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设立一个公益性的奖金或助学金,该如何公平地把奖金发给品学兼优的学生?

预算大约300万,学生不区分专业,不限定学校数目,并且目前无法派人到学校核实情况
已邀请:

菲尼克斯 - 菲尼克斯——一辉——不死凤凰

推荐来自: Joey

我现在在学习经济学的一些相关知识(虽然我是准备考历史的研究生),我在知乎上面看到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讨论。有一个观点是经济学可以讨论社会上面的一切问题,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条件:社会上的东西可以量化。比如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效用,和男女朋友在一起或者学习这两事哪一个更加好玩。这些东西必须要量化,如果不能量化,那么我们在经济学里面就无法去考虑。
而题主问的这个公平问题在经济学里面也有一些讨论。比如三人分蛋糕、多人分蛋糕等等问题上面。公平怎么去量化也一直我们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具体到怎么分奖学金这个问题上面,我们也可以来参考一下经济学来思考。
下面我先从一些简单的假设出发,来讨论公平问题。第一种情况:我们在发奖学金时考虑的是同学的学习成绩,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谁的学习成绩更加优秀即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的我们怎么才能“公平、公正”地评判同学们的成绩呢?这个问题就又引发出了“公平且公正地评判同学们的成绩”。我们在评判成绩时假设只有考试成绩这一种方式,且只存在历史成绩(不是历史学科,而是以前的考试成绩。)这一个指标。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考试内容是否全面且公正了!如果某一次的考试内容有偏差,这一次考试就不能比较全面且公正的反应同学的学习成绩。另外如何对已有的考试成绩进行取舍,即如何加权的问题。比如有一次考试,学生甲因为一些情况没有参加,那么这一次考试我们应该怎么考虑?怎么加权。这是第一个简单的假设情况。
接下来是第二个假设情况,在学习成绩之外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德行(这个有办法量化吗?)。学生的德行问题可以通过什么问题来体现呢?自然是他的外部行为了。可是这就存在一个伪君子和真小人的情况,比如说我现在在看的风云雄霸天下这部电视剧里的剑晨这个人物就是一个假君子(玷污了楚楚就是假君子。)。好假定现在我们的想法是和我们行为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外部行为的指标来讨论这个人的德行呢?扶老太太过马路的次数?如果是这个的话那么就存在以前几个问题:一谁可以证明学生上报的次数是真实的?这就存在一个成本与效益的问题,而且我们也很难来获得某个学生的真实数据。二十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可能就会面临不同次数的老太太过马路。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农村学生(特指与城市存在明显差别的农村)可能在上大学以前就没有见过马路。扶老太太过马路是不行了,那么存在其他的指标吗?比如别人的评价,但是这个存在贿赂的情况,也不好考虑。
现在经济学上面关于公平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比较冷的东西,主要就是量化的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很多的方法只有说出来就可能有一些量化上面的问题存在。如何公平的去发奖学金,其实就是量化学生在学习成绩、德行、社会活动这些问题。只要我们量化成功了。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最后你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量化上面这些东西,我只能回答你一句无可奉告。(其实我也不知道)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答。(为什么?) 申请解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