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公司不进行校园招聘会损害企业形象吗?

偶然看到这个观点,不是非常理解。从什么渠道获取人才难道不是企业的自由吗?如果一家企业很少或者从来不进行校招,真的会损害其在社会里的形象吗?这个逻辑是怎么样的?
已邀请:

月小坎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损害企业形象倒不至于,但是校园招聘确实会提升一个企业在大众,尤其是在学生中的形象。
本人在读的是医药类大学,每年十一月份是各大外企招聘季。像辉瑞,拜耳,阿斯立康,赛诺菲之类的全球顶尖医药公司。
大公司的校园招聘都是已宣讲会的形式召开的,宣讲会更多的是对各自企业的宣传。企业宣讲会一般会包含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播放企业宣传片,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研发实力,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描绘了一副共产主义蓝图,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优雅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相比于国内医疗环境,此时很多同学便心动了。
第二环节大多是企业高管发言时间,外企调动的高管很多都是中国区域的副总裁,企业高级HR之类的。这类人物在大学生中发表演讲依然显得轻松自然,没有传统领导的架子。给很多大学生一种平等自然的感觉。
第三个环节是校友交流环节,企业会选取历年毕业于本院校历年校招的优秀师哥师姐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个环节会给很多同学亲切的感觉。同们师哥师姐的交流会让同学觉得自己与企业的距离拉近了。
第四个环节是问答环节,针对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企业个人员给与详细的解答,无论各种问题宣讲会人员都会答的得心应手。给人留下一种大企业人员素质就是高的感觉。
宣讲会结束之后,一般会现场投递简历,企业会在一到两个工作日便组织好面试,面试成功之后,一般一到两个工作日组织复试。接着便是最后的终试。不禁让人感叹大企业效率之高。外企实习生门槛也是很高的,一般一个学校会招聘一两个实习生,有些企业虽然组织校园宣讲,但是几乎不会招聘应届毕业生。实习期满,能留下转正的应届生就更少了。能进入的会有一种优越感。不能进入的也不会对企业留下很差的印象。
像这些学生即使不能进入外企工作,他们可能会选择进入小企业历练下,把进入外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般宣讲会结束之后都会赠送各种小礼物,而且问答环节也会有礼物相送。校园宣讲会开的场次越多,会给人感觉企业实力越雄厚。
听过宣讲会的很多医学专业的同学进入临床之后,也会普遍认为大企业的药品质量,效果就是好。在选择药物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大企业的药物。
这些医药大公司的校园招聘,更像是一种企业宣传,提升自己企业的社会形象,不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少了一种宣传途径罢了。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Niko

可能是因为愿意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人大学生比较多,已经在企业内部的就比较少发表意见了。大企业不校招应届生就不能去所以怀恨在心最后在网上吐槽。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