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动感超人 -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邪恶,我拼了性命也要战斗到底
推荐来自: 伟强 、夜杨辰 、道不远人
Joey -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推荐来自: 伟强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farsightlin - 马克思主义者 经济金融专业
推荐来自: 诸君共勉
苦艾酒
推荐来自: 理性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爱好生物,化学,逻辑,哲学,历史。年龄19,知识积累可能还不够多,望与各位通人共勉
6 个回答
动感超人 -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邪恶,我拼了性命也要战斗到底
推荐来自: 伟强 、夜杨辰 、道不远人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社会财富总量不变的话,穷人会越来越多,进而导致社会动荡甚至崩溃。
而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政体、政治结构能有效的调节这个基本结论。
所以财富只能增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发生了衰退,就停不下来了。
--------------------------------------------------------------------------------------------------
这个基本结论是通过社会实验得到的。
我记得实验是这样设计的:100个人,每人100块,1000天,每人每天要给别人1块钱。最后统计数据,会发现财富总是聚集在某些人手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我发挥自己的特长,编写了一个能更直观的看到结果的网页。https://ackamen.github.io/SimulationExperiment/
Joey -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推荐来自: 伟强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伟强
为什么要保持增长呢?一方面,市场信心的问题。现在的经历体系非常依赖市场信心,增长率对于保持信心很关键。其次就是市场活力的问题,保持增长可以促进正循环,扩大生产和需求。
farsightlin - 马克思主义者 经济金融专业
推荐来自: 诸君共勉
2、经济必须增长这个概念是劳工党派崛起之后才有的观念。核心就在于,给贫穷的人以向上攀升的希望。隧道效应告诉我们,假设有两条隧道,穷人的隧道走的比较慢,富人的隧道走的比较快,但因为穷人的隧道还在走,因此穷人也能接受,但如果穷人的隧道完全停止往前走了,即使富人走的也变慢了,但仍然会激起巨大的愤怒。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3、如果经济不增长了,那么人们就不愿意投资了。因为投资的预期回报率是0。现在投资者能够忍受投资的风险,最关键的就是投资的预期收益是正的,如果投资的回报的数学期望是0,那就没有投资的动力了。因此经济不增长就会衰落。
4、推荐答案的观点我是赞同的,即财富会集中。但那个统计方法是有问题的,在那个蒙特卡洛方法中的人的财富的方差应该会收敛到一个非零值,而不是逐渐增大。举个例子,如果最开始所有的财富全部集中在一个人手里,经过那个蒙特卡洛过程后,财富一定会变分散。
对了,补充一下,我想起来我之前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但是是每天随机+1/-1,感觉数学上和第一个回答的那个是等效的,最后得到的基尼系数会收敛到一个值,而且这个值是小于中国、美国的,也就是如果财富的增加/减少是现行的,那么随机增减是不能来解释如此程度的贫富分化增大的现象的。
苦艾酒
推荐来自: 理性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半段,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对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已渐入瓶颈,虽然有第四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的说法,但以是否使生产力跨量级式跃升为判断标准,人类目前并没有看到新的工业革命的曙光,至多是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上小修小补。在生产力没有重大发展的前提下,世界经济其实更接近一个存量经济的模型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博弈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主要就是以国家为共同体的利益集团。
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未来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或被别的利益共同体所取代。在当前的资本主义时代(有限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会影响大的于资本主义时代背景),对存量经济或者说存量生产力的博弈与争夺就是以国家为单位,更准确些说是发生在几个主要大国之间。以中美两个为例,中国刚加入 WTO 时,美国也乐见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深耕在低端产业链,当时禀赋优势的差异,两国合作显然对彼此生产力的提高都有益,共同把蛋糕做大,双方都能吃到比不合作更多的蛋糕。但没想到短短20年左右中国不仅牢牢控制住了低端产业链,甚至以此为基础开始逐步向上蚕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高端产业链,不断吃掉原本属于美欧日韩因为各种壁垒存在而产生的高利润,直到今天形成了技术优势上美国整体更强,但各个细分领域中国不断实现突破甚至反超的局面。
虽然中方自始至终的口径一直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的需要大于摩擦”,但中美两国的关系由增量经济的互利共赢逐步过渡到对存量争夺的零和博弈确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需要在全球工业科技版图中突破并吃掉多少美欧占据的高端产业份额才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国需要在全球工业科技版图中保持多大比例的高端产业链才能让美国精英阶层继续快活,让大多数美国人继续吃牛排开大排量汽车住大豪斯?与中国的博弈中逐步走向劣势使得美国各个阶层集体焦虑,这也是美国不断对华强硬的现实背景。所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对华贸易战乃至最近的佩罗希窜台引发的中美关系紧张都是以迟滞乃至阻止中国发展为目的的常规操作了。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