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光线?噪音?气味?温度?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Joey

先占个坑。
————————
 
光线?噪音?气味?温度?这些因素有,但只要不过分,不是主要因素。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上有不舒服,内部不协调,甚至有疾病等等,都会影响睡眠。
 
2.思虑过甚。
尤其在睡眠前,脑力活动过多,大脑皮层兴奋,很难进入深睡眠状态。
 
3.情绪波动。
睡觉前,如果有高兴、悲伤、愤怒之类的较大情绪波动,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4.精神状况。
有人会因身体、思虑、情绪等因素,引发或诱发神经衰弱之类的情况,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5.生活习惯。
生活是否有规律,有没有不良习惯,干系重大。生物钟具有极强的调节能力。同时,注意晚上的饮食。
 
6.个体特质。
比如,大部分人每天要在10点左右上床睡觉感觉才会好点,而有人就可以总是后半夜睡觉,只要睡眠时间够就行。
 
至于光线、噪音、气味、温度,只要自己觉得合适、舒服就好,因人而异,因条件而异。
 
——————————————
说点真正重要的内容。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1.睡前保持平静。
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古人有句话:睡眠先睡心。“心”才是决定身体内一切协调运行的关键因素。具体方法就是:睡前半小时以内,做一些轻微的身体活动,练习一些呼吸吐纳,找个女孩调调情什么的(这点请慎重!),杜绝看手机、看电影、深度脑力活动等,并提前把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梳理好(比如,这件事明天从哪里开始,那件事明天怎么去办),然后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带着一个平静心、平常心上床。还有,平时注意训练自己,学会躺下后停止思维,不要太刻意,若有若无的,心里面有这么一根弦、一个认识就好了。
 
2.尽量按时睡觉。
一定要按时睡觉,尤其尽量要在22:30分之前睡觉,确保子时(23:00—1:00)保持在睡眠状态。这一点很重要。不要问为什么?我不会说原因的。只说一点,有意者可以自行去试验:如果子时之前进入睡眠状态了,那么即便在凌晨3、4点钟起床,身体也不会有什么不舒服;如果子时没有好好睡觉,即便睡眠时间够了,起床后身体、大脑也会感觉隐隐的不舒服。关键的是,如果长期都是凌晨很晚睡觉,身体、大脑很有看不见的、难恢复的“受伤”。个别人有例外,那也是先天、后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要强行攀比。
 
有事情做的人,完全可以调整工作时间,早睡觉、早起床啊。比如,10点上床睡觉,凌晨4点、5点起床。刚开始时,可能身体需要调整,甚至6、7点钟就会感觉困,那就睡一会,不要紧,身体仍然感觉很舒服。白天有时会感觉困,那就眯一会,10来分钟就好,午睡可以休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如果实在没时间,那就在困时,眯一会,10分钟。就这么简单,身体可以自己调整,两三天就习惯了。这个作息时间,最科学了,会让身体、大脑、精力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尤其对长远的身体健康是正向的作用。
 
3.注重身体锻炼。
现在好多人都用电脑、手机,很不注意身体锻炼。请一定要锻炼身体!请一定要锻炼身体!请一定要锻炼身体!你到底有多忙啊,都没有时间锻炼了。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忙的了,因为事必躬亲啊,每天都还要锻炼呢。没时间,只是懒得动弹的借口而已。“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另外,工作实在很忙的时候,也应该锻炼一下,可以使用简单的锻炼方法,暂时推荐三款:一是简单粗暴型的。深蹲、俯卧撑之类。二是曼妙优雅型的。可以从瑜伽基础动作挑几个伸展筋骨的,也可以练习一下柔韧性,还有简单轻微均匀的呼吸吐纳练习。三是平衡兼顾型的。比如快步走、散步等等,可以在走路时考虑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不要过量,不要过量。过犹不及,达到锻炼的目的就可以了,要记住我们不是专业训练,不需要强化,只需要坚持,仅仅一个星期,就会感到明显的状态变化。
 
4.保持良好心态。
现代人都太着急了!!!信息技术这么发达,随时都有东西摆在眼前,恨不得立马得到。很多事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是急不来的。循序渐进、自然而来的,才是最好的。要摆正心态,知道哪些是自己不该得到的,不要勉强,勉强了最后也不一定是好事。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被一些碎片化的东西给淹没了,要时刻体认自己的位置所在,避免迷失。
 
5.调整身体状况。
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现代人的身体状况普遍不好。很多人,不,应该说大部分人,包括年轻人,都存在气虚、血虚的问题。有时候,有人常常感觉身体比较疲倦、甚至不舒服,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完全没有问题,这就很有可能就是气虚、血虚的问题。只要找个中医看看,只需要两三副中药就ok了。长时间休息不好,心理急躁、饮食不注意等等,就会造成气虚、血虚的问题,进一步影响脾胃虚弱。脾胃是五脏六腑生化之根基,自然影响精微运化、身体素质。网吧里的少年猝死大多是长时间不动弹、长时间不休息的极端例子。平时,自己注意调节,慢慢调整至最佳状态就行了。(请观者不要和我谈论中西医的问题,直接无视。)
 
6.注意饮食习惯。
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知道什么饮食适合自己。偶尔放纵一下,无伤大雅。但是,尽量不要长期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具体的就是,平常常吃的饮食,可以都吃一点,注重全面,避免偏食,尽量避免长期摄入刺激性食物。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