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你太着急了

在这个惨淡的暑期影季,终于还是去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个人给的评分是:100分。当然,满分是180分。我害怕被人骂,狠狠心超过一半吧。

朋友要建议,个人纯主观建议如下:
1.不要到影院去看,不要去,不要去;
2.如果想看的话,可以等一等,在网上看就可以了,因为效果基本一样;如果到时候,你觉得被我骗了,可以来扇我大耳刮子。

3.特别不建议小情侣们去看,会毁掉情绪啊,不利于人生啊。

这年头,什么牵强的、生套的影评与情怀,就不说了,也懒得去驳斥。请原谅本人没什么情怀,笑点也高,要求也苛刻,还是直接上个人简单明了的观感和理由如下:

1.画面。
没别的,就是粗糙。粗糙到没有任何3D的感觉,空中啊,漂浮啊,机关啊,不是应该有身临其境之感吗?我是不是病了,怎么就没有呢?

开头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雪山,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但可惜仅仅10来秒吧,就止步于此了。一句话,后面所有的场景,稍微动动脑子都可以猜得到。

蛇母陵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多么好的可以挖掘的场景啊,难道不应该是很苍茫、宏阔、震撼的吗?电影中却是小镜头、小视野,不知道是特效做不到,还是制作太着急了?完全没有感觉。盗墓贼们爆破那个场景,完全就是随便找了个采石场拍的吧?讲真,哪怕能有一点点纪录片《鸟瞰地球》的感觉也好啊。何况还是用特效啊!

蛇母陵内的构造,完全就是建筑工地的框架,话说那些框架看起来就是活脱脱的大型钻探工程。好吧。这个就不说了,略过。话说,陵墓内的机关术、还有什么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总可以大大地发挥想象力了吧?毕竟,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了。可惜还是没有,看完的感觉就是,八九十年代的古墓影视剧里都有过的,什么音乐、射箭、尸鳖,还有拿着大砍刀的甬道护卫机关,就是“少林寺铜人堂”的初级版本。每一步,都可以猜到下一步。没有一点点紧张的感觉。我真是太low了。说好的,古墓探险的紧张感呢?好吧,你们可以说这是写实。那是不是应该改为纪实片?

哦,蛇母陵在最后阶段终于露出全貌了,就是一个看起来放大了很多倍的天文仪,估计地球上一些天文基地也要比这个震撼。请原谅我的知识浅薄,真的没有看出什么知识点,也没有什么震撼感。话说,小鲜肉“嗖”地跳上在高空中飞来飞去的悬臂,去救他的基友,真的是太跳脱、太突兀了!哦,这是真爱!奈何我一大把年纪愣是看不懂啊。蛇母在战斗中,还扭动了几下丰腴的腰肢和大腿,这个不应该更性感一点吗?还有没有良心了?

话说,那在古墓里历经千年的复活古尸,能不能多活一会、多一点镜头?MD,出来没几个回合就死翘翘了,真是不够看。不过,少点镜头也好,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长得和我们都一样,会抓着人吸血而已,捅上心脏就死了,增加点毫无新意的打斗场景罢了。我勒个去……

哦哦,还有那个七星连珠,那是星吗?就是找了个程序员做了个小动画吧?七龙珠?七个小网球在那里放放电?真是太没良心了!

2.文化。
小篆书的文字,藏族的转经筒,盗墓贼们一点也不稀奇的家当和理念,古墓里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古代工艺。

古墓里雕塑,看起来都是明朝的装束吧?原谅我的没文化。话说,什么塔木佗、什么西王蛇母,为么陵墓里的雕塑是明朝装束?甬道里的护卫就是四大天王的造像吧?就没有点异域风情吗?银幕上不是打了“西域边疆”的字幕吗?

3.情节。
一群盗墓贼在寡妇墓里发现了线索,千里迢迢赶到“西域边疆”,去挖掘蛇母陵。另一群德国大佬指挥的盗墓贼也赶来凑热闹,要挖掘发现什么永生的秘密。

两伙人在古墓里相遇了,火拼了,还要应付古墓的机关、陷阱、怪虫。唉,对了,好像没有陷阱啊。有个地面塌陷,小鲜肉掉进去了,发现另一个墓室。

那群盗墓贼太不专业了,不了解墓室结构也就罢了,还走一步看一步,见到那些司空见惯的机关,竟然好像第一次见到一样,一个个看起来都是生手的样子。

还有开头时,德国人杀了好几个藏人,身怀绝技的主角也不出手,非要等到德国人要杀他了才动手。有点侠义情怀好不好?

