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实行西式民主体制能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吗?

已邀请:

kwokjerome - 什麼都沒有

推荐来自: Joey 亦可喜

經濟上的工業發達國與民主政體理應分開,要知道在獨裁政治體中只要有明君出現,國家就能走向強盛。社會發展成發達工業國統治落後農業國的原因是基於戰爭,自鴉片戰爭開戰而來,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己由人口兵力動員量轉變為槍炮威力,世界自此演變成發達工業國統治著農業國的狀態。要達致船堅炮利就需要堅實的科技儲備以及優質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力作後盾,因此發達工業國背後真正所代表的應該是高科技的武裝力量。國家科研攪不好,留不到人才。政制上出現再多的轉變亦無補於事。

財富分配千年不變最終還是依據武裝實力作一個層次上的等級分配,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核子武器的出現令這個透過戰爭鮮血作財富分配的定律出現改變。

乱世的炮灰 - 沉下去,浮上来。

推荐来自: Joey

不妨认为这个国家的起点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那么这个国家想要实现工业化,首先要做到的是权力的集中与对农村的社会动员,并成功实现土地改革(否则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根本没有工业化所需的劳动力)
而西式民主(这里认为是多党议会制,且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大党)的劣势是


没有一个强大政党的议会制不能提供手段使现代精英有效地取代地主保守派。在现代化中国家,立法机关比行政机关更保守,而且民选议会常常为地主势力所控制。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换言之,在地主阶级存在的情况下,西式民主无法有效消灭之,从而无法实现土地改革,工业化就没有基础。印度的现状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归因于此。(可以注意到成功实现土地改革的国家基本上都依靠军事手段或以军事手段为后盾)
而在实现工业化以后,西式民主体制可以给予公民较多政治参与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建设工业发达国家的。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你的问题,印度给了答案。
 

我认为,体制是一种表象。
 
真正决定一个国家的,是国家的每一个成员。
 
而实质的制度,取决于这些人之间的相互博弈。
 
如果人不改变,只改变表象的制度其实意义不大。
 
今日的俄罗斯,和前苏联除了换了一个“民主国家”的名号之外,有多大事实差别?
 
今日的日本,我也不知道和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在各方面有多大实质差别——当然,我意思是抛开科技进步来说。
 
所以我们有个邓公,说了一句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