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绝大多数人 —— 谈资格论
既然网友还有异议,那么,我再多写一篇文字吧。
这篇文字,针对的是网友对问我文章《给绝大多数人 —— 如何对待自己无知的学科》的回复,文章链接地址: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3
网友回复截图如下:

既然网友提到了“资格轮”并说是“作妖”,那么,我就谈谈“资格论”。
从有和无的角度,我们有没有权利(或资格)评论自己无知的学科,我说有。
有没有权利(或资格)以无知的角度否定自己未知的学科,我说有。
有没有权利(或资格)讽刺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我说有。
有没有权利(或资格)无视应该是父母所教育的道德,我说有。
每个人有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利以及资格。我能够做的,是希望,是规劝。对文明,我能够做的,是参与,是提倡。我没有权利强制要求任何人。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个体力量,都是苍白的。
这里,我提到的资格,是对自己言行的负责,完整的表述,是:
如果要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应该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的认识。
然而,却被断章取义成了“资格论”,是“作妖”。
网友的素质,令人心寒。
至于说,“不能在医学方面怼回来”,且不讨论“怼”这个词语的褒贬情绪,在医学方面我没有反驳?
《给绝大多数人 —— 更正中医黑 之 前言》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0
《给绝大多数人 —— 更正中医黑 之 基础理论》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1
《给绝大多数人 —— 更正中医黑 之 中药》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2
以及之前驳斥的文章:
《给绝大多数人 —— 谈中医与“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23
《给绝大多数人 —— 谈中医与“青蒿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25
这些,是什么?是我们对医学的理解的问题,还是对汉语文字的理解问题?还是故意视而不见的道德问题?
“中医语义不明不可证伪”,这个观点,很多人提及,证据在哪里?不要说什么黄帝内经什么五行,之前我个人的文章已经论述过了,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比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什么的,很多内容经过历代中医对理论的完善,已经抛弃不用了。
“打脸”是谁被打了?
至今,网友提到的,直接针对中医的评论,我都已经一一回复了。这种情况下,还要说我是被“打脸”,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然,从资格论角度讲,网友有权这么做。
对“资格论”的进一步补充。
绝对的“资格论”可能在某些情况会对言论的积极性产生不良情绪。但论证事理之前,要搞清楚基本道理,这个,应该是基本道德规则。
事理不分,就妄加评论(注意,这里说的是“妄加评论”,比如对学科的整体批判,而不是泛指的所有批判),是对“资格论”的相反情况极端化。这不是什么“智商”的层面,这是泼妇骂街。
这篇文字,针对的是网友对问我文章《给绝大多数人 —— 如何对待自己无知的学科》的回复,文章链接地址: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3
网友回复截图如下:

既然网友提到了“资格轮”并说是“作妖”,那么,我就谈谈“资格论”。
从有和无的角度,我们有没有权利(或资格)评论自己无知的学科,我说有。
有没有权利(或资格)以无知的角度否定自己未知的学科,我说有。
有没有权利(或资格)讽刺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我说有。
有没有权利(或资格)无视应该是父母所教育的道德,我说有。
每个人有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利以及资格。我能够做的,是希望,是规劝。对文明,我能够做的,是参与,是提倡。我没有权利强制要求任何人。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个体力量,都是苍白的。
这里,我提到的资格,是对自己言行的负责,完整的表述,是:
如果要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应该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的认识。
然而,却被断章取义成了“资格论”,是“作妖”。
网友的素质,令人心寒。
至于说,“不能在医学方面怼回来”,且不讨论“怼”这个词语的褒贬情绪,在医学方面我没有反驳?
《给绝大多数人 —— 更正中医黑 之 前言》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0
《给绝大多数人 —— 更正中医黑 之 基础理论》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1
《给绝大多数人 —— 更正中医黑 之 中药》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32
以及之前驳斥的文章:
《给绝大多数人 —— 谈中医与“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23
《给绝大多数人 —— 谈中医与“青蒿素”》链接https://www.lundao.com/article/425
这些,是什么?是我们对医学的理解的问题,还是对汉语文字的理解问题?还是故意视而不见的道德问题?
“中医语义不明不可证伪”,这个观点,很多人提及,证据在哪里?不要说什么黄帝内经什么五行,之前我个人的文章已经论述过了,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比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什么的,很多内容经过历代中医对理论的完善,已经抛弃不用了。
“打脸”是谁被打了?