好吧,小鲜肉开头就说分不清真假,分不清他与另一个主角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还有什么回忆不重要,对未来的想象才重要之类的。这都是些什么?这是要讲哲学吗?本来就是奔着圈钱的,怎么就捣鼓起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的哲学了?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哲学观点啊?生戴个皇冠,就要人三拜九叩吗?

我也不知道设定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什么。开头出现的24块铜牌隐藏的秘密是什么?怎么演着演着就把这事忘了呢?好吧,铜牌拼起来,背面是一个麒麟的图样,男主角就是那个麒麟,那不是应该放个大招吗?大招呢?秘密呢?

嗯,我知道的,没有什么永生的秘密,未来就是秘密。好吧。但是,里面那些没有解释说明、一步跨过去的片断是怎么回事?好吧,为了剧情紧凑,剧情,剧情呢,剧情是在讲什么。

还有那个在幻觉中一闪即逝的古代绝色美女,简直是太丑了。即便是省点钱,找个好看的群众演员也不难吧?说不定还能捧红一个角。整这么丑,你这是为啥?

4.其他。
至于其他的,什么服装着装,什么留声机样子,德国人应该拿什么枪,我不懂这些,所以略了。

至于演员演技什么的,这个有什么演技吗?演员被毁了,倒是真的。无论老少,都没什么特色。看完了,记不住。为了利益?为了好奇?为了信仰?一群茫然手足无措的呆瓜。你们醒醒好不好?你们是盗墓来了……

哦,还有幽默。我勒个去,我是笑点太高了吗?既不紧张也不可乐。随便在论道的闲聊群里截个图,都比这个可乐。那么生硬的幽默,这样子硬加是不是太粗暴了?

至于和人家的电影进行对比之类的,我胆子小,确实不敢。我怕被说太苛刻了,不挺我们自己的电影,甚至是崇洋媚外的“卖国贼”之类的。这个锅咱背不起啊!

这电影太欺负人了,画面之粗糙,剧情之堆砌,对白之生硬,角色之平面,赤裸裸地欺负观众没见过什么世面,没有什么智商。走出影院,我忽然领会了和菜头那段话的真正内涵:


如你所知,我是南派三叔的朋友,所以我不打算提供一篇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观后感。我回避不掉我这个身份,也规避不掉我们之间的友情,我不能装作我们并不认识,然后欺骗你说我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所以,我只能写一篇纯粹主观而且充满个人偏见的文章,而且事先就明明白白告诉你这一点:无论是站在朋友的立场还是观众的立场,我都撑我的朋友和他的电影,这部电影我推荐你去电影院观赏。



鸡贼的菜头实际上已经说了,他的所谓的观众的立场,根本上就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他那个扯淡的、不知所云的观后感,也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他只是在帮朋友;即便有什么意见,你也不能说我不对,我已经事先给你说了。赤裸裸地帮亲不帮理,赤裸裸地耍流氓啊!

这钱圈的,太捉急了!

