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的可以随意挑座位成绩差的只能坐剩下的,这是一种歧视吗?

座位按成绩选,第一名可以随意,挑依次按排名挑,最后一名只能坐剩下的,这是对学习的一种激励还是对成绩不好的一种歧视?
已邀请:

asayahaku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观星

我认为不是。理由有以下几点:


歧视,是针对特定族群的成员,仅仅由于其身份或归类,而非个人品质,给于不同的对待。——维基百科



歧视总是以某族群的利益为代价,提高另某族群的利益。——维基百科


  1. 首先,不论是考的好的学生,还是考的不好的学生,他们都是在同样的规则下竞争。换种说法,谁都有有机会考好,谁都有机会先选位置。再换种说法,考得好不好,不属于一个人的身份,也不是一种恒定的分类,不是像“黑人”、“白人”、“女性”、“男性”这样不可改变的东西,而是个人的品质,是可以改变的。
  2. “考的好的学生先选座位”这一规定,并不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权益。学生自身并没有自由选择座位的权利,考的好的学生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是一种奖赏的形式,考的不好的学生并没有在原本的基础上,失去什么权利。

 
上面提到的两点歧视的基本特征,和“考的好的学生先选座位”这一现象都不相符,故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歧视。

魏晴晴

推荐来自: 卢家小女 綮屿

不是
以上答者都有给出歧视的定义。考得好的学生享受先选座位的优待,就像优秀的职员享受更好的薪资待遇。对于考得好的学生是激励也算是应得,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是一种勉励,提高竞争意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生物起源就注定了这样的法则。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Joey

看提出这种方法的人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的激励
百度百科


所谓正激励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奖赏的方式来鼓励这种行为,以达到持续和发扬这种行为的目的。所谓负激励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的目的。



正激励与负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类型,目的都是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化,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取向相反。正激励起正强化的作用,是对行为的肯定;负激励起负强化的作用,是对行为的否定。


那么“第一名可以随意”是正激励,“最后一名只能坐剩下的”是负激励。激励第一名保持,激励最后一名好好学习在座位上争取更多的自主权,或者说让中二高二少男少女为荣耀而战<( ̄︶ ̄)↗[GO!](这种排座一般出现在初高中)。
 
目的是偏袒名次靠前的同学。
百度百科


定义
歧视是直接针对某个特殊群体成员的行为。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的表现。歧视源于偏见。歧视的表现程度变换很大,从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性语言交往或社会交往中的故意回避,到暴力行为,乃至种族灭绝或宗教性大屠杀。
社会学解释
从社会的角度看,歧视是不同利益群体间发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及行为,歧视一般由歧视方和被歧视方两个利益群体构成。一般情况下,歧视方由于担忧被歧视方对自己的地位、权利、利益、习惯、文化等造成威胁或挑战,而在言论或行为上对被歧视方,进行丑化、中伤、隔离、甚至伤害。歧视实际上是歧视方在寻找说不出口的理由,使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维持下去。达到维护歧视方的地位、权利、利益、习惯、文化的目的。


那么“第一名可以随意”而“最后一名只能坐剩下的”是由偏见引起的,在行为上对成绩相对弱势同学的隔离,达到维护成绩相对较好同学能够有更良好的学习条件的利益,并对成绩相对弱势的同学进行精神打击。
 
相信绝大多数学校制定这种方法的时候目的是为了激励的,但具体实施过程中目的是否会出现偏差,就因人而异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