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精准扶贫」模式?

RT。从12年起广东的成功经验开始到现在算是精准扶贫的正式发展过程,相似的思想缘起要始于上世纪“真扶贫,扶真贫”的理念。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有哪些成功经验和案例,未来你认为它的走向趋势会如何?感谢分享
已邀请:

锦瑟 - 举目望日,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林何 Dawnjys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型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方式,目的在于解决我国仍处于贫困阶段的人群,精准扶贫必须落实到可行性能力上。
最近刚看到一个视频,是广西卫视的第一书记,觉得还还不错,对于扶贫来说更有针对性,找了一下节目简介: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是首创"面对面捐款"——全透明,最放心的慈善模式——首先由《第一书记》记者跋山涉水到穷乡僻壤寻找最需要帮助的村庄,拍摄他们的扶贫项目,由该村第一书记来到演播室现场讲述,让观众深深了解,深深触动,现场爱心企业或团体,人士面对面捐助,通过电视搭建起爱心企业与帮扶对象直接面对面接触的平台,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转达爱心。捐助款直接从爱心企业手上到达受助者手里,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整个过程,有摄像机镜头的记录,并在电视上播出,接受所有电视观众的监督。
这个是搜索的广西卫视第一书记简介,我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他是派遣了很多人直接到每一个农村,在那里自己发现贫困者,并且报道出来,然后接受捐助,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在农村,关系连带,往往真正贫困的人根本领不到低保,得不到生活保障。但是派遣这些人去,大部分是第一次,他们不会有那么多的裙带关系,并且深入农村,在农村生活了解,更容易发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再穷的地方也有土豪,一个再富有的地方也有穷人,但是发现这些穷人却不容易,只有深入才能了解到。所以个人觉得广西的这一做法不管是出于哪一方面的想法,但是却可以真正解决一部分贫困家庭,解决一个就少一个。
这种方式其实还是值得分享的,在一些偏远的农村,派遣下去这些第一书记,让他们了解农村,也可以给农村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包括公款的拨放,对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他们在某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如果还是靠着村里的干部,往往是得不到解决的,这些第一书记的做法已经是精准扶贫了,并且做法也不错,可以有一定的效果。
在未来的趋势应该逐渐完善,像第一书记这种应该支持,甚至效仿,扶贫不是针对地段,而是很对精准的人群,对他们提出解决办法,帮助更多人脱离贫困,不仅仅是把钱放到他们手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还是很值得推广的,这种方法最耗费的无非就是人力,需要去了解,去观察,在管理上会有很多问题,所以,精准扶贫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慢慢摸索学习。个人还是十分认同这一方式的。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