44 个评论

国产电影我想来想去居然只记住了疯狂的石头=_=
真的是太烂了!随便说说都是槽点。连看都不用看,直接自己脑补一下就行了,效果比看电影好多了。
已经电影院观影归来。和朋友在里面笑鸡汤励志笑了半场,台词太捉急。。。23333
山叔把该批的基本都批了,我来补充一些内容。
网上搜到说整个故事是吴邪根据一些小时侯的经历和确实盗了的一场墓编出来的,为了让开头的小说家写小说他好卖笛子???所以。。。
然额,宝宝没看这个作死的剧透就去了,所以看完强行逻辑编了个故事,自己还觉得挺好。。。涉及井柏然大帅失忆前后,鹿晗十六年两度相逢,蛇母轮回暗藏九门,壁画意有所指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感觉自己棒棒哒^_^
这部电影确实埋了很多东西。一枚铜钱,上下九门,24个铜片,面具,心魔,弹唱的女子,乃至那个西方油画对两人牵手的隐喻,历史、现实、虚幻的交错,反反复复的拆解复原,爱恨情仇的纠结缠绵,命运的背负,心灵的救赎,亦真亦幻,亦梦亦醒——小鲜肉讲述的这个故事,有着《盗梦》和《少年派》的影子。或许看过原著,才能看得懂吧,这就是和菜头所谓的“第十部”小说终结篇吧。我确实看得莫名其妙。作为一部电影来讲,当然可以把那些故事情节揉碎了、再重新复原出来,做一个大结局的总结。问题一是,我是去看电影的,视觉的感受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故事情节和脑洞就可以弥补视觉场景的糊弄吗?这可是古墓探险的题材啊。问题二是,电影剧情可以开这么大的脑洞,但是埋这么多东西,恐怕还得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场景衔接,才能让没看过原著的观众看懂吧?问题三是,剧情呈现的这些杀死和摆脱心魔的命运救赎,不牵强吗?涉及的历史太长了,情节太多了。况且,我也没感觉到启示意义所在,或许是因为很多隐线我没有看懂。说来说去,或许,这只是三叔对原著粉的一个交代吧?只是制作太粗糙了……
蛋清阿姨呢?跑哪去了?你的故事还没有完整讲完呢。
我也没看过原著咯,完全脑补,脑补高大上一点就值回几十块票价了,满足自己推理欲。要说原来讲什么,我哪里知道讲什么。。。
写小说的结尾去哪儿了,铜片就是个线索,怎么破解的也没讲,蛇母住的地方居然露天,直升机干嘛去了,鲜肉上天了的光环,一句话就让反派二逆转了,槽点满满。





不过没关系,既然井柏然的造型够帅,我不在意这些细节的。嘿嘿嘿…………(要不是场次问题,本来要看哆啦A梦的……)
作为一个翻了好几遍原著的人,我没有勇气走进电影院
要是为了看故事总结,在网上看也可以。要是为了看场景,那真没啥可看的。要是只是粉,那就无所谓了。
要听的就是你脑补的故事。
听的就是你脑补的故事。
山叔也关注和菜头◡(´∀`)♡
脑洞如下,求轻喷:)
n年前起源,反派找到改造张起灵的地方找铜牌?黄黄的是铜牌么?求蛇母长生的秘密,直接导致张起灵被长老托付摧毁蛇母陵的重任。而长生的张起灵的代价就是动用终极能力会失忆,不定期也会失忆,但是起源部分发生的事不会忘,改造目标就是摧毁陵墓蛇母(私以为蛇母死亡,张起灵长生能力终结)。
十六年前,幼年的吴邪偶遇在九门(禁地?)找线索的张起灵,转轮争夺(也许是预感转轮对自己很重要?)时掉了钱币,因为后来张起灵惯例失忆,就没有再去吴邪那里拿回钱币。同样预感九门可能对自己长生计划有妨碍的蛇母转生?附生?化身?成弹唱女,因此九门不是因为盗墓每月死人,而是蛇母在不动声色的灭门。
十六年后,蛇母快成功了。吴邪拿到蛇母陵的钥匙,会这么自然的带面具是因为他是建墓人的转世,所以戴面具和破机关时有当年映像的闪现。张起灵和吴邪再相遇时,吴邪不知道这是当年禁地面具人,张起灵失忆,但依然觉得这个钱币和自己有关所以弄下来和吴邪有了第一句对话。
(出发途中背景交代,玛丽苏剧情,歪果仁本国人耍帅,英语刚刚的;吴邪在陵墓中的自如表现是当年建墓人应有的自如;交代蛇母感人爱情故事,蛇母迅速用行动否定就是想附生人类长生)
蛇母陵中吴邪和张起灵救来救去,最后吴邪钱币还给张起灵了结他们这一段的牵扯。
张起灵动用特殊能力祛毒胜利后忘记吴邪,因此没有去拿回照片。(或者蛇母死亡,张起灵长生能力终结已死或者那地方塌了埋了,不过我认为这不是主角该有的死法)
反派走不了还雇人当反派参与整个过程都是为了推动剧情,说出磁场无敌的秘密。当年被张起灵打过腿所以现在轮椅车。雇佣兵推动国际友谊,阿宁弃钱扬善立了flag。
You stay.
Not now.

