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zack - 索法教徒玩硬件的文科生…( ・᷄ὢ・᷅ )
推荐来自: 冰镇火龙果 、子辰 、我行未远 、Joey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基督徒,心理学爱好者,产品经理
1 个回答
zack - 索法教徒玩硬件的文科生…( ・᷄ὢ・᷅ )
推荐来自: 冰镇火龙果 、子辰 、我行未远 、Joey
我们先看题主说的:西方文化,遇到问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事实是这样的吗,的确是这样的,但是问题出现了,不应该解决问题吗?当然应该。说不太好的原因是后半句,东方文化遇到问题,绕开问题为主。问题若是可被绕开,那么,这个问题还会是问题吗?
答案出来了,题主你的提出的这个问题,真正的应该是:
为什么西方文化,解决问题以直接的分析和综合为主,而东方文化解决问题,以间接的转化和变通为主。
++++++++++++++++++++++++++++++++++++
先上结论,长篇大论的没意思:
一: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差异导致的“路径依赖”是源头。
二:2000年儒学统治同宗教文明的合流是本来就该这样。
三:文艺复兴伴随科学产生的逻辑范式是本来不该这样的却这样了。
四:工业革命后儒家文化圈的冲击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结果。
上面四点,第一点是这个问题的源头,第二点是这个问题不成为问题的时期,我喜欢把它叫做,两个文明应该的样子。第三点是整个问题的关键,也是题主所提出的的所谓“以解决问题为主”这种感性认识的源头,也是大家都搞不清楚地方,著名了李约瑟难题就是针对这个地方提出的一个bug。第四点是当代东方文化的现状,其实也是很多人误会的地方。
(PS:当然这种提法也是不严谨的。)
所以:二者的区别不是绕开问题或者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思路不同。
当然,任何涉及文化差异的讨论必然要确定一个历史范畴,脱离历史范畴去讨论文化问题是会陷入主观诡辩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儒家文化圈被西方浸染百年,再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去谈论这个问题,就会陷入赛义德所说的“东方主义”的怪圈中。
不好不好。
那么我们确定一个什么范畴呢?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
古希腊思辨哲学时期同先秦诸子百家时期的对比
(儒家文化尚未正统,雅典精神思辨哲学)
漫长的中世纪同汉后儒家正统时期的对比
(神性至上与极端理性,经“仕”致用)
文艺复兴和王阳明李贽时期的对比
(个人认为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五·四之后的时期
好了大框架拟好了,我们就来挑一个分析吧。
有空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