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文言文:疲印论


【上图】真正的语言学爱好者的评价
本文仅供娱乐,请勿较真
文章前面的引言写得很爽,但是后面的正文感觉和便秘一样。更像是在讲历史……
 
疲印论(第二版)
伍吴列2020.10.06
 
       青藏雪山之南,阿富汗斯坦之东,孟加腊之西,有一地曰印度,产香料、珠玉、长绒棉。历经数代,哲人辈出,然兵不利而革不坚,地不和而国不一,西域蛮夷屡笑而自雪山入掠,诸族称山“兴都库什”,意“杀印”,其虐其弱,可见一斑。
       敝景常在,大祸将至,英伦之人,乘白帆黑船而来,英伦之治,自刺刀铅弹而至。印度之民,无论南北老幼,回教印教,皆陷于英伦剥削之中。然印人习于受威,疏于举义,虽有义士,屡战屡败。经此百年,神器更易,美苏兴而英法颓。英虽不忍,颓势难挡,虽其间多行蛇蝎之事,然终纵印自立。
       印受百年之辱,又于自立之时为英所裂,然得一统南亚大部,口十亿计,以众威压,四周小国无不恐慑,霸之南亚,曰之大国。然自立由英伦施舍而来,不革旧制,不改恶习。十数邦国,不尊国法,任其自营私利;百万军士,不晓大义,系之棍棒金元;庙堂之上,不思进取,兵甲炮舰尽购自西洋;万民之中,不念家国,坐守教义不论之进取。富者纵土一县一城之巨,贫者一粥一饭甘为奴仆,然穷不思变,以富为豪,以霸称强。
       我建国仅十年,印得美苏二霸之贿,趁我三年之困,于我边境挑唆生事。建国13年(公元1962),古巴起导弹事,美苏相争不下,有以核灭世之势,我教员审时度势,果断出击,以两万边师,击印精锐,印军见阵不过半晌,便溃逃数十里,我军毙敌数千,俘溃获械无算,印之都城,门洞大开,印之军士,闻华胆寒。然凛冬将至,古巴事闭,我军速速回师,缴获之器械,抛光陈列,还于印度,以辱印人。
       此战之后,印耿耿于怀,虽多次生事边境,然我战士皆于高原雪山之上,春冬操习,日夜巡查,天时地利,军情士气,皆于我方,印之图谋,屡屡挫败。生事不起,便与我立约,曰之边境之事,不动枪炮,以免伤亡。自此之后,屡屡相对,收之枪炮,舞之石木。
 
       印之旧习,不可永续,而冀革图新之人,终有崛起。莫迪氏出身于古杰拉特,世为平民,幼时助其父于火车站贩茶饮,学至高中。入 “国民志愿服务团”,此众皆印教之恶徒,常啸聚青年,队列千百,操习棍棒,施于回人。欺印回教势小,无可还击。施暴之时,莫迪虽操棍于前,得手之后,莫迪竟严守教规,不与众恶合流。莫迪之奇,不止于此,虽全职于众恶之间,不止于学,竟得政学硕士之位。[1]
借之学、历,莫迪都乡古杰拉特,于其治下,古邦印教之恶徒日猖夜狂,二年[2],印教众大虐回人,棍打、刀砍、纵火、奸淫、抢夺无恶不作,回亦还击,然人少势弱,不敌印教,终致双方千人殒命,伤者无算。奈此暴行,为莫迪所用,印教众施暴之时,吏受令皆退,印教众屠戮之后,莫迪则言若无事,引印教众皆称莫迪护教有功。
然世间政事,有暴而无利,众终叛离,莫迪非仅晓暴虐之人,于其任上,梳政理财,广招工商,虽回民悲惨,然印教之众皆得其利,遂得众人称赞。
印自立后,虽名共和,然国器弄于尼赫鲁-甘地一家之手。我建国65年(公元2014),印举元首,莫迪以经济之利并印教之威,竟胜甘家,掌握国器。当政之后,广推古杰拉特之政,且强干弱枝、清疏恒河、大修茅厕、禁绝挂票、突废大钞、大建印庙,甚有令曰严控b超之术,以防堕杀女婴。工商之业,大有起色,发电、炼钢、汽车、消费电子诸业大兴,增速迅猛,国力日盛。另削雪原回区克什米尔之权,大索克地官吏名士,押满军车十数记,皆杳无音信。[3]又大发军警五十万众,入克地暴压回众,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不齿而自尽之军警岁二三十。[4]令印教之徒狂欢,诸国智士皱眉。

