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装修记 —— 设计师,知识就是力量
其实,搬家并不意味着必须装修。不过,我家这个,不装不行了。
卖给我们房子的这家人,原来有位老爷子,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严格要求,禁止装修。要等到老人过世才可以…… 而等到90多岁的老人喜丧过后,老人的孩子,搬家到外省,这房子,就空下来了。于是,我们买到的,用我自己的话来讲,是一个“二手的新房”。这就意味着,面对开发商粗犷的暖气、隔断、线路,我们要大动干戈了。
我们选择了B公司,这家公司的装修,客户是从设计师最开始接触的,可以说是由设计师牵头的。经过客户经理的介绍,B公司的设计师,设计费用,分成了6k、9k、1.2w三个档次,客户经理直接推荐给我的,是出场费9k的。当时,自己的感觉,就是,房子还没到手呢(交易流程没有到合同规定的交房时间),小一万就花出去了……
尽管和前一个装修公司M合作破裂,笔者和前一个设计师的私交也算不错,对方给了我他自己的设计图纸。出于对对方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份图纸我没有全部发给B公司的设计师张老师,却将房屋原始户型图发了过去。两个小时候,张老师发给我了他的装修方案,可以说,如果M公司李老师的方案是中规中矩,那么,张老师的方案,无疑是让人耳目一新。不过,毕竟是“第一时间”发过来的,张没有来得及从我们这里获取家里的实际需求,也对房屋中具体管线布局不了解,这个方案,对于我们家庭实际应用,有着太多的不现实:家父是医生,对健康要求很高,不接受开放式厨房;父母、我和爱人、两个孩子,六口人,三居室都要发挥独自的作用,客厅作为餐厅并将大卧室作为客厅的理念无法实行;六口人,为了生活方便,需要在多加一个卫生间;M公司李老师的图纸中没有标记管道,张老师在“纸上谈兵”的情况下,改动了天然气主管……
这个方案,毕竟没有办法实现,就不详述了,这里,先放一个原始户型图吧:

经过了实地尺寸核实(其实就是张老师带着助理重新将房子量了一遍),并对我们家庭具体的需求进行了沟通调查,张老师给出了即现实,又惊艳的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中,家里所有的轻体墙,都被拆掉重建了,这就意味着,家里的结构,几乎都被重新调整了(只有厨房没有,厨房轻体墙重建,是为了加钢筋,挂吊柜)。两个8平米的小卧室(东卧室、中间卧室)之间的墙被平行移动了,东卧室开门位置调整,使得东卧室的门避开了中间一根据分析是雨水管的管道。中间卧室和东卧室开门位置间插入一个壁橱,将雨水管移入到壁橱内,并在壁橱外留下一块空间放置冰箱。原卫生间加长,分成两个。
这个方案,里面对两个卧室之间轻体墙的改动,被我试做是神来之笔。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自学过AutoCAD、3DMax、Photoshop等设计相关的软件,而且,毕竟是自己的新家,前后自己有过很多的想法。面对张老师的设计,原本自认为也算是有着一定文化艺术底蕴的自己,恍然间发现了自己原本思想的匮乏。
其实,张老师原本,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的。
最开始的一套设计方案,张老师去掉了阳台和客厅之间的矮墙,将阳台与客厅化作了一个整体。张老师的解释,从建筑的角度将,这个矮墙是阳台的配重,起到了压阳台钢筋的作用。而他敢这样设计,是B公司,有技术能力将阳台的钢筋和室内的钢筋接到一起,并且可以找专业的评估公司对施工后的安全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这个方案,因为相对太复杂,并且物业严禁拆除阳台矮墙,被我们否定了(事后,B公司很多人也唏嘘不已,因为出具报告,就要1.8w的费用,遑论改造……)。其实,这个否定是必然的,之前,我自己对这个房子的改造方案,就提到了去掉矮墙,当时自己的方案,更为大胆:

将原有的厨房隔断,分出一个小卫生间,阳台矮墙装上推拉门,做成半开放式厨房。这个方案被否定,是家母出于新卫生间下水道使用了厨房下水道可能会引起楼下邻居不满,以及内子对只要有开放可能的厨房的方案都不接受,遂被第一时间否定了。
最终,设计师收下了我们7k的设计费用。用张老师自己的解释,因为公司做活动,优惠1k,又因为自己家里的设计十分简单,很多都是我们自己提出的,甚至没有必要渲染效果图,于是,设计师主动的又让出了1k。凭良心讲,按照“计件”的算法,7k的设计费用也是很昂贵的,毕竟最终很多的方案,是我自己敲定的,但因为脑力劳动,不能简简单单的依照“计件”的模式进行价位估算,并且,自己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参考了张老师的方案,甚至可以说就是在张老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动,这7k,我倒是很心甘情愿的。
说道自己的改动,我觉得还是很有些成就感的。
家里的正中位置,有一根排水管,大家(邻居、卖家、中介、前设计师李老师、设计师张老师、工长等)分析,应该是楼顶平台的雨水管,不能拆,没法挪。张老师的设计是将这根粗壮的管子藏到壁橱里,家里提出将这个管子砌到墙里,大家都说这样会导致墙体开裂:(下图,正中间那个黄点,就是雨水管……)

