良知吗?
海豚救人:
目前有三种说法:“照料天性”说/“玩性大发”说/“见义勇为”说
具体参见链接:素食护生:海豚救人千古之谜 是见义勇为还是本能?
 
虎毒不食子:
百度百科


2010年6月,在武汉动物园,虎妈妈将自己所生的三只幼虎吃掉。
类似的情况是猫,当老猫生下的小猫死掉,或者被人碰过让猫闻不出来应有味道的情况下也会吃掉小猫。猫科猛兽中的雄性狮子会杀死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幼狮(在人类社会的话就相当于后爹后妈杀掉前妻前夫的孩子)。
然而实际上不止猫科猛兽如此,其他动物如兔子(受到刺激),某些鲨鱼,企鹅等都有杀子,食子行为。


乌鸦反哺
引用自《论“乌”意象的蕴意及演化》


“乌”为孝鸟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的文献,“乌” 正是从汉代开始正式成为“孝道”的载体,这与汉代君主独尊儒术、极力提倡孝道的行为密切相关。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乌 , 孝鸟也,”已明显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
这类故事多为民间传闻,但不管是否属实,其中都包含道德说教的成分,那就是“百行孝为先”,所以统治者对此特别有兴趣,不问真假总是大事张扬,而史家也不去考验其真伪就大量地采录进史书。



“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本草纲目·禽部》


百度百科


最后结论
综合种种研究和观察,有学者认为乌鸦甚至可能是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最聪明的动物,虽然它的大脑占身体比重比大猩猩和海豚小一些,但它的脑开发程度却比后两者要好得多。乌鸦反哺绝不是反射性行为,乌鸦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实际上它的反哺对象不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之所以“反哺”,研究人员猜测是为了在种群中获得良好的“鸦”际关系


狗不弃主


孩子与父母分离,或到一个新环境,会焦虑,这种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分离焦虑症。而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狗的智力相当于14个月大的婴儿,也就是说,它的依赖性更高,如与主人分离,也会非常焦虑,一样有分离焦虑,只不过,没有动物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一些总结。


狗狗,不喜欢分离
你家狗狗也会有分离焦虑症?
 
根据上文,可以看出,题主所举的几个例子,只有海豚救人在“见义勇为”说成立的情况下,即海豚本能地见人将死生恻隐心并救之,可以说是有良知。然而目前并没有确定的研究证实
因此我认为,绝大部分动物并无良知一说,极少部分有待考证。
 
最后,我的看法。
虽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告子此人,但我还是支持“性无善恶”的,也就是更支持维基百科中对良知的定义。
你受到什么教育、选择读什么书、学到什么知识,认同什么理念,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友,采用什么态度处世,信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什么是你的良知,做事情用什么样的手段,与人交往怎么说话……决定了你怎么知行合一
众生万象,“良知之在人心”。我只能知道自己所认同的最基本的良知是什么,又哪里敢揣测“人类最基本的良知是什么”。
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不认为动物有良知,良知是人类对自己的标准,动物应有自己标准,我等何苦强加?
 
以上。
————————————————————————————————
大a帮忙概括了一下,事情是这么展开的:
@asayahaku
关于动物的良知问题,我觉得这么说是不是比较合适:
动物没有狭义的良知(因为良知一词的针对对象是人类)我们不排除动物有广义上的良知的可能,但是即便有,因为动物的价值观和我们应是不同的,其良知的表现形式也不会和人类相同。“不反哺的乌鸦有没有内疚呢?”这样的问题在目前是难以回答的,所以也很难判断动物是否有良知。
 
比我说的更加清晰直观,就是这个意思了。<( ̄ˇ ̄)/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道不远人
——————————
 
良知,可能来自于孟子“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至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而发扬光大,是属于儒家心法的范畴,是真理的源头,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概念
 
那么,良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窃以为,良知,就是正知——正确的知见,是天理——最基本的道理和规律。它无善无恶,它就在那里。它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在这里,前一个“善”是指善恶二元论的“善”,后一个“善”是指真理、正确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知见?什么是天理?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不加诸任何外在的纷扰、思虑,从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人心本体上,所自然生发出来的知见、所认识和体验的道理。因为“人心惟危”,有太多杂念和纷扰。而良知,是道心,“道心惟微”,需要专一、精进,才能摒除干扰,才能纯净无染地体味和把握。
 
阳明先生认为,心即是理;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以此纯净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良知”之发,没有个人私意,而常人难以无私意,所以需要“致良知”,摒除私心,显现事物本来面目、发展规律,从而不被自己的情绪和外在的纷纭所干扰,从而得以发扬“良知”,谓“致其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善与恶、正确与错误的标准,都是人类自己制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设定的方法论。自古以来,人类为了适应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生存繁衍,而逐渐地形成了现有文化中的一切,这一切都留存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被传承下来,形成我们现在认识、理解世界的行为、方式、模式。人们以这些为最基本的参照,来收纳、融合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保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社会的一部分、宇宙的一部分,我们都不可分割。而良知,就是适应天地之道而形成的完整、圆满的心灵自性。《双塔奇兵》中,阿拉贡说,是非早有定论;《独立宣言》中说,造物主赋予所有人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定论在良知,权利在良知。
 
