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3.27%的国人——用语文足以反中医(1)

沉寂了一年,这个系列又开始更新了。没错,因为前两天十余条中医狂热粉的文章刷屏,老J不得不又出来怼了。
 
但是,怼的目标,并不是那个狂热中医粉。当一个人认为样本难找就是不做大样本实验的理由的时候,当一个人忽略big name effect和echoing chamber effect、意淫时间会削弱心理作用对医疗手段治愈率影响的时候,当一个人居然提出用单一变量加对照实验取代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的时候(下划线部分为前者比后者欠缺的地方),老J已经彻底放弃让井底之蛙理解井外的世界了。所以,这里老J怼的,是该狂热粉的信仰——中医。
 
科学每次攀登上新高峰,都会发现上面坐满了老中医和神棍们。许多同仁对此愤愤不平,然而却没有好办法。今天,我就转载一篇语义学角度解读该现象的文章。杀鸡焉用宰牛刀?反中医,语文足矣。
 
原作者:大青蛙(知乎)。原答案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388288/answer/144374902?group_id=820729151278424064
 
因为中医的语言不具备自然语言的公共属性,研究清楚了也没多大实际价值。另外中医语言问题处于更加底层的层面,在语言上研究越深入,中医就离医学越远,结果只能证明中医没有任何医学价值。(以下内容可能更贴近形式语言学,而非认知语言学。对于使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医语言得到的结果,只能得到玄学语言体系的设计脉络,但却无法证明其设计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可用性。也就是仍然会得到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结果。)

如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解中医隐喻?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我个人认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把“中医隐喻”换成“中国传统玄学”或者直接用“隐喻”二字。 
 
从语言的角度说,中医在语文方面的问题并非中医独有,而是古代中国人在认知自然过程中遇到了共通的解释不了的问题,然后通过语言层面的方法来进行解释。这种自发行为形成的体系,在天朝明确地在玄学系统内被体系化。包括风水、占卜、星象等等都会使用到,而不仅仅只是中医在用而已。中医使用的很多语言体系定义的方式都是基于玄学。而玩弄语义、自定义逻辑关系和概念是玄学的常见现象。 
 
其次,用隐喻这个词其实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从语文的角度讲,它涉及到的手法有比喻、借代等等;从语义学的角度讲,简单地把“本体”和“喻体”理清就可以很顺利的解释这个问题。
 
还是举初中语文的例子:对面来了个红领巾。在这个借代手法里,红领巾是喻体,少先队员是本体。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出喻体下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共产主义的老外来说呢?红领巾是个什么鬼?他们可能一辈子都分析不出本体是个人。 这也就是玄学使用的语言手段产生的问题之一:他们用喻体来解释他们解释不了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不清楚这些被自己设计出来的概念的本体究竟是什么。

 
举第一类例子,无本体的概念。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中的“六淫”全部都是喻体,翻遍经典,也找不出他们的本体。玄学使用隐喻暗示了太多内容,但是找不到本体的现象,说明没人知道这些概念究竟是什么。这种含糊的搪塞在古代学术不发达的年代可以忽悠住人,但是到了现在就不行了。很多人说喻体可以分析出本体的一些特征,不能说中医玩这个没有意义。这话的前半句我认为没错,喻体是可以有一些本体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就肯定是医学上有用的么?红领巾的特征和人类有多大的差异?喻体反应的本体特征真的能反应出对医学有用的特征?那谁告诉我红领巾喻少先队员的做法里,能提取出什么对医学有用的特征来?语言里到处都使用这种和医学骨子里根本无关的方法,玄学里也到处都在用这个方法,中医在用玄学的时候也学会了这种鬼扯的方法。 
 
语言是工具,而不是医学本身。语言作为表达和理解的工具,不是用来创造理解和认知障碍的。通过语义学分析,可以十分清楚地分析出喻体的本体特征,中医里的很多概念就是这类刻意设计认知障碍,也许对文学来说这是种美,但是对医学这种现实的东西来说根本没什么卵用。(为啥有些西医、中西结合医喊着要求中医必须去神秘化?呵呵,他们拿出“去神秘化”这个词,就说明他们知道真相但是不敢明说,因为他们是医生,医生直接反对中医是要丢饭碗的。)

 
第二类例子,本体超级多的概念,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哪种。“五行”、“气”等等就是这类。拿气来讲,经典中“气”的本体就有至少五个,而且还全是抽象概念,只能间接指导(但中医却直接拿来用了)。经典中对于什么情况使用哪种本体并无统一标准。这个派这个情况使用这种本体,那个时候使用那种本体,没有固定,而且还经常自己和自己矛盾。另外一派可能就换个理解。本体和指称都搞不清的玩法,不准确、不靠谱,只能忽悠人。
 
因为解释不了自然,所以才用含糊的方法搪塞。语言里隐喻的各种方式为搪塞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因此古人使用这套方法来玩并不奇怪。但是他娘的现代学术那么发达,还在玩这套的不是傻子么?玄学的隐喻早已被识破、被解释清楚了。
 

 
语文、数学、逻辑学是处于所有学科最底层的三个基础工具(形式系统)。利用清晰的概念界定,我们几乎所有的学术都基于自然语言,而不是用本体都搞不清楚的中医语言;利用思维的规律,我们的几乎所有学术都基于形式逻辑,而不是连中医人自己都认为不靠谱的取象比类。中医理论的本质问题就出在语言和逻辑层面。基础都不牢固,上面能搭建出高楼大厦么?
 
中医错在最最底层的基础学科上,所以不用科学这种上层的东西也能反中医。因此,答主还没有开始谈科学。捅穿中医老底的内容还有很多,先说这么些吧,反正也没什么人看。

6 个评论

这是要釜底抽薪了吗?ʕ•̫͡•ʕ•̫͡•ʔ•̫͡•ʔ围观
最近一年,知乎中医黑数这个人风光最盛
哈哈哈,就语言问题来说,我的态度是支持文章所提的观点。除了文学创作需要,所有语言都应该尽可能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包括哲学和神学在内。因为除了文学,其他的语言文字都以传达信息为核心目的,故弄玄虚要么就是有猫腻,要么就是水平有问题说不清楚。文章我就不推荐了,你的文章围观者肯定够多的,而且毕竟有嘲讽的信息在里面。
哈哈哈,没事的,接下来会更多。我一口气要了近十篇经典反中医答案授权,接下来注意删除嘲讽信息。( ̄∇ ̄)
总结:
语言字面量应当和语义一一对应
第二篇谈的更容易理解一点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