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对错有那么简单吗?

考试我没带身份证,同学帮我证明,监考老师说不行,然后监考老师让我回去拿,我拿了,他一眼不看就让我继续考试了,我向院里举报了,然后监考老师加大审查力度,原来有不带身份证的情况也可以考试的日子到此终结!我做的对还是不对???是不是周围的人都是用人情办事,或者是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如果有一天你不想这么玩了,自会有人收拾你。这是不是制度改革之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几方 满城风絮 Joey 试试看 李大伟 asayahaku 蛋清更多 »

谢谢@试试看 邀请。
 
先不直接谈对错,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去看。
 
1. 潜规则
 
2. 制度改革之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潜规则部分
 
潜规则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引用源:http://wiki.mbalib.com/wiki/潜规则​ 
 


考试我没带身份证,同学帮我证明,监考老师说不行,然后监考老师让我回去拿,我拿了,他一眼不看就让我继续考试了,我向院里举报了,然后监考老师加大审查力度,原来有不带身份证的情况也可以考试的日子到此终结!


 
一. 学院里原本的潜规则是:


不带身份证的情况也可以考试(管得不严,没有严格执行明文规则)



用人情办事,或者是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



二. 然而,你没有得到这个潜规则的好处,或者说有人破坏了这个潜规则,让你受损。


考试我没带身份证,同学帮我证明,监考老师说不行,然后监考老师让我回去拿,




   或者是你在以为没有这条潜规则的情况下意外发现这条潜规则,认为不合理。


我拿了,他一眼不看就让我继续考试了


 
三. 于是,你决定终结这个不合理的潜规则


我向院里举报了



有一天你不想这么玩了


四. 潜规则被终结


监考老师加大审查力度,原来有不带身份证的情况也可以考试的日子到此终结!


 
五. 感受会潜规则获益者的敌意,因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会有人收拾你


 
这就是一个打破潜规则的过程,在题主举的实例中,潜规则是不合理,不正义的,所以又延伸到对错之分。但是,事实上,不管潜规则本身如何,打破这条潜规则,就可能会受到原本的利益既得者的敌视。
 
举个相反的例子,百度这家具有崇高价值观的公司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采取了卖病友吧这么一个没有直接违反规定的举动。这里的潜规则就是我们默认,百度贴吧是一个病友交流的平台,控制权在时任吧主手上。理论上,贴吧属于百度所有,但是他既然提供这个平台给大家使用,我们有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贴吧属于吧友,不应该被任意收回。而百度为了一点点利润悍然打破潜规则,并且触犯了大多数正义人士的底线,于是,大家开始声讨百度。
 
因此,我认为打破潜规则的人必然会受到敌意,而敌意来源则是原有潜规则被破坏之后的利益受损的一方,与他们本身是否正义无关。这个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屁股决定大脑”来解释。人的立场是受他所处位置影响的。
 
所以,你受到的困扰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你触动了别人的利益。
 
你去终结一个不合理的潜规则,当然是对的,毋庸置疑。而且,对错就是很重要。不然,为什么大家要去声讨百度的无耻行为?很多人对你的敌意表现的不过是他们的自私自利和短视。合理的规则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不然有人替考之类的,大家难道不受损?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便利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你去举报终结这个不合理的潜规则,我是绝对支持的。当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随后去伸张正义。
 
 


是不是制度改革之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不完全是,但一定程度上是的。潜规则被破坏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原有规则的受益方。制度改革的最大阻力同样来自于旧制度下的利益既得者。因为可能会损害原有利益既得者的利益,他们会尽一切办法去阻止制度改革。
 
 
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没有一个可以让原本的受益方被制约的力量。
 
为什么题主说的潜规则能够被终结?


我向院里举报了,然后监考老师加大审查力度


因为原本的受益者被学院的老师制约,学院老师还被学院领导管着,
 
所以,


我向院里举报了,


然后


监考老师加大审查力度


 
 
但是如果换一种情况,你要举报的是院长,假设院长是不受任何人控制的而且对学院具有绝对控制权。
 
那么


我向院里举报了,


 
会发生什么呢?
 
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要知道精彩的故事结局需要有耐心,
 
 
 
 
 
我猜,
 
 
大概是


我被开除了!