人类的很多认知都是带有偏见的,乐观主义很容易,悲观主义也很容易,而摒除私欲、洞彻幽微、艰难求索、奋勇突围,才是最艰难的。本心自性,即是良知;良知时刻与我们同在。可又有几人能时刻保持在超越生死善恶、一派天真自在的良知之中呢?我们都是常常被自我所欺骗、所驱使。荣格说,每发现一种自我,都需要一种相应的自我超越的能力。这种自我超越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不要问“道”是什么?“佛”是什么?当我们解释佛与道的时候,可能是离佛与道最远的时候。良知,就是那个中正、不变的东西,是天下之正道、天下之定理。天尊地卑,天行健地势坤,它就在那里,千古未变。千言万语,是非真假,眼前便明,如佛家“以心印心”,如“公道自在人心”,此之谓“良知”。常人起心动念,即有是非;能明是非,即是良知。我们常常碍于颜面、形势,不能正心诚意求真,所以昧良知。良知人人有,圣人无遮障。“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一点点良知,是本心、是初心,是人生的准则,是指南针、定盘星。困惑的时候,沮丧的时候,得意或者失意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初心,我们能保持初心吗?我们能婴儿乎?李颙在《二曲集》中说,“人之病痛各别,或在声色,或在货利,或在名高,一切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种种受病,不一而足”。这些受病,均非良知。
 
程颐说,“先儒皆以静为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此“动之端”,是心内一点本初发动,即是良知。亿万年来,人类在进化演化的过程中,所寻求的生存、繁衍、发展之道,实为天地生生不息之道,亦是人之道,已为先人道尽。所以,老子留下五千言后遁世而去,佛陀说我无话可说、我什么都没说。
 
开悟之人,虽然达到了本原上的“知行合一”——体会到了“动之端”,体会到了良知之喜乐真味,并不表示瞬间就超越了自身的陋习、性格中的阴影,如六祖慧能大师即便开悟了,也要经过数年的修行加被到身上,但是,开悟却可以让人以终日乾乾、夕惕若厉、若冬涉川、若畏四鄰的“惟精惟一”方式来驯化陋习、解决阴影,逐步趋于敦本尚实、返朴还淳、自由自在的“良知”之境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神哭”,“智慧出,有大伪”。当今世界,再难以回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人类早已经无可挽回地走上“文盛实衰”的不归路,只能勇往直前、不断求索,以无数血与火的代价艰难突围。“《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
 
这两日,英国人民被全世界人民狠狠地嘲笑了一番,英国人民又忙着开始搞重新公投。窃以为,这不值得嘲笑,这应该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个人会犯错误,社会整体当然也会犯错误,人家的社会有容错、可改正,这不是值得羡慕的吗?美国最有世界影响、最受尊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A▪达尔坚定地认为,“追求平等和政治平等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是人类情感的反映;只有在民主社会中,我们才能实现政治平等;只有公民才能最终决定民主的未来,政治平等的程度也完全取决于公民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虽然,“脱欧”是一个不理性的情绪行为,英国人民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客观上也正在提高中,但在不可逆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这样的行为应该作为历史的进步被肯定,而不是作为民主的弊端被否定。因为,虽然就事而论,是一个被政客鼓动起来的情绪化行为,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趋向整体良知的学习过程,是人类突破当前迷茫和困境的必经之路,人们在这种反复过程中学习妥协、和解、相处,逐渐趋于心灵的完整与圆满。人类的未来,难道不寄望于探索寻求广泛和解的民主,而要寄望于难以摒除私心私欲的专制吗?或许曲折,或许反复,或许需要反思和更正,但意义不容抹杀。
 
既然人类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就需要更错综复杂的曲折过程来发掘真正的心灵,领悟广泛而深刻的良知。政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的中东政策、战略不会成功,“因为你在试图消灭一种意识形态”。神话学研究大师约瑟夫•坎贝尔认为,不经过试炼、历险,就不能成就非凡的英雄;当代英雄的使命在于,创造出一套超越种族、国界、宗教、文化、社会等人为藩篱的象征符号系统,从而使生命的深层意义为之彰显,这当然有待当代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英雄个人的命运系乎更基础、更广大的宇宙生命,要成就英雄个人,必须仰赖宇宙生命。朱侃如解读为,个人对浩瀚宇宙运行之道领会的深浅,直接关系到英雄历险的成功与否;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中接受试炼的潜在英雄,要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有待于我们对广大深刻的宇宙生命有所醒悟;事实上,在当代人性受到科技发明巨大冲击与挑战的时刻,正是对生命有深刻反省能力的英雄崛起的良机。其实,字字句句何曾离开人类的“良知”,人类正反复试炼、无比艰难地走在趋于良知的道路上……只要人类不死,良知即可期待
 
良知,天地生息之理,安身立命之所,生存发展之道,本心自性之动也。
 
——————分割线——————
 
至于动物们的行为,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来确认,基本上是公认为属于本能,而不是心内自知自觉,应当不属于良知,不能归于良知。
 
例如狗不弃主。一般认为,狗是从狼进化而来的。历经千万年的生存繁衍进化后,狼的血液中有高水平的应激激素,它害怕靠近人类而毙命,而激素水平比价低的狼,在靠近人类觅食残羹冷炙,从而获得了一种更有利于生存繁衍的生活方式(要知道,这些猛兽平日里获取食物是很艰难的,它们没有思维认知,无法像人类一样开拓),而慢慢地被人类驯服变成了狗。狗与人类友好相处,因帮助人类狩猎、看家护院等忠诚行为而更好地生存繁衍下来,慢慢加深了合作与友谊,并更加可爱与忠诚。而那些不够可爱、不够忠诚的狗祖先,都被杀掉了,进化下来的狗基本上都是可爱与忠诚的。狗不弃主,是物种之间建立联系之后的本能依赖,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再例如海豚救人。据说,科学家对海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不存在救人的动机。把人体模型、皮球等等扔在水里,海豚也会把它们托起来。而现实中的救人事例,纯属遇到海豚的巧合。不知真假,备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