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一些看起来相似却实质不同的俗语或者成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猛然发现祖国有很多看起来相似实际上却不同的俗语或成语,比如,大行不顾细谨和细节决定成败。还有就是笨鸟先飞和枪打出头鸟。
它们看似矛盾,本质却不同,该如何区分呢?谢谢大家。
已邀请:

Joey -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亦可喜 氪星人 goldotr liupengfei92

我抛两块砖。以前总结过一些。
 
一,大行不顾细谨 VS 细节决定成败有朋友分不清楚这两句的区别。认为是所谓“矛盾”的陈述,但本质上并不冲突。人们会觉得有冲突是因为简单的把语义相近的词句给等同了。如此问中第一句里的“细谨“和第二句中的”细节“讲的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虽然都带一个”细“字,但意思相差很大。

我们从绝对意义和影响成败的程度两方面来理解:

“细谨”,影响成败的程度小,绝对意义上可大可小的事情。比如招待客人的时候你准备做一只红烧鱼,挺复杂的一件事,但对你表现你的热情是否是必须的呢?其实不一定。朋友多半不会因为菜里少了一尾鱼而难过。

“细节”:影响成败的程度大,绝对意义上的细小的事情。比如电影里演员的一个眼神,合同里的一个错别字,火箭发射参数里一个100位精度的数值的小数点位置错了一位。这些绝对意义上的细小的事情,在影响成败的程度上非常重要。

再整体句子来看:

大行不顾细谨:优先抓住事情的核心成功的因素,忽略无关痛痒的细节。
比如你睡过头了快要错过飞机了,但胡子没有剃或者早餐没有吃,这时候你可能就要忽略剃胡子或者吃早餐等对是否赶上飞机影响极其细小的细节,抓住“赶时间”这一核心,虽然可能会因此被人笑话衣冠不整以及肚子饿着难受。

细节决定成败:有些事情的核心就是做好细节,你做不好细节,就失去核心的竞争力,当然失败。 
比如星级酒店在硬件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对客人细微的服务就成了核心竞争力。在客人生日的时候送上特别的关照(仅仅是举例)等细节往往决定了客人是否下一次还会选择你的酒店。类似的场景如卫星发射,核弹研制等,没有哪个细节是不重要的。

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VS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看下这两句中容易混淆的地方。
“扫一屋”相对于“扫天下”,和“拘小节”相对于“成大事”,都是小相对于大,所以大家就分不清楚了。
然而,扫一屋相对于扫天下,小在“困难程度“上,人们通常认为小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一定解决不了更困难的大问题;
而小节相对于大事,是小在“影响成败”上,人们通常认为抓住事件成败的关键点非常重要,可以选择性的放弃遵守小节。
 
整句理解: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解决大问题的能力是通过解决更多的小问题来培养的,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一步登天
俗话说:踏实点!强调做事情的态度。举例,你说你喜欢数学,一上来就说:请给我一道微积分题目,谢谢!然而你连开方都不会,怎么可能让人相信你会解微积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认清楚成事的关键因素,善于审时度势,创新性的解决问题,不被无关痛痒的细节坏了大事俗话说:随机应变。强调做事的方法。举例,大部分国家规定,警察有权力在紧急情况下征用民用车辆。如果你说,哎呀,警察要尊重市民,尊重私有财产,那很可能罪犯已经逃夭夭了,就坏了大事。
 
欢迎大家指正。
---------------------------------------
补充一下,大行不顾细谨 与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意思非常接近。可以说是等同的。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