至今,网友提到的,直接针对中医的评论,我都已经一一回复了。这种情况下,还要说我是被“打脸”,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然,从资格论角度讲,网友有权这么做。
对“资格论”的进一步补充。
绝对的“资格论”可能在某些情况会对言论的积极性产生不良情绪。但论证事理之前,要搞清楚基本道理,这个,应该是基本道德规则。
事理不分,就妄加评论(注意,这里说的是“妄加评论”,比如对学科的整体批判,而不是泛指的所有批判),是对“资格论”的相反情况极端化。这不是什么“智商”的层面,这是泼妇骂街。
19 个评论
如果要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应该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认识。
逆否命题
如果没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的认识,不要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
这不是资格论是什么?你怀疑网友素质,我怀疑你智商。
逆否命题
如果没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的认识,不要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
这不是资格论是什么?你怀疑网友素质,我怀疑你智商。
如果要做到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应该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认识。
的逆否命题应该是
如果没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的认识,则做不到完全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照我翻译的逆否命题来看这不是资格论啊。
作者前言也提到过他也并非不尊重我在对学科不具备“完整的认识”的前提下提出的否认。
作者一口气发很多还环环相扣,目测您今天这一阵要辩输了
的逆否命题应该是
如果没有对这个学科的完整的认识,则做不到完全理性的否定一个学科。照我翻译的逆否命题来看这不是资格论啊。
作者前言也提到过他也并非不尊重我在对学科不具备“完整的认识”的前提下提出的否认。
作者一口气发很多还环环相扣,目测您今天这一阵要辩输了
他的原文表述没有做到二字,所以您的逆否命题有偏差。
尊重与否与我无关,我只是就其中道理的漏洞怼回去而已。说白了,他就算不尊重我不具备完整认知提出的否认,中医的黑点洗不掉的仍然洗不掉。
尊重与否与我无关,我只是就其中道理的漏洞怼回去而已。说白了,他就算不尊重我不具备完整认知提出的否认,中医的黑点洗不掉的仍然洗不掉。
是啊,现代化中医搞的妃医验药我也很支持啊。但是非要说中医和现代医学平起平坐,拿着现代医学成果套中医外衣说是进步,这就必须怼到底了。
不过没关系,周日我会发两篇文章。哪怕不用科学或者医学,也能反中医了。
不过没关系,周日我会发两篇文章。哪怕不用科学或者医学,也能反中医了。
对于这个讨论,我不准备参与。但是,如果要说对一个学科具备完整的认识,这个前提是正确的,但是缺乏可操作性,就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知识丰富但是人类的认知水平没有颠覆性地得到提高),任何个体都不具备能力对某一个学科拥有完整的认知。为什么博士生往往需要一个课题,就是个体想要深入了解只能局限在很狭窄的知识点,想要广泛涉猎,就只能点到为止。如果是广泛涉猎,难免理解不够深入。如果深入理解,难免顾此失彼。当然,反过来说,要(有理有据地)彻底推翻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很难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基于个人认知,做出初步判断,然后执行。说个最简单的,世界上有无数宗教,还有无神论和不可知论,你不可能了解了所有宗教和相关的思想再决定信哪个,只能在你接触过的思想里,挑一个你认为最可能正确的。对于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知识体系做出初步判断,然后按照这个去做相关决定,尽管可能犯错,但总比啥都不做要强。逃避选择不是降低犯错几率的正确方式。
禅师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个体对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无限的,谈论个体的“完整认知”是困难的。所以言论没有真正义意上的客观,我们可以稍微主观一点畅所欲言各诉己见!若风大大我爱你!