You stay?
………
(事后听朋友说小说里阿宁后来药丸,我不太清楚)
张起灵和吴邪不是这一世才开始有的牵扯,墙上九门的装饰壁画说明很久很久之前他们的每一次轮回都彼此有牵扯,一直相互“抓来抓去”。
而吴邪这一世和张起灵缘分已尽,说给写小说的流传后世,配上照片和壁画、盗墓笔记、钱币一样作为实物见证相遇。
但吴邪手中的拼图图案暗指张起灵长生的能力,所以可能成为下一个反派追求的能力,毕竟也是长生啊……这样,又可以作为新一轮相遇的因果了。(说起来论道里问愿意为长生付多少代价的问题居然锁定了,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问题)

小剧场:最无解的是千年树精叫蛇母,我选择狗带。
补一句,从反派当年黑发年轻,现在白发苍苍看出中间间隔不止十六年,而张起灵面貌没变过。
而反派知道磁场无敌应该是铜牌上透露的信息,毕竟曾经拥有铜牌最多的男人。
没看过原著的人,很不容易啊。赞!关于剧情,个人的一点看法是:1.从吴邪的视角,以吴邪与张起灵为灵魂人物,讲了纠结了不知多少年的爱恨情仇故事;2.那枚贯穿始终的铜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点——个人以为应该是电影剧情的灵魂。这个铜钱一面是“九门”,那就是讲九门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关系演变和命运缠绵了;另一面是“淡化”,是指什么?是要淡化爱恨情仇吗?是要解脱命运的束缚吗?个人以为应该是这样子的。理由是3.一是张起灵过一段时间就会忘掉以前的记忆,这是不是比喻一代代轮回?这种命运的背负、家族的背负,在剧中零星地交代了一些,比如吴邪出生、家里每隔一段时间都死人等等。二是剧中一直在说“心魔”的问题,这个“心魔”是什么玩意?明显这个东西纠缠了张起灵生生世世。吴邪不是说要罩着张起灵吗?最后把铜钱给了他之后,两人释然放松的微笑(好像是),还有那幅突兀的西方油画,应该是放下原来的罪恶(或者原罪或者命运束缚或者仇恨之类的),实现了解脱。三是剧中还说,回忆不重要,想象才重要之类的(具体记不清了),不就是放下、解脱吗?不就是放眼未来吗?4.所有的前因就是上三门、平三门、下三门这九门之间的爱恨情仇纠葛吧?那九门关系的前因是什么?是远古时代吗?是蛇母陵里隐藏的秘密吗?这个秘密应该是贯穿小说的。是违背自然、违背上帝意志的长生不死之谜——那个无数人心中的执念吗?5.铜钱的另一面为什么用了“淡化”这个词,而不是解脱或者其他什么词?6.其余的片断情节和信息,都是串联剧情因果的道具。

