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颗粒形成的原因?

工业污染学说:这个,是个人认为最靠谱的;
汽车尾气学说:这个,个人不大理解;
炒菜学说:你敢再无聊一些吗!……
 
今天,早上坐车,听到了另外一个,这里为其起名,叫做“防护林半过滤学说”吧,
即:
绿化搞得,防护林把大颗粒的沙土过滤了,而小颗粒的雾霾则被透过了!
这个学说,我当真无语了。
 
那么,大家认为,到底是什么个原因?
或者说,上面那些,也许一定程度上,都有道理,那么,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各占比重是多少?
 
不要恶搞,很严肃的问题,认真向大家求教了。
已邀请:

kagura2 - 砖工一枚。

推荐来自: Joey 张沇 AircraftCarrier

看了几篇文献,抛砖引玉,如有不妥,欢迎相关科研工作者斧正。
 
1 雾霾
 
雾霾这个名词应该拆开来解读,分为"雾"和“霾”。
“雾”(fog)定义:Fog is a complex atmospheric phenomenon. It is a visible mass consisting of cloud water droplets or ice crystals suspended in the air at or near the Earth's surface.(1)

简而言之: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 或凝华) 的产物,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
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haze)定义:Haze is traditionally an atmospheric phenomenon where dust, smoke and other dry particles obscure the clarity of the sky.(2)

一言以蔽之:霾是各种烟尘小颗粒的统称。




雾霾天气是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形成的是
雾; 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逐渐转化成霾。雾与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
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 km
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 、能见度小于1. 0 km 时大气浑浊导
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
在相对湿度为60% ~ 90% 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这点与雾存在差异,霾粒子的直径比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直
径为0. 001 ~ 10. 000 μm,平均为1 ~ 2 μm.(3)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g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ze
(3)王润清. 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 现代
农业科技,2012( 7) : 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军等人根据能见度含水量将雾霾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 个不同阶段, 如图:
 
2 雾霾的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Sun Y, Zhuang G, Tang A,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 5 and PM10 in haze-fog episodes in Beijing[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40(10): 3148-3155.
 
数据是十年以前的哈。
 
第一张图是北京白天与晚上PM 2.5 & PM10中各离子的含量,单位是微克每立方米。
至于具体的FHE(fog and haze event)的热力学动力学模型什么的,看不懂,待专业人士分析吧。
 
3 雾霾形成的原因
 
参考文献: 张军英, 王兴峰. 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38(10): 157-159.
 
雾的形成条件:
(1 低空湿度大,空气接近饱和 (天气决定)
(2 大气层结很稳定 ,风速小,风力只有一二级,空气不产生对流,低空水汽漂浮在这一地区,不向周围扩散 (天气决定)
(3 存在冷却条件 (天气决定)
 
霾的形成条件:
(1 控制的当地的气团性质稳定 (天气决定)
(2 空气中存在大量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细小霾粒子,使大气混浊 (人为决定)
 
至于雾霾,两者结合即可。
 
4: 猜一下,答主拍的是雾还是霾,抑或雾霾?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