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孩子约定了一个规则,但是孩子不遵守怎么办?

灯塔活动的一些志愿者的问题:
和孩子一直约定了一个手势,当义工做C手势的时候,孩子必须安静下来。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做的效果不是很好,一开始还比较守规矩,然后再做手势效果就变差了,到后来有的孩子还在下面开小差。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已邀请:

圆月超人 - 搞互联网做公益,中间花了点时间背包走过全国,就酱

推荐来自: kirk sixseven Apple

哈哈,自问自答,在活动后整理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种和孩子约定的操作,如果几个问题上没有做好,可能都会出现问题。
1、阐述清楚行动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
2、行动的规则(清晰的规则);
3、严格的执行并且检查(一视同仁,没有临时增加的规矩);
 
首先,行动目标是否阐述清楚和足够了呢?比如你的目的是希望孩子静下来,还是全神贯注听你说话呢?这个在初始和孩子约定的时候要说清楚,否则的话会出现有孩子不配合,他可能会这样想“啊,我们已经安静下来了呀,可是我还是要去玩其他的东西。”所以一开始跟大家阐述目标的时候,应该说,当我做这个手势的时候,所有人都应该安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任何事情,然后听我说话。
 
其次,是否说明了行动的规则。一般这样的行动,仅仅约定大家安静是不够的。活动组织者可以体会看上去类似的操作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区别。(第一步)教师做C手势,然后静默;(第二步)注意到的孩子也做C手势,同时将这个手势展示给没有做C手势的孩子;(第三步)全班所有人全部做好手势后,老师讲一件全班同学必须注意倾听的内容。
解释一下不同之处,第一步是老师静默着做手势,意味着权威也要遵守规则;第二步是孩子不是单纯做手势,而是将手势展示给其他人,意味着他不仅仅是服从规矩的人,也是一个主动参与并帮助全班整顿纪律的人,这个规则会让你与孩子订立规则的充满互动,同时强化规则的权威性;第三步回应动作的目标,就是“所有人”必须安静下来,然后“听老师说话”。只有义工讲规则阐释的非常明确,才可能给孩子正确的行动导向,否则不明的行动导向会产生一个新问题,孩子们都按照规矩做了,但是却仍然得到很差的结果。
 
第三,严格的执行并且检查。这一步最重要,第一,严格执行所有步骤,并且在大家没按规则执行的时候重述规则;第二,在所有目标都达成之后才进行后续的操作。
这里面有几个要注意的,首先是所有人都不应该违反规则,包括老师自己,否则这会降低自己的权威,让孩子认为规则是老师随时调整的;其次是一定要彻底贯彻目标和规则,如果有人没有响应,老师就认可了行动,这会让做到的学生觉得,原来你的规则是可以违反的,而违反规则的学生会认为,原来我是规则之外的。

==============================
 
事实上,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方面,在一个相互遵守规则和约定的关系里,人们会重视彼此的承诺,并且遵守规矩。
这样,孩子服从的就不是你这个权威,而是大家约定的规则。

而孩子不停的挑战和破坏规矩的时候,作为成年人首先应该反省,我是否首先破坏了规则,我是否没有一视同仁,我是否没有制定清楚规则。
一个不好的约定是,制定者需要使用规则外的手段来维护秩序,而其他人会编造出很多所谓潜规则来解释这个约定,但是他们从来不真的相信约定的目标和规则。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