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杂谈】为什么会出现那些谬误?

    这是那天@木头台灯 分享之后我思考的一点结论。
    木头提到两个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引用大部分人都持有同一观点的的说法,来证明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缺乏其他有说服力的证据。错误的假设了大部分人支持的就是正确的。
    诉诸权威谬误:只引用权威的观点而不引用权威们做出判断的依据。权威人物/机构也是会犯错误的,所以不能无条件的假设合理性。
    
    经验主义(百度百科)


    经验主义是一种形而下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在我去总结为什么出现木头分享时提到的那些谬误时,我就想到经验主义这四个字,嗯,事实上用经验主义来说这个并不很合适,我对经验主义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只不过我没太想到更合适的描述,所以这里就特定是百度百科所形容的这种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带来的问题非常多,就比如上文提到的两种谬误,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根据经验,少数服从多数是一种比较好的决策方案,权威的声音正确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且,喜欢诉诸公众的人,往往也喜欢诉诸权威,具体情况根据立场而定。如果公众支持他们,他们就诉诸公众,如果权威支持他们,他们就诉诸权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产物,追求的不是真理和真相,而是让自己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被支持,哪怕这个结论是错的。诉诸权威或者诉诸公众往往是缺乏论据的时候,强迫别人接受自己观点的一种手段。
    
    事实上,根据经验做判断是不可避免的。包括我刚才说那么多,基本上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的判断。所以,这个时候,如何正确对待经验就显得尤为关键,不然的话会让我们面临抉择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我们去以学术的高标准论证,根据经验做判断恰恰是我们最常用的决策方式。要注意的就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要随时修正。这里就可以多说一句,偏见和歧视也和本文所说的这种经验主义有很大关系。极端主义也和这个有很大关系。不注意自己的经验适用范围而奉之为真理就是走向平庸和极端的开始。走向平庸是因为过分信赖经验而拒绝新的知识。走向极端则是对已有的认知进行不断强化而越来越无法变通。以某些网上的极端穆黑为例子,因为他们接触的穆斯林非常之少,所以他们把自己电视上看到的自称“虔诚穆斯林”的极端分子当做穆斯林的群体印象。当他们被反驳的时候,诉诸权威,断章取义找出一些所谓支持他们论点的数据或者文章证明自己是对。其次,诉诸公众,极端穆黑集结成群出动,你看这么多人都讨厌穆斯林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再加上另外一个经验就是对于恐怖分子予以肉体消灭是正当的举措,所以所有涉及恐怖活动的人士甚至是涉嫌涉及恐怖活动的人士都应该被肉体消灭,甚至是他们认定的危险人士--全体穆斯林。
    因此,仅仅杜绝诉诸公众和诉诸权威还不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才是最根本的。当然,木头指出的这些谬误就是提醒我们避免形成错误的思维模式,对于我们是很有帮助的。

3 个评论

烦请@若风 兄在题目前加上“「论道##」”。##可以是认知、思维等等,请自定一个范围。
过几天吧,我电脑充电线破损严重,新的还在路上,过两天我再改。
不急。这只是当时大家的一个约定。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