 
恭喜你,GG!
 
 
所以,不合理的权力分配制度才是制度改革的最大难题,虽然表现出来的是原有制度下的利益既得者的阻力。
 

陈绍棠 -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推荐来自: 魏晴晴 朱小欢同志 Evia 试试看 蛋清 金不换更多 »

我就从我自己的想法来讲问题吧,小人心度君子腹,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担待。
当然要是想骂我也恳请看完全文再骂不迟,评论私信都不会屏蔽。
我这个人做事比较自私,比较小人,比较势利,我喜欢钱我喜欢能赚钱的一切。
 
观点1:其实事情一开始就和人情没关系,和面子也没关系。
 
事情的经过是一开始题主没有带身份证,监考老师让你回去拿,而后题主拿到身份证,监考老师却不看。
其实这个根本问题就是你没有站在监考老师的角度来看问题。
监考老师的角度是这样的。
对于题主一开始没带身份证,“这个学生没带身份证,等会巡考来了看到了不好交代”。
对于题主拿来身份证监考却不看,“这个学生既有同学做证又敢让我看身份证,估计不会是假的,领导来了也好交代”。
题主的角度是这样的。
对于题主一开始没带身份证,“卧槽,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
对于题主拿来身份证监考却不看,“卧槽,老子拿来你又不看刚才我让同学作证你又不让,拿来你又不看。而且,你看以前不用身份证也能考试阿。”
 
这里就产生了分歧,对于题主来讲,以前别人没有身份证也能考,这就是监考给面子,现在自己不能,这就是监考不给面子,而拿来身份证又不看就让进去,这又是面子。对于监考来讲,制度要求做的已经做到了就行了,事情完成了,工资拿到了,从头到尾根本和面子没关系。欸,为什么没有按照规定做又算是按照制度要求做到了?因为制度是否被人落实的标准是,上级是否认同你已经落实了标准,只要保证上级认同,对于要不要身份证这件事情,好像对于监考已经不再必要
 
所以这件事归根结底都没有面子问题。
 
 
观点2:衡量对错的标准从来不是规则道德法律,是你自己,所以事情对错你没必要问我们。
 
而后的问题就是题主把那个监考举报了,这事对不对?
其实这世间的事情哪有对不对,只有对你到底有没有益处。
 
假设我是观众,我就觉得,对!太对了!为什么?
因为监考没有完全按照标准所以被人举报,这难道不对么?以后社会上的人更加守规矩了,我受到的损失也会减少。
 
假设我是监考,我就觉得不对,为什么?
因为我被举报了阿,领导怪罪下来或许要挨骂。我好心让考生赶紧进场答题,最后被举报了。真是卧槽了。 
假设我是题主。
对于题主来讲,你有自己的三观,你有自己的人生,只要能得到想要的就行了,你自己的标准应该遵从你的内心。为什么要来向大家求认同感?大家说,“错了”,你能说服你的内心你自己错了么?同理,大家说,“你做的很对”,你自己真的觉得对了么?
 
对错的标准只存在于内心,衡量对错的标准有很多,规矩、道德、法律都是标准,其实你更应该用来衡量事物对错的是你的内心。符合标准是为了获得更大更长远的益处而已,而不是为了标准去规划自己。假设在我的三观里钱比归宿感、名誉、性命重要,那我去灰色产业去暴利行业去为非作歹就是对的,在他人看来是犯法,是不对的,可是对于我来说,这很对阿,赚了钱,违法最多死嘛,钱比命重要嘛。在这个假设里我获得了我觉得对的东西,我的人生过的充实有趣,别人的评价我根本不在乎,别人的对错和我有什么关系?相反,假设在我的三观里,名声、归宿感、认同感比一切重要,我遵纪守法,我受人称赞,我百世流芳,在别人看来是对的,在我看来也是对的,可是这真的对了么?这种一致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标准和别人的标准相同而已,并不是你做对了,而是你觉得别人觉得你做对了。你是“对”了,可是有没有想过,你想要的是自己认为自己做对了,还是想要别人认为自己做得对故而推出自己做得对这个结论。
 
