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于丹被轰下台”事件?
网上,最为普遍的回答是:
于丹作为学者不去学院教书育人,频繁出席各种商业场合,认为她不具备真正的学识修养,或者是深度还不够,就靠名气到处招摇。还有当时在场的都是对昆曲有很深研究的老师,最后却让她上台做总结,实在是资格不够 。作为学术明星的于丹,在昆曲大师表演后穿着短裙上台发言不合适,早该“下课”!于丹很不合时宜地穿着超短、黑丝、恨天高就上来了,实在不太尊重昆曲艺术且有碍观瞻!
感觉,这个回答很牵强。
作为学者,从事商业活动本无可厚非,毕竟,学者不是注定必须要贫困的。
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的,对事件进行深入的理性的分析。
末学诚向诸位讨教了。
于丹作为学者不去学院教书育人,频繁出席各种商业场合,认为她不具备真正的学识修养,或者是深度还不够,就靠名气到处招摇。还有当时在场的都是对昆曲有很深研究的老师,最后却让她上台做总结,实在是资格不够 。作为学术明星的于丹,在昆曲大师表演后穿着短裙上台发言不合适,早该“下课”!于丹很不合时宜地穿着超短、黑丝、恨天高就上来了,实在不太尊重昆曲艺术且有碍观瞻!
感觉,这个回答很牵强。
作为学者,从事商业活动本无可厚非,毕竟,学者不是注定必须要贫困的。
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的,对事件进行深入的理性的分析。
末学诚向诸位讨教了。
4 个回答
AircraftCarrier - 光明正大论观点,绝不背后使手段。虽不完美,绝不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推荐来自: 闲竹客 、秋风暖暖 、fotc
同时,高等教育,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高,视野广。
而就事件本身,一个巴掌拍不响。于被轰,自身也有原因。
当然,网络中的普遍回答,是考虑到了当今所谓主流学者的颜面了的。
冷静的想,就像楼主提到的,“作为学者,从事商业活动本无可厚非,毕竟,学者不是注定必须要贫困的。”
于主要令真正有识之士不满的,是其个人对所谓“正统”的刻意迎合,是其作为学者,却搞类似政治的愚民宣传。
比如,面对雾霾,于宣传不要让雾霾进屋里,不要让雾霾进肺里。
比如,面对住房面积小,于提倡住房不是私人物品的仓库,主张人们应当安贫乐道……
多说一点,自古,绝大多数,能够称为真正学者的人士,灵魂中,都是有一根挺直的脊梁的。
而于的行为,令人不齿。
当然,个人这里不是对于进行全方位的否认。可能,生活中,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还是、可能、应该、也许、至少有一两方面是合格的吧。
小本同学
推荐来自: 闲竹客 、卢家小女
四哥有话说 - 我有我的看法,可能和您的不同,别急,咱们探讨探讨,聊聊。
推荐来自: 闲竹客 、AircraftCarrier
个人再多说一些吧。分析一件事,理性的讲,其成因包括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 根本原因 ==========
其实,说到底,还是学者,或者说,就是一个简单的人的风骨。
即使是汉奸汪精卫,也有过“此头须向国门悬”的豪迈诗篇;
即使是娼妓杜十娘,也有怒沉百宝箱的志气。
相比之下,当今所谓的“学者”令人汗颜。
作为一名学者,首先,应当具备专业的学识,其次要有基本的态度、骨气。
后者,于丹女士的极为匮乏的,这点已经毋庸置疑,面对商业活动的金钱利益,能够抛开自身的形象趋之若鹜……
当然,这里不是要强迫专业的有识之士必须守贫。但至少,应当有一种起码的风度,有个基本的公众形象。
而作为学者最为核心的知识,这点,至少个人认为,于丹的缺乏的。
当然,个人不否认于丹女士的官方注册文化学历。但这种纸质文凭,并不能够绝对的代表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在某些特定时候,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至少,个人认为,于丹女士,应当是属于这种偏差之内的。
过多的例子这里冗余举出了,仅仅一个“给予”一词,于丹女士在电视节目中,面对全国观众,就将其读成了“gei yu”,文学工作人员,居然能够出现这种错误?这里,预先堵住某些无知“粉丝”的嘴。明确告诉大家,数学家的职业,不是算错十以内加减法的借口;专业科研人员,不是制造“小数点的悲剧”的理由。
