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RAX_XU - 要屙尿,有夜壺,莫在床上畫地圖。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氵氵流星ol 、氪星人 、胡离经 、Ddawns 、Eidosper 、Oswald更多 »
夢旅十方 - 影视剧作曲 / 游戏音频设计 / 金属鼓手
推荐来自: 氪星人 、Joey 、Oo2oO 、亦可喜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个回答
RAX_XU - 要屙尿,有夜壺,莫在床上畫地圖。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氵氵流星ol 、氪星人 、胡离经 、Ddawns 、Eidosper 、Oswald更多 »
首先是旋律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每一首歌的形態都不一樣,起伏高低,節奏重複各不相同,你很難總結共性何在。這還不像我們說話,我們今天的中文用語和過去有了很多變化,這個變化可以靠我們總結新詞來展現;但是旋律再怎麼變,無非只是那些音組合方式的改變,沒有新的音產生。你可以說新的詞彙也來自於已有的漢字,但是文字文本量比音樂文本量多太多,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其次,過去幾十年的流行音樂它的方方面面一直都在變化,從旋律到和聲,從配器到縮混以及錄音等整個後期;音樂中的各要素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其他方面都在變,旋律還不變,這是不可能的。不過對於一個非專業聽眾來說,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流行歌曲能感受到差異,但是這個差異可能是全方位的,某些方面的,卻可能誤認為「主要是旋律上的變化比較大」。所以需要具體分析,究竟旋律風格是否跟過去比有很大變化。
再者,流行音樂本身的形態非常複雜,主流的流行音樂,相對冷門的流行音樂都算流行音樂;再加上不同國家地區就更複雜了,這些在題目中沒有給出限定範圍。在歐美,主流的流行音樂大致如格萊美的獎項設置那樣分為若干風格,但是這些風格背後都有更小眾,更深層次的風格圈子存在;有時候可能主流的流行音樂玩出來了一種看似新的玩意兒,但是再早之前就有了。比如今天的主流歌曲愈發偏向電子化,但是電子舞曲在上世紀最後20年左右就已經興起,主流歌曲總體上是將那些電子舞曲流行化。
大陸港台日韓在上世紀形態相對接近,都更加單一一些;進入新世紀後韓國更加電子化,日本更加多元化,華語圈就不說了。以前的大陸還流行“西北風”,如今主流音樂已經基本衰敗,反而是小眾現場音樂崛起的時代,民謠大熱;另外電音現場的總體數量逐年都在增長,今後還是比較值得期待。這些都是基於風格和整個生態的明顯變化。
為了防止給人一種什麼都沒說的感覺,我還是想談談至少本世紀以來歐美主流歌曲的一個明顯變化,主要是和聲上的,因此也影響了旋律風格,這種變化和我剛剛說的主流歌曲電子化息息相關。
對電子舞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電子音樂和一般音樂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是靠即時的樂器演奏完成作品,它可以合成,可以採樣,可以剪切拼貼。所以電子音樂經常做的事是循環一段聲音素材(可能是鼓loop,也可能是一段和弦進行的合成音色,一段貝斯),通過調節參數產生變化(最常見的比如EQ的自動量化,ADSR的自動量化等等),使音樂前進。
所以反應到和聲上就有了「循環和弦套路」的思維方式。雖然過去的歌曲也好古典音樂也好都有循環和弦的做法,但是這種電子舞曲式的和聲思維特殊在於:首先循環的和弦個數一般可能就四個;其次由於多次循環可以加深聽眾的印象,因此理解性增強,它的調性可以更「中性」一些。簡單地來說,音樂中的每個音相互之間都有相對的固有的調性關係,主次分明;據此在大約400年前確立的調性體系琢磨出了一套能最好地體現調性的做法,今天也仍廣泛應用,那就是主-下屬-屬-主的功能循環(不同的和聲體系對此解釋不一樣,但是大致如此)。偏離這種做法的和弦進行就會讓聽眾感覺主次不明,理解性就會降低。
然而如前面所說,電子舞曲的和弦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和弦不斷循環重複,可以加深聽眾印象,因此即便和弦的使用上不太傳統,不夠「調性」,也可靠多次重複彌補調性方面的「損失」,總體的可理解性也不會降低太多。那麼既然和聲語言發生了改變,旋律的風格自然也會產生變化,當然應用這種和聲思維的並不見得就是電子舞曲,風格可以是別的。
舉幾個例子:
Payphone-Maroon 5
這首歌從開頭的電吉他分解和弦(也有可能是和電鋼琴的混合音色)到後面的整個樂隊進入基本一直都在循環「E-B-G#m-F#(IV-I-vi-V)」的套路,不管配器如何變化。旋律就基於這樣的和聲展開,主歌與橋段都穩定在不同的音程框架內變化重複,副歌靠第一句的向上的小七度拉開音域製造高潮,包含一個純五的跳進。
Nothing Will Be Bigger Than Us-Hurts
基本上一直循環著「D#m-F#-A#m-C#(i-III-v-VII)」,本質上是一個反常規的連續上三度進行,往往小調的屬和弦是大三,但是這裏卻用了小三(A#m)。
由於未曾嘗試,因此只能說理論上講,用傳統的調性和聲手法給這些歌曲配和弦也是可聽的。然而既然如此做法搭配上旋律和配器渾然天成,就已經算是成功的手段了。
夢旅十方 - 影视剧作曲 / 游戏音频设计 / 金属鼓手
推荐来自: 氪星人 、Joey 、Oo2oO 、亦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