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思想从何而来

耶稣、穆罕默德和佛祖。都是得道之士,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大师,但是他们却都不是博学之士,那么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冰镇火龙果 故无 马后炮 Joey 佛狸 李德辰 目目老师 wylkid更多 »

是不是博学之士,标准不一。但他们肯定都是身体力行、具有智慧之人,是他们那个时代之前的人类知识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来自哪里?用世间法观点来说,一是来自前人的总结积累;二是来自他们的深彻洞见;三是来自他们的身体力行
 
不熟悉耶稣和穆罕默德,现结合佛陀的历程,仅从世间法的世俗角度,来粗浅聊聊。(之所以要强调“世间法”,是因为佛陀的“出世间法”里有很多不可说不可说的难以捉摸之处,可能需要真修实证的个人体验。)
 
寒武纪的地球出现了生命大爆炸,这是生命演化进化到一个阶段出现的突变。在生命大爆炸之后,慢慢有了人类。后来,又有了知识大爆炸、技术大爆炸。而人类能够不同于其他生物,在地球上成为独一无二的突出存在,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创造了各种符号语言,经验与知识得以准确积累、精确传承,这些独一无二的人类“集体知识”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后来创造伟大思想的先人们,也莫不是站在先民的肩膀上,对先民先人的思想进行了再总结、再加工、再提炼。然后,后人们再对这些思想进行验证。此其一:知识的积累、总结、加工、提炼,形成了新的知识和思想
 
佛陀出家之前的古印度,早就是思潮涌动、门派林立的状况,就像古代中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一样,除了各种民间信仰,还有各种修行方法、治学方法。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原始文明出现了老子、孔子,西方古希腊文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东文明出现了犹太教先知。这是一个不同文明区域的人类文明觉醒突破的重要时期,后世的学者给这个时期起了个专门的名字——轴心时代
 
具体到佛陀来说,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考据研究,佛陀出家的深层内在原因,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他之所以出家、以及出家修行所走的道路,一定是受到了当时各种流行思潮的影响的。佛陀出家后,算是把古印度流行的修行方法尝试了个遍,然后都是“非道即舍”,都不是真正的解脱之路,他最后都舍弃了。但是,注意,他也是在自己身体力行、力求验证,在走不通的“证伪”之后,才“睹明星而悟道”,总结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其二:思想除了依靠知识的积累总结之外,还需要洞察力。或许,由于环境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等,在生存发展、七情六欲这些最底层的逻辑上,都是相通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了自己(注意:不是误解错解),你就可以正确地了解他人。而对这些人类共通的底层认知,进行总结提炼出新的思想体系,需要极其强大的直觉——洞见。如此,才能拨开思潮纷云、知识混杂的迷雾,触摸到人类精神与外在世界的深层内核。
 
轴心时代之前,经过了农业社会的漫长发展,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先民们都已经对自己的文明进行了长期的摸索与实践,认识不断深化,碰撞愈发激烈,内在认识的矛盾冲突衰变剧变,已经引发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了。因而,在轴心时代三四百年的时间里,地球上几大文明各处出现了群星闪耀的瑰丽状况,是有其自身内在原因的,绝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先人们,面对生存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及无法突破的现实窘境,转而向内寻求解决之道,并创造了影响后世2000年之久的问天之旅。 
 
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充满了未知与困惑,饱受生活之苦的人们需要一个合乎人情与事理的解释。要找出痛苦的根源,寻求彻底的解脱之道,就必须参透世界的真相。真相究竟是什么?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穿透重重思想迷雾和历史风烟,以自身的实践与洞见,给我们提供了看待宇宙人生的新眼光、新境界。就像古希腊神话一样,轴心时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神仙们都很荒诞,整天胡作非为、率性随意。而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把原来人们对于天地人伦的认识统合起来,以深湛的洞见进行了一番自洽其说的论证,给人们做出了一个总的解释,并由此固化下来后世2000多年的世界认识论。
 
佛陀关于世界整体性的因果律、心性论的认识和阐述,在后世的西方哲学那里有着极为相似的论述。我是谁?如何认识自己?在古希腊开始早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和探索,后世的怀疑论者休谟在其名著《人性论》里说:“我只是那些以不能想象的速度相互接续着,并处于永远流动和运动之中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其实深入剖开来看,这些哲学上的本体论描述,只是说明了“我”存在的状态,在佛学认识论里属于初级阶段。而佛学是在认识人性本体之后,再进一步认识宇宙人生的。
 
其三:身体力行、真修实证让他们获得了不同于一般人的个体体验。是的,以我们有限的视野、知识和智慧来看,世界整体性的因果律好像只能在理论上进行有点偷懒一样的解释,就像“南美洲的蝴蝶是否引发了美国的龙卷风”一样,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验证与回答。如康德所说,我们只是触摸到了感官所呈现给我们的世界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世界本体。
 
休谟和康德一样,对于因果律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因果律只是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认知模式而已,并不是世界的客观规律。只是有了这些事件和现象了,你为了解释这些事件和现象,而强行把时间轴上的先后事件联系起来看待。任何事情都有原因,我们只是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即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论述也都是有道理的。毕竟我们都是“空间三维+时间一维”里的生物,我们的认知能力天然地难以突破维度的限制,即便物理学中的“空间卷曲”,我们都难以想象,更无法理解。面对数学计算出来的“10+1维”,“3+1维”里的人类和技术又如何才能验证呢?
 
所以,从“世间法”的角度,我们只能聊到这里,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我们只是科学确信,却暂时无法从技术上实现观测验证。另外,再聊点“出世间法”,佛陀通过修行到底看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他的体验是真相,或许只是他个人体验的幻象。我们只是听佛陀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里的“妄想执著”,全都是因为人们的知觉而产生的。所以,目前要想证得、看到真相,可能要摒弃“眼耳鼻舌身意”的“色声香味触法”知觉了,就是上面休谟所说的“知觉的集合体”,也就是要摒弃表象的“我”,觉悟到本体的“我”。或者,静待科学的结论,能在技术上验证“10+1维”,甚至佛陀所说的“无数维”,只是不知我们有生之年能否有真正的突破。
 
在科学没有真正突破世界真相之前,我们只能选择其他的信念,来给予我们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生死轮回”只是其中一种,但佛家的“生死轮回”肯定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些,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意思。话聊回来,我们不相信,还能怎么样呢,生活总要继续下去的,不是吗?回到世间,总还是要考虑怎样才能把日子过好,把那些问题留给有能力的人去搞吧。
 
再啰嗦两句题外话:人们总想对世界作出自以为合理的解释,总想揭开世界上面的幕布看看后面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宗教、哲学、科学,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宗教里包含很多哲学思想,甚至有些宗教是从哲学里走出来的——直接把哲学观变成了某种信仰,哲学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一面。而在科学昌明之前,科学是从哲学里分裂出来的。科学上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就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密不可分;直到2000年后牛顿世界观产生,现代科学才开始有了辉煌景象。
 
所以,一方面,在古代,宗教、哲学、科学密不可分,欧洲教会的长老们都是博学之士,都研究哲学思想和天文、数学、技术等科学的;另一方面,发展到在现代,宗教、哲学、科学又是泾渭分明的,目标任务、研究方法已经完全不一样,不可混为一谈。这是需要澄清的。而上面并立谈论宗教与科学,是在“认识世界真相”这同一个论题下讨论的,是不同的认识路径和方法。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