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斯维辛》有悟
就是一本从正常生活发展到被关进集中营的记录文
零散读后感:
一,虐待者如何适应。
我一直有个问题是,那些施暴者的精神状态是怎么保持不崩溃的。归结于麻木,或者服从命令。都不合适。从战场回来的美军战士就有严重的战后神经症。
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说法:克制加填补。
以上两种其实不太够,情感上虽然压制,但没有得到积极支持。这点很关键:情感的支持和接纳。在日本人杀孕妇也有这样的成分在:我杀了孕妇,战友们就接纳我了。
二:积累式强迫激进。
最开始无意杀戮,让犹太人搬家只是为了方便管理。
德国犹太人的搬家过程:从自己的家,到别的环境差不多房间。然后房间越来越小。歧视积累。
波兰犹太人:开始是分区政策。分成三个区,但大搬运造成了大混乱。粮食不足。
最初的杀戮,是因为食物不足,不愿让犹太人忍受饿死的长痛。算是人道主义。
积怨慢慢累加到了极致,便到了1939年。这个时候,等待的是一个理由。等待一个冲动的犹太人:水晶之夜事件。杀戮爆发。
在这个搬家的大势中。不用人为恶意做什么,自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就要做出妥协。一步步妥协,最后就出现了屠杀。但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所应当的正义。
三:劳动让人更加自律,从而能更好的抵抗牢狱生活带给他们的沮丧感
。
四:饥饿政策,天然又轻松的利用机制。有能力的人工作换得食物。不然就饿死。
工作就有食物的模式好比古代攻城围住三面攻打,放开一面。方便对方丧失斗志逃跑,和己方追杀。不得不入套。
类似还有每隔几十年,总有专家呼吁要节约燃料。从木材呼吁到煤炭,从煤炭呼吁到石油。实际上,每次主要燃料的切换理由都很简单:新燃料比旧燃料便宜。然后老燃料就很自然的消耗速度减慢。
别的内容没什么,就是纪录片。
总体读后感:
把控不完的细节-----势
波兰犹太人的大搬运,细节很多,照顾不过来。物流专家也照顾不过来。必然有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以及犹太人已经动起来了,更易摆布。很容易有更坏的主意出来。
又如十年前的csgo比赛,是细节和套路的比赛。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小套路,小技巧。
现在这个游戏模式被淘汰了,流行地图控制和互相配合。把地图控制住,你在外面,细节多也没什么用。我的队友和我配合,你细节多,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占到便宜了,队友的辅助也止损,补枪反杀。
围棋类似,强调一地得失,更强调整体的势。
势就是个趋势。复杂庞大必然容易出错。
歧视的积累之势起来了,根本不需要领导人再做什么,需要的只是那个冲动的犹太人。一触即发。
战争激化之势起来了,很容易越演越烈。
比势更高一层的,是现实,是物质。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牛逼。
细节不如趋势,趋势不如力量。围棋的势也是基于自己棋子占住的实地。
零散读后感:
一,虐待者如何适应。
我一直有个问题是,那些施暴者的精神状态是怎么保持不崩溃的。归结于麻木,或者服从命令。都不合适。从战场回来的美军战士就有严重的战后神经症。
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说法:克制加填补。
- 赞美冷酷特质:
”我们必须像花岗岩一样冷酷,否则我们元首的心血就白费了。“
- 控制同情和怜悯:
”任何一种形式的同情和悲悯都是弱者的表现,如果有哪个党卫队队员感到自己正被这种情绪影响,那就意味着他的敌人成功欺骗了他“
”即使产生了恻隐之心,他们也会自己鄙视自己的这种感情“
以上两种其实不太够,情感上虽然压制,但没有得到积极支持。这点很关键:情感的支持和接纳。在日本人杀孕妇也有这样的成分在:我杀了孕妇,战友们就接纳我了。
”他被党卫队队伍中强烈的兄弟情谊所感染,一名党卫队队员知道,自己被派去执行的任务是”弱者“无法胜任的,他必须依赖其他伙伴的支持“
- 最后一点没什么新意:释放,强奸,慰安什么的,以及军队纪律。
- 加上不会直接让你去杀人:会这么说:你必须完成这个任务,坚守三天就撤回来(实际上三天早就死光了)
二:积累式强迫激进。
最开始无意杀戮,让犹太人搬家只是为了方便管理。
德国犹太人的搬家过程:从自己的家,到别的环境差不多房间。然后房间越来越小。歧视积累。
波兰犹太人:开始是分区政策。分成三个区,但大搬运造成了大混乱。粮食不足。
最初的杀戮,是因为食物不足,不愿让犹太人忍受饿死的长痛。算是人道主义。
积怨慢慢累加到了极致,便到了1939年。这个时候,等待的是一个理由。等待一个冲动的犹太人:水晶之夜事件。杀戮爆发。
在这个搬家的大势中。不用人为恶意做什么,自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就要做出妥协。一步步妥协,最后就出现了屠杀。但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所应当的正义。
三:劳动让人更加自律,从而能更好的抵抗牢狱生活带给他们的沮丧感
。
四:饥饿政策,天然又轻松的利用机制。有能力的人工作换得食物。不然就饿死。
工作就有食物的模式好比古代攻城围住三面攻打,放开一面。方便对方丧失斗志逃跑,和己方追杀。不得不入套。
类似还有每隔几十年,总有专家呼吁要节约燃料。从木材呼吁到煤炭,从煤炭呼吁到石油。实际上,每次主要燃料的切换理由都很简单:新燃料比旧燃料便宜。然后老燃料就很自然的消耗速度减慢。
别的内容没什么,就是纪录片。
总体读后感:
把控不完的细节-----势
波兰犹太人的大搬运,细节很多,照顾不过来。物流专家也照顾不过来。必然有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以及犹太人已经动起来了,更易摆布。很容易有更坏的主意出来。
又如十年前的csgo比赛,是细节和套路的比赛。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小套路,小技巧。
现在这个游戏模式被淘汰了,流行地图控制和互相配合。把地图控制住,你在外面,细节多也没什么用。我的队友和我配合,你细节多,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占到便宜了,队友的辅助也止损,补枪反杀。
围棋类似,强调一地得失,更强调整体的势。
势就是个趋势。复杂庞大必然容易出错。
歧视的积累之势起来了,根本不需要领导人再做什么,需要的只是那个冲动的犹太人。一触即发。
战争激化之势起来了,很容易越演越烈。
比势更高一层的,是现实,是物质。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牛逼。
细节不如趋势,趋势不如力量。围棋的势也是基于自己棋子占住的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