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在现在的网络大环境下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产品吗?

RT,就目前来看,论道这几年的运营是略显失败的。
就像我们一直说的那样,论道要走出知乎的影子,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论道真的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了吗?
(这几天没看到新的问题了,只好厚着脸皮来提出这个不成熟的问题了。)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Joey SimonVinci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24年了,现在回顾这个问题,百感交集。

1.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
2.论道的目标是什么呢?

鉴于知乎作为论道模板的存在,知乎成功吗?我相信从很多角度来说,知乎非常成功。但是,也一定会有人认为知乎原本可以是更好的存在,如今的知乎失败透顶。那么,知乎到底算不算成功呢?知乎作为一家市值几十亿的公司,某种程度来说是绝对成功的。但是,糟糕的盈利能力,持续不断的亏损又让人不得不质疑这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单纯从内容角度来说,相比早期的小而美,现在的内容质量平均水准大幅度下降,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从内容的数量跟广度来说,从参与创作分享和使用网站内容的人群来看,又是远远超过早期的存在。算成功还是失败呢?

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知乎或许早就倒下了。如果不迎合市场需求,放下高姿态,知乎也可能早就倒下了。所以,起码它活下来了,我觉得可以算成功的。但是,无法盈利,无法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股清流,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无疑是失败的。

于是乎,我不禁想起来去年的星舰发射,同一个结果,有些人说成功了,有些人却说失败了。

同一件事,为什么就有不同的结论呢?

我想,对于成功,我们没有达成共识,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我认为首先我们需要对成功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所谓成功,即达成预定目标。

如果去年第二次星舰发射的目标是采集验证数据,为完善这个型号的火箭做准备的,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发射成功的原因所在。但是,如果发射目标是实现发射到回收的全流程,那就是失败的,毕竟没飞多久就自爆了不是。

所以,要讨论论道是否注定失败之前要明确论道运营的目标是什么。

原本以为这个网站撑不了多久就要关闭了,现在起码还“活着”,能存在这么久,也算一种成功了。但是,相比于成立之初的远大抱负,论道的确是失败了。

那么论道的失败是否是必然的呢?可以说是的。

因为模板知乎在资源远超于论道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转型。这就说明知乎之初的存在形态是不能在它所处的网络环境中稳定长期存在的。很多朋友把知乎改变的原因归结为“丢掉初心”是不恰当的。我敢说,当年的知乎不转型成现在的形态,早就不复存在。即便卑躬屈膝迎合市场,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艰难求生罢了。如若当年“保持初心”不做改变,要么只能是个小众产品,要么不复存在。

虽然论道的目标愿景一直很模糊,但是大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做一个没有变味的早期知乎”。

一个人,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自我的奋斗,也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就目前的中文互联网,没有“早期知乎”的生存空间,甚至连魔改后的“知乎”也难以为继。而论道,作为受知乎启发而创立的网站,失败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必然的。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