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背后的逻辑(一)--言论自由引发争议的原因和对策探讨

言论自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言论自由的边界问题以及所谓的政治正确是不是在破坏言论自由常常引发人们的大规模的讨论,但是又常常得不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论。
 
最近在一个其他论坛和一些人产生了意见上的分歧,被一些人围攻,而且很多人都在用言论自由给自己不友好举动辩护。并且认为别人对他们的言论的质疑是在剥夺他们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我突然有感而发,想在论道谈谈自己对言论自由的一些零碎的想法,可以给大家作参考,也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因此,主观性很强(没有引经据典),思路未必正确,欢迎友好讨论,支持反对都欢迎,有理有据不恶意攻击就行。
 
言论自由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说话,不可避免需要对语言的使用规范做出一些说明。言论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思想的载体。作为载体,语言本身存在许多规范。比如说我们创造了文字使语言可以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而不仅仅是口头表达。文字让言论可以被保存下来,是这个载体的一次质的飞跃。所以主要的语言都有对应的文字。而一些小语种就没有文字或者文字没有大量被应用。其次,我们还有语法,文体等等行文规范使大家可以对语言的使用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便于应用和理解。但是,这个不是我们讨论的关键,真正让我们达不成一致的是如何使用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这个表达应该有哪些规则。
 
言论自由通常就是我们当代人普遍接受的一个规则,但是这个规则的细则却出现了许多争议!既然大家都认可言论自由,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在言论自由这个方面达成一致呢?作为一个无聊人士,我经常就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这就是其中之一。
 
言论自由不是西方国家独有的,中国也有言论自由。而且是宪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所以,可以认为这个言论自由是大家公认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这么重要的原则为什么大家很容易产生分歧呢?我觉得关键在于另一个更大的分歧,关于自由的定义!
 
言论自由引起分歧的原因是我们对自由的认知存在差异。自由是什么意思呢?肯定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以前有人这么说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不对啊,比如说,我们日常都要交税吧?在自由方面表现相对优秀的西方国家也很少有人用自由作为不交税的理由吧?而且偷税漏税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我的自由是宪法保障的,为什么另外的法律会剥夺我的自由?所以,如果我们认可自由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还是不能解释法律规定所保障的那个自由。
 
参考一下百度百科关于自由的词条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_IZgGBpcSvmSM8EN8u-6xxyD1PJqlh7nKy7wygCPCdlW1m5mE4nF-3AwLUTr1zKrDXC5eLxlJKKIZDLkBhgNsPkqHBviXmDBRZ4GOgWq7G
 


自由(汉语词语)
(1) [free]∶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2) [freedom;liberty]∶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3) [freedom]∶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在百科词条给出的三个解释里面,我觉得我们经常讨论的应该指的第二个。
[freedom;liberty]∶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这么定义的话,不交税的确不属于自由的范围。类似的,言论自由也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比如说,你不能造谣,因为造谣可能会引发治安混乱,而扰乱治安就属于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另外,泄露国家机密也违反了国家对于保密的有关法案,所以也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之所以言论自由会引起争议,往往就是由于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行为是法律没有明确定性的。比如说,我们假设有一个落后的小岛国是没有任何关于商业广告的法规而没有规定撒谎是违法的,有个公司的所有者A在宣传这个公司的时候,过度夸大甚至捏造事实了来进行推广。那么他宣传自己的公司应该是受到言论自由保护的,即使他使用的是虚假的信息。然后呢,假设这个国家法律规定用语言激怒别人的行为是挑衅罪。这个时候有个正义人士B揭穿了A的谎言,让A恼羞成怒一举把B告上法庭,说B涉嫌犯了挑衅罪。这个时候,B的言论就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了,因为法律规定不能挑衅但是他挑衅了。很显然,这样子的言论自由是一定会引发争议的!然后立法机构就会开始重新立法,使B的行为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而A的行为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比如说出台广告法规范广告行为,A的行为是违法行为。B这个时候再去揭穿A就可以直接去有关部门举报了。比如说我国就在这方面不断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有广告法规范A的行为。另外,还有造谣也已经入刑。就是说我们对于言论自由的规范正在逐步完善。如果没有造谣法和相关的法律规定,那么造谣可能就会收宪法保护,属于言论自由的范围。
 