个人看法,还是认为,无论剧情设计的如何精巧,作为一部电影,最大的看点还是观赏性,包括场景、演技,尤其这种古墓探险题材,特效、特技难道不是重头戏之一吗?如果有精良的制作,再加上精巧的剧情设计,再再加上哲学命题的提炼,那这部电影就完美了。而《盗墓笔记》电影,制作之粗糙就不用说了,剧情设计也还有说不明白的地方吧?(当然,更可能是我没看懂,不能理解)。至于哲学命题的提炼,难道不显得很牵强吗?实在讲,在家里上网看,和在电影院里看,没什么不同。
他是一个鸡贼的情怀大叔。从不涉足敏感话题,从不谈论争议话题,也不触碰形而上学,只是在普通人的善恶情怀上下手。他的文笔很好,人又很机智。(纯属个人偏见)
Hhhhh,原著党看到这些脑洞估计要醉。
感觉我这俗人就是敌不过电影里的强行哲学才笑场的,向认真看片的山叔表达敬意。
我认为以电影的程度,九门指吴邪,淡化指会遗忘的张起灵,放钱币两面表纠葛。
“心魔”是指张起灵会遗忘,又有使命不会遗忘,我认为既然杀蛇母不会忘,那张起灵能够在这一世长生的起点就在这里,那么杀死蛇母应该就会终结张起灵这一世的长生,那么杀死蛇母就是杀死自己了。因此“心魔”是由这个冲突引发的?
他俩想要相互救的时候都伸出了手,有两个画面和那副图一样,我认为编剧就是找了一好图。。不然在九门有西方画感觉就是突兀,我理解为是他们在诸神时代就开始纠缠轮回了,那一世流传下这幅画,九门某次盗墓盗出,可能是轮回中会不断围绕与自己前世曾经相关的事物展开??。但是回忆对这一世的张起灵是记不住的,对于轮回无数年的两人都是记不住的,重要的是就算不记住命运也会让轮回的两人一直相逢。
我认为九门的关系可能是诸神时代开始的,从神创世有了死亡开始有了盗墓。蛇母陵的故事是他们某一世的的故事,或者是前几次轮回中种的因到如今的果。长生不死是张起灵对立面的执念,对于这一世能够短暂长生的张起灵来说,命运的轮回其实一直让他和吴邪长生着,不断与前世的自己,宿命的朋友相遇,和现在的长生却会遗忘并没有什么区别了。
强行哲学,这个说法好!钱币两面难道不是指要淡化九门之间的恩怨纠葛吗?不要活在回忆里了,不要再背负什么莫须有的重担了,要不然,即便万古长生也和一生一世没什么差别。哈哈哈……我这是越扯越远了!请略过……
用平板老是写一半闪退,字就全没了。。。这才拆分拆分没等写完就被山叔发现了。@.@

也有可能,从电影的角度需要挑选最作死有看点的轮回纠葛来讲故事,用提升立意来表达也许两人的这种无穷无尽的纠葛是因为他们各自想要记住,想要永恒,想要留下信物的执念引发的??
那么万古长生和一生一世确实没什么区别了。虽然永远有前世的牵扯,今生的再度相遇,但其实都是新生的另一个人了。
(题外话。。。山叔会为了永生付出什么代价么?。。。哎。。。那题应该邀一邀的)
喜欢原著的我…不敢看…
那就别看了。以后闲着没事在家里看吧。
永生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享受人生吗?
享受人生有那么几年就够了
每个人会有不同吧。我理解永生就是排除自杀以外的死亡方式。应该是我的生命我做主的确定感,从出生到死亡都由不得自己的存在却还要有自我意识,所以才会有很多抚慰的概念,什么顽强啊,苦中作乐啊,有点极端了,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如果我们有限活着的时候都在追求意义价值享受,却偏偏什么都是眼见着会离开自己的,永生是不是可以给生命确定感呢?
所以对于山叔,永生没有足够的意义去让人付出代价么?
是啊。再好的饭,吃多了也会腻。
我并不认为永生有什么意思,生有何欢,死亦何哀。如果不知道人生的大秘密,如果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困惑,如果心灵不能趋向圆满,只是在用各种方法喂养这个“肉壳子”而已,这也是20世纪以来信仰被打破之后人类面临的最大心理危机——虚无感。或许,肉体的死亡是打开另一扇门了呢?荣格一辈子都在寻觅这些答案,他研究了哲学、科学、神学各个领域,包括全球各地的五花八门的宗教,就是为了这个。晚年的时候,有一次突发心脏病,在被抢救回来之前,他恍惚出现“幻觉”——自己从抢救室里升起来,然后在空中飞行,被人引导着到空中一个类似寺庙的建筑前,他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只要走进那扇门,就可以解决终生的渴望了。但是,他被救了回来,他非常愤怒,曾经一段时间呆呆地看着窗外的一切景色,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他一生研究、一生执念在意识、潜意识边界的衍生,虽然其中还有一些难以解释的东西——比如他的幻觉看到的抢救室场景是真的,他的感觉或者预感抢救他的健康医生即将会死亡也被验证了等等。当然,这些东西,人们也可以不去想,糊涂着过就可以了,难得糊涂啊。只是觉得永生真是没什么意思,再好的饭,吃多了都会腻,终有一天是厌倦、是生无可恋。
永生会破坏一切美好。当人可以永远活着的时候,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贪婪将更加泛滥,世界上的矛盾、冲突将更加剧烈。还有,难道不会感觉无聊吗?世间事就那些内容,当你都经历之后,还有什么?千年长生,只是千年寂寞吧?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吗?那么漫长的时光,恐怕神也不会那么爱了?何况自私的人类。