好好想想,谁的生活谁的对错。
 
 
观点3:交情面子问题和制度改革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一项制度真的非常完美,那么就不会给面子交情什么的影响因素留任何可乘之机。然而往往问题出在不完美的制度改革给了面子和交情缝隙,而不是制度改革的重大难题是面子交情。就像有质量问题的包装袋出现了破洞,食品由于从破洞进去的虫子而不能食用,没人会说虫子是包装袋的重大难题,只会说包装袋实在太坑。
 
 

上官大人 - 我会养一只阿黄。

推荐来自: Joey 试试看

事情的对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判断者的立场。
题主纠结的事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类型,如果有人做了,我肯定认为正确,但是没做也不会说什么。我就是这样一个平庸的人。
举报是有好处的。按规矩办事是正理。
然而破坏规矩总会得到好处,然后各种好处让人各种抱团,这种纠缠的利益就是改革的巨大阻力。
你想想,虽然你举报了,大家失去了不带身份证也可以考试的小福利,然而避免了代考这类恶劣事件的发生,保护了考生的公平,可能从让考生记得拿证件提醒了妥善保管重要物品,有促进形成好习惯的影响。然而总有人BB你,很正常。
没必要为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难受。
 
但是这个提问包含的更多,比如白起杀降,是迫不得已,对自己人,他就是对的,对降兵,他是错的,对道德,他可能是错的,对国家,他可能是对的。
间谍过来窃取机密,你觉得他到我国来偷东西对吗?他对祖国是无愧奉献的。
一群好人里面,有一个坏人,一群好人bb,一群坏人里面,一个好人,一群坏人bb,小部分好人小部分坏人大部分墙头草的时候,被侵犯了利益的人bb。
 
换我我如果顺路加上心情不爽我也会举报他,草,明显你就是个找茬的,罚你奖金!

容与 - 逗比一个

推荐来自: 试试看

如果说只看对错的话,有标准而言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没有标准的情况下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判断对错 
 
回到题主的的这个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A:题主作为学生,考试没有拿身份卡。违反了考试要求(标准1)  
a:同学作证&求情无果
B:老师要求你去拿卡,不同意你“没拿卡也考试”的请求 
b:题主离开考场去拿卡        
C: 在题主拿了卡的时候,老师却对这个事件的矛盾核心“卡”不予理睬直接准许题主考试
D:题主觉得c事件不对,向校方反应
E:题主的建议使得那些本来不用身份证也能考试的学生产生不满(当然,这个是推测)
 
其实就是虽然C事件也不符合标准1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在C事件中获得了利益
个人觉得,这个不光发生在校园、在某个地区、或者说只在中国
 
只要是人就会产生利益关系,最近很火的一部剧《制造杀人犯》
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
这里不过多叙述原著 只是想起了葛老爷的那句话
“人心,哎,人心”
 
 
 
 

知道而论

推荐来自: 试试看

简而言之
有些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但是有些时候却对就是错,错就是对。
我表示很无奈!!!

锦瑟 - 举目望日,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周末和一个老师喝了杯咖啡,他可能知道我因为事情跟系里书记有点不愉快。然后他告诉我,事情不只有对和错,在对和错的中间还有无限种可能,他是计算机老师,说他以前以为事情只有0和1,但是后来经过很多事情才知道,0和1就像对和错一样,中间还有无数种可能,遇到事情不要太较真。特别是在现有的体制下。保持住自己的底线就好。

一只爱戴帽子的熊 - 北京电影学院/蒙族少年/摄影发烧友/养龟达人/未确认生物/禁欲主义/神秘学/都市传说/脑洞极大/

推荐来自:

但凡我们是否在乎一个事情的对错,一个是因为它对我们自身利益很重要,另外一个看因为它是否会破坏制度。
我觉得题主做的事情是对的。因为这种风气会破坏考试制度,毕竟考生审核不能走过场。
因为我的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想想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世界会怎样。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当然没有,非黑即白是弱者的表现。
 
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物、情况、立场的情况下,事情的对错都不可能一样。
 
说个简单的,比如大学毕业继续考研还是工作。
 
大学毕业考研一定比工作强嘛?好像不太多。
大学毕业工作一定比考研强嘛?好像也不太对。
所以必须从不同的情况来分析结果才可能有用。
 
灰色才是世界的本源。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