 
注:
【1】:古吉拉特大学政治学硕士,实际上莫迪没“冲锋在前”,是干宣传的。
【2】:2002年古吉拉特邦大暴乱。
【3】:这是编得,虽然没拿车子装,但是确实让当地监狱爆满了。
【4】:这是真的。
 
今岁无道[指2020年],疫蝗旱涝皆降于世间,诸国疲敝,复有饥馑大战之危,以致宽者无可言说,悲者大呼世灭。对之灾荒,印度无策,又见我抗疫终胜,应涝如常,复有土木大兴,经济复苏,且与美帝对骂三百余回而互有胜负,心生嫉妒,又以为机,且疲于内,再曰印军难以约束,遂再生事端,于加勒万河谷夜袭我营,入营时我仅二三人守挖机,印欲捉人纵火,[8]则我军数十暴起,以棍、铲猛击印军,印军头与二三人当场毙命,其余逃窜,夜深天黑,不识道路,失足跌落、坠河数十,虽六月,亦冻死,亦有逃回印营之伤者因缺医少药不治。此后冲突不断,复有尼泊尔、巴基斯坦枪炮不断。
 
 
网络大骸,尽论之印度,河谷之前,皆言对美之策,暴者曰战,悲者曰降,复有秘不知源来者以美为神顶礼膜拜,竟有群愚亦步亦趋,显我教育之伤也。

 
(后文拉胯警告)
 
吾有一席话语,为对印之策,望诸位斧正
先,导卫星十数,测绘狗数百,精丈地势,细细研讨,定之最易防守之边界,以为新界。于藏区,招老牧民,以授抛石之法,于内地,募习武人,以传棍棒之技,再至武警,夺其塑料铠甲、盾牌,练习数月,则对印近可肉搏,远可抛石。而巡逻之时,多施乌仁吉,以免人数之劣。
练罢,全线出击,日夜袭扰印军,以卫星、乌仁吉测探敌情,以高炮、火箭增减云雨。我抛石挥木,驱印于新界之外,期间运作云雨,使印受风寒之削,印医药不足,营火不旺,定多死伤,且印人密务松散,定有印人以机摄像,并以哭号,曝之网络,若无信号,则可临印急建基站。
前线败绩,传之印内,定使印国民愤慨,群情激昂,军部趁此索金要款,大呼增兵。且前文有曰,印之军士,不晓大义,系之棍棒金元,所用兵械,皆购自西洋,不可自造。
此势骤起,莫迪定屈于军部,大散金银田林以购兵械,大费公信官吏以征丁壮,百万之兵,遣之喜马拉雅。而我军日夜以乌仁吉,边境紧势不减,印难退兵。夫喜马拉雅,寸草不生,缺氧少粮,寒风暴虐,地如天外,六月飞雪,十月封山,蜀道比之,不足挂齿。百万之众,驻于其上,人食车饮,枪弹炮药,不论耗费,亦难运输。
印营背腹,克什米尔、阿萨姆、曼尼普尔诸地,久为印人暴虐,民怨日深。印周小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诸国,久受印国淫威,国耻日重。应资其义士,助其统领,使其举事,袭扰辎重。
由此经年,印日费万金而不得安寝,月损千人而不得胜息,而印府空虚,无可偿债,定致国信崩而民怨起,内外交困,不得出路。
如此情景,便可开诚布公,与印商议自贸之事,尽早使中印之间,关税归零,两国之间,互通有无,南亚大陆,和平永在。
 

 
 
1
分享 2021-01-01

1 个评论

好!古文写的大白话文!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