反正,我不会用我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来换永生。同时,我也认为,对于人的本质解放和自由来说,所谓的历史什么的,从本质上来讲也没什么意义。在这一点上,我倒是同意剧中所说“回忆并不重要”的观点。
我也赞同永远活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认为没有意义那天,人就可以选择死去了,如果那人觉得活着一直是有意义的,那他就活着,资源有限就自己想办法找新能源甚至新地球,因为他想要活下去。当发现活着承受的痛苦比死亡更加艰辛的时候,那就是应该死去了。或者说我这种想法是基于对无法治愈又致使人痛苦死去的疾病的悲观,认为应该更平静更选择性的离世。
几年前意识到了宗教对陷于痛苦之中的人的莫大的吸引力,让人立刻知道从哪里,会到哪去,自己是谁,会有神明给予永恒的包容和爱。可是,总觉得这种太轻易得到的东西比切实的苦难更加虚幻,精神寄托给了某种不可知之物就能同时解脱肉体和精神吗?如果说类似苦行一样去得到这种信那和眼前的苦难真的有质的区别吗?或者说,信了不可知之物给人的确定感真的就不是虚幻的了吗?
嗯~中世纪应该会把我这种烧死。。。
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有信仰,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其实,认为信仰是太轻易得到的东西,这是一种误解。很多身在其中真正修行的人,并不一定是深信不疑的。包括很多大师,他们也是怀着批判的精神去实践的,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无数的心血汗水,绝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的。

另外,对于普通人来讲,很多宗教首先是一种哲学观,一个哲学体系,只是最后到形而上本体时,才成为了宗教。现实中的各个流派哲学,如果深入看看,最后都是难以自洽,或者走向不可捉摸的形而上。到一定程度,根本不是现在的逻辑所能解释的,只能去实践体验。现实中 的逻辑,也只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一个基于人类现实社会的封闭系统,人类现实社会也是一个暂时的封闭系统。
我看到的有信仰的包括国外路遇的新型传教士,留学后被人引领成为的基督徒,给我的感觉是他们自信于要比没有实实在在某个信仰的人幸福。我会赞叹于他们的信给予他们这种力量,又觉得如果我在没有具体信仰又具体的守护自生成的规则,成就过错皆归于自己,向自己内心负责,而不是去相信神明的宽恕,那么俗世中挣扎的人是不是也投入无数心血来成就自己认同的幸福?这两条道路真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吗?大师是少数,多数信者心中也都有批判吗?没有批评精神的信者和没有批判精神的俗人因为信而有了本质不同吗?
虽然现在主流似乎是有信仰的人会更幸福,但是突然想到是不是因为有信仰的人更自信于自己会更幸福?
没有具体看宗教的教义咯,确实看的是哲学类书籍,虽然看不太懂但还是晕头转向的坚持了一点。有部分感觉作者有时候自己没能圆过来,又或者是哲学的流派太多,解读的各有精巧,但确实因人而有了不同的经过和结论。
啧啧,还记得传教士对我说的,“我想邀请你参加我们的晚餐,可以在你任何有时间的时候,参加它。”简直完美。
年轻人真的不需要想那么多了,因为想得再多,也无补于现实。从心而行,无畏无惧地闯下去就行了。只要开心就好。真的。很多事,机缘到了,自然就知道了。还有更多的事,明白也不一定全是好事。开心就好,快乐就好!
感觉我好老啊!哈哈哈……
啊咧,画风突变,闲聊嘛,论道高楼平地起。。。
这么一聊,感觉盗墓笔记电影票物有所值啊,嘿嘿嘿……
山叔这是忽悠我们把你叫老的~
本来就老。这是客观,要正视不是?
对啊,所以“老山”还是要好好活着嘛
蛋清

蛋清 评论 曹钰

Hhhhhhh……老山……我还以为山叔老了也是山老的~~~
@蛋清
尊老是美德。你们这样不厚道!
(同上)
曹钰

曹钰 评论 蛋清

山老像什么!? 妖精???捂嘴笑
蛋清

蛋清 评论 曹钰

=口=。不敢想(浮想联翩
曹钰

曹钰 评论 蛋清

设想一下,千年老山……山神!?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