1.我重新看了之前说的,并不属于可知论。事实上,更倾向于不可知。只是强调了,理性的决定是根据可知的部分,而不能建立在对不可知的部分进行臆测。鉴于不可的部分对真实情况的影响,无法确保每一个理智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2. 逃避有很多,不选择肯定属于其中一种。首先要判断是否值得学习实践,随后再决定是否采取实际行动。“学习实践”很多时候不过是在逃避思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可以也不可能代替理性思维的作用。空想不行,蛮干也是不行的。
2. 逃避有很多,不选择肯定属于其中一种。首先要判断是否值得学习实践,随后再决定是否采取实际行动。“学习实践”很多时候不过是在逃避思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可以也不可能代替理性思维的作用。空想不行,蛮干也是不行的。
不知道您认不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我的思维逻辑源自于此。
1 可知论的观点是认为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相反。
2 认识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爱迪生造灯泡之前的错误实践不能称得上蛮干。如果没有来直接自于实践的感性认识指导自己的选择,就是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行为。不断然否定而是选择实践检验和探索也是一种选择。所以根据自己的理性认识直接否定古代及当代中医理论成果是不可取的。
1 可知论的观点是认为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相反。
2 认识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爱迪生造灯泡之前的错误实践不能称得上蛮干。如果没有来直接自于实践的感性认识指导自己的选择,就是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行为。不断然否定而是选择实践检验和探索也是一种选择。所以根据自己的理性认识直接否定古代及当代中医理论成果是不可取的。
马克思主义,我没有深入了解也不太感兴趣。不过,任何主义都不可违背客观事实个规律。
1. 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不能被认识的现象。可以理解成相对而不是相反。不过,我认为之前的讨论,事实上不需要拔高到可知论或者不可知论的高度。因为无论如何,人类存在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这是一个事实,已知部分是否绝对正确,未知部分是否全部可知并不属于讨论范围。因为我的重点是用已知的部分作为判断标准而不是未知的。当然,你提出可知不可知,我才补充了,可知部分才是用于理智决定的部分,不可知的部分(如果存在)是应该被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的。就算你认为我的论点属于可知论范畴,也不改变核心论点的意思。说白了,可参考的信息优先程度是已知>对可知而未知的猜想>不可知信息(如果存在)。我们不需要针对哲学概念过分较劲,因为还没有必要提高到那种高度。
2. 认知来自于实践,实践检验认知。没问题。但是,实践的唯一性需要你来证明。毕竟,一个理论如果自相矛盾,我们认为是不需要经过实践就可以排除的,因为不存在理论可能性。存在理论可能性的部分,才需要用实践检验。实践包括用实验去排除错误和寻找正确方向,所以爱迪生这个当然不是蛮干。很显然,我并没有要证明中医不存在正确的部分,我也不准备否定中医的理论成果。而是,让中医支持者自己去证明中医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而你说的感性认知作为指导,免得陷入经验主义,这里存在严重问题。感性认知就是依赖经验,而理性认知才强调逻辑推理。并没有断然否定,而是经过理性分析,认为缺乏价值(不一定没有价值,可能没有价值也可能价值低下)便选择放弃支持。在这里,把别人经过理性分析的反对意见说成断然否定,这属于你的认知错误。
1. 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不能被认识的现象。可以理解成相对而不是相反。不过,我认为之前的讨论,事实上不需要拔高到可知论或者不可知论的高度。因为无论如何,人类存在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这是一个事实,已知部分是否绝对正确,未知部分是否全部可知并不属于讨论范围。因为我的重点是用已知的部分作为判断标准而不是未知的。当然,你提出可知不可知,我才补充了,可知部分才是用于理智决定的部分,不可知的部分(如果存在)是应该被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的。就算你认为我的论点属于可知论范畴,也不改变核心论点的意思。说白了,可参考的信息优先程度是已知>对可知而未知的猜想>不可知信息(如果存在)。我们不需要针对哲学概念过分较劲,因为还没有必要提高到那种高度。
2. 认知来自于实践,实践检验认知。没问题。但是,实践的唯一性需要你来证明。毕竟,一个理论如果自相矛盾,我们认为是不需要经过实践就可以排除的,因为不存在理论可能性。存在理论可能性的部分,才需要用实践检验。实践包括用实验去排除错误和寻找正确方向,所以爱迪生这个当然不是蛮干。很显然,我并没有要证明中医不存在正确的部分,我也不准备否定中医的理论成果。而是,让中医支持者自己去证明中医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而你说的感性认知作为指导,免得陷入经验主义,这里存在严重问题。感性认知就是依赖经验,而理性认知才强调逻辑推理。并没有断然否定,而是经过理性分析,认为缺乏价值(不一定没有价值,可能没有价值也可能价值低下)便选择放弃支持。在这里,把别人经过理性分析的反对意见说成断然否定,这属于你的认知错误。
否定就是否定,怎么然都是一样否定。放弃支持和否定也不能一样了啊。放弃治疗不是说要就要自杀。。。。
感性认识来直接自于实践,不是经验,感性认识经过理性思考加工成为理性认识。你我对此认识理解有不同。
感性认识来直接自于实践,不是经验,感性认识经过理性思考加工成为理性认识。你我对此认识理解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