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有百万大军吗?

经常看到“百万大军”的说法,古代真的有百万大军吗?
已邀请:
这里的百万大军只是夸张,并不意味着真有那么多人。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动辄有”触动数十万大军“的记载,最典型的就是长平之战,赵军居然出动了四十多万军人。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能够动员四十万人,事实上这并不可信。联系到赵国并不出众的地理条件,生产力,赵军的”四十万“就更不可信了。但是我认为中国古代也应该有”出动数十万大军”的真实例子。我至少能够举出两个,一个是巨鹿之战,一个是昆阳之战。
巨鹿之战,秦军大约出动了多少人?秦军在巨鹿之战主要以章邯军团和王离军团组成。章邯军团的人员曾经来自于骊山刑徒,多达数十万。然而到了和项梁交战时期,其军队的成分开始逐渐向本部秦军转化。章邯曾经带领的刑徒军团,战斗素质有限,击败周文等人还可以,但是碰到项梁带领的江东精锐,可能难以取胜,于是秦朝开始对章邯增援,《史记.项羽本纪》有记载,宋义曾劝谏屡败秦军的项梁不要轻敌,”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不听,结果就是”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很显然,这时的章邯军主力已经变成了秦国本部军团。章邯见楚国不足为虑,于是率主力去收拾赵国了。章邯这时军队有多少人呢?数量应该超过了十万以上。巨鹿之战,章邯大败,其长史司马欣对他说”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联系到章邯在巨鹿之前屡战屡胜,损失不至于太多,这部分损失最有可能就是损失在了巨鹿。章邯军损失都有十万,其军队总数应该远超这十万,否则项羽早就将秦军整个吞掉了,所以我姑且取其倍数,二十万。
再说王离军团,王离乃王翦之后,带领曾经驻扎在上郡用于防备匈奴的秦军,这里的秦军大约也有二十余万。王离军团乃是长城军团,曾经由名将蒙恬带领。《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蒙恬曾经率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取河南地,筑长城,并领这三十万秦军备胡。联系到关中与匈奴接触的面积,三十万秦军也可能是实数。同书《匈奴列传》记载:“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从这里看,蒙恬首先率领十万人攻胡,然后在河南地设县,后二十万人可能是陆续派上的。王离为了攻打赵国,显然会带走长城兵团的主力。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游牧政权绝不是心腹之患,而内部叛乱才是。中原王朝在镇压内部叛乱时,往往不遗余力。比如安史之乱时,唐朝就将驻扎在西域的安西军调回,导致吐蕃乘势攻取西域。此时也一样,毕竟匈奴不是主要威胁,王离带走二十万以上的军队是绝对可能的。所以在巨鹿,秦军总数达到四十万到五十万是绝对有可能的。联系到秦朝强大的国力。
秦朝不仅出动了四十万军队,而且也能养的起那么多人。《史记》记载:关中,其地占天下十分之三,而其富占天下的十分之六七。从秦孝公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在关中集聚了庞大的钱粮。我们从秦灭楚之战就可以看出秦国恐怖的国力,秦军六十万(秦军六十万人仍有待商榷,但是人数也绝不会太少)与楚军对峙了三年,结果反而是本土作战的楚军县因为粮草而不济而撤走了。在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备山东有事,在荥阳敖仓囤积了大量粮草。楚汉战争时,汉军利用敖仓的粮草和关中的支援,活活拖垮了霸王项羽。由此可以看出敖仓粮草之多,其支持巨鹿的四十万秦军应该是绰绰有余。
从兵器来看,关中地区也囤积了相当多的兵器,秦国曾聚天下之兵于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秦国聚集了全天下的铜铁,当然略显夸张,但是在关中应该聚集了大量铸造兵器的原料。集结一只强大的军队是不成问题。秦朝在周文入关中,瞬间武装数十万刑徒就可以看出,秦国恐怖的兵器储量。
从史学家看,司马迁堪称中国史学家的翘楚,史学、史才、史德无人能出其右。巨鹿之战去司马迁之时,并不遥远。对于秦军当时军队数量的数据并不难搜集,以司马迁之严谨,能够把握的事情,一定不会信口开河。在史记中,楚军歼敌十万余,坑杀二十余万的记载可信程度很高。
综上,巨鹿之战,秦军投入数十万人,是极其可信的。

兔子先生不吃草 - 兔子是以前养的一只汪。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天子无情 Joey 氪星人 12dora 铅笔新更多 »

补充回答。
       首先表明一个观点,所有的史书我们都不可以全信,所有的史书我们都不可以不信。哪怕正史也有他不准确的地方。因为所有的场面都是你听说,尤其是战争。真正打成什么样你也没有见过,顶多就是史官听打完仗回来的人说然后记下来。这样的记录肯定是不准确的,但也是没有办法。
        关于战争人数更是假的不能再假,古代打架都是群架,基本上人数越多赢面越大,打架之前大家都先放风出去我有多少多少人啊!对面的你最好给我小心一点,另一边一看这种情况更加不能怂啊,你人多,我比你更多!谁怕谁啊!基于这种情况,打架人数的记录基本上都是虚高。
         还有造成虚高的一种原因就是把壮丁也算上了,壮丁跟士兵是有区别的,壮丁连民兵都算不上,只要能拿的动兵器的都叫壮丁,基本10到60岁的都有,这种人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尤其是秦国,秦国那会是有户口本的,你家有没有男丁我是知道的,你骗不了我。
          最后补充一个我觉得还比较可信的百万大军的例子。我们傻的可爱的隋炀帝杨广同学,杨广同学的性格比较骚包,这个大家可以从他干的一些事中看出来,修运河为了看个花啊等等,他第一次出征高句丽的时候应该是有100万了,因为举全国之力来装逼,后来事实证明这逼装的太过了把他自己也搭进去了。
          为什么觉得他这次数字比较真实呢?原因以下,首先书上对他的描述不仅仅有数字,隋书还有类似于以下描述隋军第一路人马出发40天,涿郡的队尾才走完,隋炀帝的御营就绵延80里之长(原话我也找不到了),这样算下来就比较靠谱一点了。然后一点隋炀帝败得是一个国家啊!!你得怎么个搞法才能把一个国家败完,10万20万的人数根本不可能。
           以上。

我讲旧常识

推荐来自:

前些天有这么个帖子(不是我写的),正好是说这个问题的,推荐一下:
 
http://news.qq.com/a/20160108/040894.htm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