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如何影响了你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智能手机生活和发展?
如题,刷下存在感。
不过时间确实过得非常快,iPhone 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初代产品于 2007 年 1 月 9 日 发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有点意义的,而且考虑到这是一个同时获得过精英用户群体和普通用户群体青睐的产品,用户群体可能存在的截然不同,也会有着各种不同的感受,我自己也挺喜欢看故事的。
其实这个问题最好和最有趣的答案我认为还是在知乎上,这和知乎早期的用户构成有关,所以参考镜像问题来自知乎:
最后像这类开放性问题,邀请尽可能多的人我认为会比较有趣,虽然可能打扰大家。
以上。
不过时间确实过得非常快,iPhone 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初代产品于 2007 年 1 月 9 日 发布)。
2009 年苹果与中国联通达成协议,联通获得 iPhone 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权,同时发售国行版本 iPhone 3G/3GS。不过我只记得 3GS 了,因为那时央视打过广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有点意义的,而且考虑到这是一个同时获得过精英用户群体和普通用户群体青睐的产品,用户群体可能存在的截然不同,也会有着各种不同的感受,我自己也挺喜欢看故事的。
其实这个问题最好和最有趣的答案我认为还是在知乎上,这和知乎早期的用户构成有关,所以参考镜像问题来自知乎:
iPhone 发布七周年,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影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94105
(2014 年)
最后像这类开放性问题,邀请尽可能多的人我认为会比较有趣,虽然可能打扰大家。
以上。
2 个回答
WangMT - 中华土味消费电子无机黑,macOS 新用户,又不是不能用。
推荐来自: Joey 、李大伟 、蛋清
先说结论,
iPhone 给予了智能手机之前并不强烈的「简单与直觉」相应属性,甚至影响了更广泛的设备
但这种「简单与直觉」其实本质上属于拉平「一般人」和「玩家」日常使用的体验差距。
这个标题与结论是我瞎掰的,不过在初代 iPhone 的发布会上乔布斯其实也差不多这么想:(别吐槽优酷水印)
针对这个坐标图,说明几点:
对比的对象如上图,其实至少我在那个时候认知中的「智能手机」也差不多是这种样子(我自己补充了一些注解,来源是搜索引擎的结果)
而同期的 触摸屏智能手机/PDA 大多是下图这样:
(多普达 P800 / HTC Artenis,前者国行型号后者水货型号,图中是水货型号 Artenis)
(运行 Windows Mobile 5.0 ,PPC 平台,完全触摸屏交互)
(补充:几乎所有触摸屏的 Windows Mobile 智能手机都属于 PPC 平台,PPC 是 Pocket PC 的缩写)
更多人可能见过的称作「智能手机」的手机估计是下图这样:
(我觉得我还是不用多说了)
而伴随着它们的,对于玩家而言可能会是相比功能机强大得多的扩展性与自定义空间,
但很多时候对于普通用户却也意味着更多的菜单选项、更难呼出的功能,甚至是从未接触过的使用方式。
比如 PPC 平台的 Windows Mobile 设备以及 Palm OS 实际上是由 PDA 操作系统演化而来,操作逻辑最初并不针对手机设计。
这个时候,可能玩家追求的强大,反而就成为了普通人的累赘。
也许,那时的智能手机,高手有着高手的妙招,可是小白却不一定能找到用法。
我印象中诺基亚 S60 平台智能手机,在我周围智能手机市场中有着极高普及度的原因,除开诺基亚的品牌认知度,更大程度的原因就在于它与诺基亚功能机有着尽可能接近的产品形态与操作逻辑,用户可以相对快速地沿袭使用习惯。
于是,我周围也真的有非常多的用户把它当作诺基亚功能手机使用,直到更换。
在 iPhone 之前的智能手机,我想最多人认为的问题就是 由于用户对产品了解程度的不同,而导致的使用体验差距太大。
而实际上 iPhone 可能在技术之外,给予这类产品最大的改变,就是把这个差距给缩小了。
不严谨总结一下,
可能之前的智能手机,玩家可以发挥到 80 分的状态,但默认的状态是 40-60 分,一般人默认面对的就是 40-60 分,他需要一些学习也许可以达到 70 分。
iPhone 默认给用户 80 分的状态,一般人在一些基本引导下,可以达到 80 分,他就站在了和玩家相近的起点上。
苹果很多的产品我虽然没有直接用过,但都给人这样的感觉,例如 GarageBand 的智能乐器这一功能设定。
今后可能会完善或删除此答案。
利益相关:我的主力机迄今为止从未是 iPhone,没用过 Mac,家庭成员里面父亲之前的 iPhone 5 服役四年,电池故障现闲置,此外唯一的 iOS 设备是 iPad mini 4 国行 64 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