凡事,有果必有因。可以来试着分析一下这种“高文凭,低水准”的炮制明星的成因。
简单的说,就是“江郎才尽”。
人类社会生活,是基本公平的。作为学者,一旦为了某些学术外的目的,停下在自己原油学术中钻研进去的意识,就会被淘汰,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发展的必然。
可能,一张几十年前的纸质文凭,能够证实于丹女士在得到那张纸前的努力。那么之后呢?相信这类问题,小学老师都给大家讲过,这里再多说,实在是班门弄斧了,至少个人没有某些炒作明星“学者”一样厚颜。
========== 直接原因 ==========
上面提到的,很多,有些抽象了吧。那就谈谈直接原因,谈谈最直白的。
准确的说,这里我个人想要提到的,其实,并不是实质性的原因了。毕竟,直接原因,楼主文中已经提到了。“超短、黑丝、恨天高”,这种形象。
当然,这个,还只是直接原因的一部分。
说道这里,个人其实很感谢现在还有热血、有良知、有维护学术尊严责任感的大学生们。
看看网络中流传出的,于丹女士微博关于此事的说明(未和于丹女士本人核实,无缘,也不屑,就当是真的吧):“昨晚主办方一再邀我上台替大家感谢老艺术家们,时间实在太晚了,对台下的朋友们我也很过意不去!其实我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中国昆曲600多年,老艺术家们年纪加在一起也是600多岁,戏以人传,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我们所有爱昆曲的人深深致敬!”
一段话,对自己被轰下台的原因,避重就轻,仿佛只是因为“时间实在太晚了”,仿佛是观众的浅薄。
而于丹女士自己表露出的想要说的话,更为幼稚,这里,我们不妨暂且放下嫌恶与不满,且来分析:
提到昆曲,于女士切入点是时间,地方曲种,哪个不是上百年的历史?东北的农民曲种二人转尚且二百多年啊。而且,历史长的,就一定是好的吗?春秋时期,管仲收娼妓税,可以说,卖淫嫖娼,有着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啊!一共,“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还是事后微博总结,其开场白,还不能直接切入问题关键,这种水平也能成为“学者”?如果这就是当今学者的代表水品,那么,个人只能悲叹于当今学者的发指水准了。
紧接着,更为可笑的是,于丹女士居然将老艺术家们的年纪进行了相加,年纪相加,相加!……
恕比人孤陋寡闻,投一次听说,年龄还需要相加的,这点于丹女士是要表述什么呢|?这样牵强的一个运算结果相似值,对表达艺术的雅和艺术家们的造诣,合适吗?
最后的半句,终于有些漂亮了。然而……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
可以说,艺人,自古都是一个吃苦的行业。尤其是从事传统艺术的工作者,过去如此,现在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而一句“心甘情愿”直接扭曲了艺人的内心感受,无视了艺人的各种心酸,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对于于丹女士这一句事后总结的话,概括起来,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就称其为“于丹公式”吧:
肤浅而直观的时间数字 + 牵强的匪夷所思的运算 + 扭曲的慷慨的道德绑架
wuweilxl - 404NotFound。微信公众号:wwlxl613。QQ群: 535561289人生苦短,不喜说废话的一个人。曾经是WOW的会长一枚,现走向社会,正在虚心学习定慧均等。喜理学加身,替循证科学张目,笑看站在我对立面的人们。问题的关键是评价标准!Do you understand ? 提倡理性思维,假如你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为什么不去找郭德纲?我当论坛为窑,只顾余爽,不计其他。
推荐来自:
我们的象牙塔总是高高在上,不愿意言研究和分析民粹主义,自己不愿意占领农村,又不愿别人占领农村,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思维方式。
真正的宣传战争,必然是从群众中来,然后再到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