一批新规11月起实施 “网上造谣”等行为将入刑
http://tech.sina.com.cn/i/2015-10-31/doc-ifxkhcfn4235521.shtml
 
因此,之所以言论自由会引发大面积的讨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自由的规定还正在逐步完善当中。很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就属于言论自由的争议地带。所以呢,言论自由的边界没能形成广泛接受的所谓边界就是因为自由就没有很明确边界,毕竟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可能把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纳入法律。
 
在法律没有涵盖的方面,我们常常就会拿我们人类默认的行事准则做为考量自由言论的边界。比如说,嘲讽,因为嘲讽往往是字面意思跟实际意思相反的。比如说,有人不小心失言,说错了一句话,另外一个人用嘲讽的口气说:你好聪明!想必大家都会觉得这个行为是不妥的,充满了攻击性,很不善良,不应该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但是就算法律定义了攻击性言论属于挑衅罪,但是嘲讽者坚持自己不是嘲讽,是真实想法的表露,就不能在法律层面对这个言论进行非议。因为聪明是很难量化的一个概念,而且嘲讽者的动机也是没有办法证明的。这种言论往往就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但却在法律层面没法把它排除在言论自由的保护之外的。再比如说就事论事也是我们默认的一个讨论前提。但是如果一个人偏偏就就对别人进行诛心之举,不能在正常的讨论反驳你就质疑你的动机,而动机往往是很难证明的。所以,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言论环境,一个默认的言论准则就非常重要。比如说有些国家的“政治正确”就是一个例子,有些话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内,但是却普遍不能被大众接受的,在我们日常的思维中,我们认为这些言论也是超过了言论自由的范围之内。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有些事有些话是不违法但是不道德的,大概也包括某些被群众抵制但从理论上受法律保护的“言论自由”。政治正确之所以能一定程度上成为言论自由的一个边界,正是大众自发抵制这种言论,让这个言论受到法律之外的制裁,于是人们便会默认这条边界是不能触碰的。
 
时代的变迁,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导致在法律没有覆盖的领域,中国民间没有办法达成共识,究竟我们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完全有违于西方言论自由标准的言论在国内却具有相当大的市场。而论道希望建设成为中文互联网界一个有积极意义的网站,探索在小范围内言论自由的合适边界并且在这个网站严格执行是必不可少的。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保障言论自由又杜绝恶意言论对这个论坛造成伤害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举个例子,不友善的言论该如何定义,如何能让大家可以最大程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又不导致没有意义的对立。标准的制定是一件很困难,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4 个评论

这个动机确实很难证明,而且发出不友善言论的人,他本身已经给你定罪了,你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他新的攻击点。你澄清自己,他说你心虚掩饰,你沉默以对,他又说你是默认,总之他言论自由,想怎么曲解你就怎么曲解你。而且不友善言论往往可以通篇不带一个脏字儿,指责他吧,他说他有言论自由。这所谓的言论自由,往往在网络上更为横行。在人人可以发言的时候,一群人发现原来自己可以用语言围攻那些成功人士,围攻明星,围攻新闻主角,他们兴奋极了,于是怀揣着各种心思,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逼得大v删文,逼得明星崩溃。他们应该是得意的,再厉害再成功,不一样还是被他们逼成这样?总之他们言论自由。
睡觉前看到这个文章,真是心绪难平
额,别这样,好好睡觉。努力把论道的言论氛围做好就好,一点点摸索,不要急。总会有办法把环境一点点改善的。
o(╯□╰)o一想到之前发生的那么多事,就觉得愤怒又无力。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努力做好论道的言论氛围,就算做不了那么大,起码可以在这么个范围内,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那些网络暴力已经够了
谢谢你的文章(^_^)晚安若风大大
好梦!不要那么客气~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