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你可以用一个精度不高的实验推翻一个结论,但不能用一个精度很高的实验证明一个结论"?

这句话是霍金的一本书中的话,具体是《时间简史》还是《果壳中的宇宙》我记不太清了。。。
已邀请:

知道而论

推荐来自: 氪星人 Joey 时间的马 若风

通俗来讲:要想推到一个结论只需找到一个与其相反的论据就行,做到这一点想必是比较容易的。然而要想证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就需要该结论下的所有情况都必须满足。就这样吧!

浮生未半 - 暮觉乌巢鸟惊心 晓看花残窗外明 浮生未半心先死 无病呻吟又一天

推荐来自: Joey 若风

我用通俗的语言给你说一下。
 
精确不精确是个定量问题,是不是则是一个定性问题,定量问题当然要足够具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定量都能够定性,因为定量问题可能是数据有限的,你没法保证你的精确度就是足够具体的,到底有没有包括能够定性的数据。
 
所以精确的实验证明某一个结论实际上并不可能,典型的例子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之后人们以为万有引力定律已经足够精确,由此认为事物是连续的,但是最后遇到了瓶颈,技术的进步导致精确性大大提升,从宏观深入到了微观,这个时候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就不遵守万有引力定律了,比如氢原子电子的运动就是不连续的,是分为一个一个级别的,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基础,即事物在足够微观的地方是不连续的。同理还有匀速直线运动,实际上真实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因为谁也没有足够长(无穷远)的、足够光滑(轨道表面颗粒足够细到无穷小)的轨道,而匀速直线运动是我们通过实验结果和逻辑假想的。
 
而定性的问题则更加容易一点,自从人们观察到物质在微观状态下是不连续的,那么人们就可以断定事物就是不连续的,就算是更精确的更微小的角度上的每个量子内部是连续的,但是由于有了量子力学在前,不连续状态已经形成,再精确的实验也无法推翻之前的不连续性。
 
我并不是物理专业,如果对专业术语有些误用,请专业道友指出,但是大致道理应该是对的。

fotc - E

推荐来自: 若风

在科学理论的范畴内,要从“可证伪性”说起。


可证伪性: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实验即是对可证伪的逻辑推论的验证。任何一个实验,无论精度如何,只能是某个理论的逻辑推论在此实验范畴内的验证,但不能确定理论在此实验范畴以外的正确与否。
 
“黑天鹅”即是典型的例子。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離娮

生活常识,把水搞浑很容易,污水净化很难。同理。





折叠我吧。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