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这四个字的含义有不同理解,不作限制。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所学到的只能是秦始皇是秦朝皇帝这种百科全书式事件。这种东西根本不能算知识,仅是知道这么个事。深刻的思想不可能在娱乐化教学中存在。这是娱乐化潮流攻击学习界的里程碑。

二作者:寓教于乐,关键在于“乐”处于什么地方,
是知识本身的精妙、美丽?或是探究知识中的心流?
与他人探讨的活跃?亦或是教师讲解的幽默?故事的好听?乃至于以知识包裹的娱乐本身?
或均有之?
以及,老师有如此乐趣吗?
市面上对寓教于乐的推崇根源如何?有为谁利用其中心理?
说是改革,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给嗷嗷着要吃羊的人,再以,“看!羊肉不好吃吧!你们都是给忽悠的!”
打出组合拳。
然而狗肉又是从何割得的,吃了狗肉的又如何呢?
已邀请:

_cathia - 电商产品/交互设计/心理学

推荐来自: Scotty 目目老师 Joey 文明研究员

我认为”教“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深刻的道理“,甚至不局限于”道理“。
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就是”道理“,另一类属于操作性知识,即技能。
 
先说说技能。技能方面的寓教于乐其实现在大家一直在探索,说个名字可能更好理解一点,就是”教育游戏“(或者”严肃游戏“”功能性游戏“,基本上一个意思)。虽然“技能“和”道理“是分不开的,但教育游戏做的比较好也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对技能的养成。国内大厂动作比较多的就是腾讯吧,18年做出几款功能性游戏,虽然我本人工作范围不在这里没有深刻研究过,但至少这算是一个趋势。国外的话EA的游戏相信休闲(修仙)党都玩过不少,像模拟人生,模拟城市。最玄的就是《模拟城市·我是市长》,据说就是为培养市长而开发的游戏。
总的来说教育游戏改革的不是游戏而是教育,因此任重而道远。
 
然后就是道理。这本来就是一个枯燥的命题,因此寓教于乐是更难的一件事。且不说深刻枯燥的哲学命题之类,就简单的算术,已经有不少公司在尝试做这方面的教育改革,但是还是没有成熟且真正畅销的例子。有一个比较讨巧的路子就是对教科书的升级,比如利用图像识别AR技术,让教科书上的公式拥有动态立体演示,这样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的确会辅助记忆,毕竟多了视觉线索嘛。但是观看这样的演示并且进行识别和记忆其实也耗费了一定的脑力和时间资源,因此严格说对教育的改良有吗?不一定,但寓教于乐毕竟字面意思上做到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