施工时,我向工长提出,在墙上贴上6mm的薄石膏板,这个方案得到了工长的认可。于是,一根管子,别“解决”了。
伴随这根管子的问题,就是两个卧室的空间的调整。因为让出了管道的位置,客厅的空间更大了,但相应的,壁橱小的可怜,宽度只有30公分。最终,我们决定,将这个壁橱,设计成一个小小的壁龛,做成隔板置物架。因为将卧室门打开后,这个壁龛会被门挡住,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隐蔽”的意境(自己劝慰自己了)。
更让自己得意的,是相应的小卧室的空间的扩大。中间的卧室,原本空间十分狭小,为了扩大有效空间,我在卧室和客厅之间,设计了一道弯墙,作为半个壁橱,实际上,就是一个衣柜,只不过,衣柜的一般,在墙里,这样,就向客厅中扩大了半个壁橱的宽度(30公分)。
于是,最终图纸出图了:

这里,很应该再多写一点了:
感激+自豪,我娶到了一个好妻子。当初,买下这个房子,东卧室被家母选中了,而设计师最开始将大卧室设计成了客厅,虽然最终没有被我们采纳,但这个卧室,最终也被我们觉得留给了两个宝宝。于是,我和内子,就被分配到了中间卧室。这个卧室,原本就是最小的,而最终的设计,还要将一部分空间划给东卧室,最开始,我很是担心狭小的空间,会令内子不满,不过,事实是,我多虑了。内子没有任何怨言,反而,从装修开始,一直坚定的以她能够达到的方式,在支持着我,感动。
卖给我们房子的这家人,原来有位老爷子,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严格要求,禁止装修。要等到老人过世才可以…… 而等到90多岁的老人喜丧过后,老人的孩子,搬家到外省,这房子,就空下来了。于是,我们买到的,用我自己的话来讲,是一个“二手的新房”。这就意味着,面对开发商粗犷的暖气、隔断、线路,我们要大动干戈了。
我们选择了B公司,这家公司的装修,客户是从设计师最开始接触的,可以说是由设计师牵头的。经过客户经理的介绍,B公司的设计师,设计费用,分成了6k、9k、1.2w三个档次,客户经理直接推荐给我的,是出场费9k的。当时,自己的感觉,就是,房子还没到手呢(交易流程没有到合同规定的交房时间),小一万就花出去了……
尽管和前一个装修公司M合作破裂,笔者和前一个设计师的私交也算不错,对方给了我他自己的设计图纸。出于对对方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份图纸我没有全部发给B公司的设计师张老师,却将房屋原始户型图发了过去。两个小时候,张老师发给我了他的装修方案,可以说,如果M公司李老师的方案是中规中矩,那么,张老师的方案,无疑是让人耳目一新。不过,毕竟是“第一时间”发过来的,张没有来得及从我们这里获取家里的实际需求,也对房屋中具体管线布局不了解,这个方案,对于我们家庭实际应用,有着太多的不现实:家父是医生,对健康要求很高,不接受开放式厨房;父母、我和爱人、两个孩子,六口人,三居室都要发挥独自的作用,客厅作为餐厅并将大卧室作为客厅的理念无法实行;六口人,为了生活方便,需要在多加一个卫生间;M公司李老师的图纸中没有标记管道,张老师在“纸上谈兵”的情况下,改动了天然气主管……
这个方案,毕竟没有办法实现,就不详述了,这里,先放一个原始户型图吧:

经过了实地尺寸核实(其实就是张老师带着助理重新将房子量了一遍),并对我们家庭具体的需求进行了沟通调查,张老师给出了即现实,又惊艳的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中,家里所有的轻体墙,都被拆掉重建了,这就意味着,家里的结构,几乎都被重新调整了(只有厨房没有,厨房轻体墙重建,是为了加钢筋,挂吊柜)。两个8平米的小卧室(东卧室、中间卧室)之间的墙被平行移动了,东卧室开门位置调整,使得东卧室的门避开了中间一根据分析是雨水管的管道。中间卧室和东卧室开门位置间插入一个壁橱,将雨水管移入到壁橱内,并在壁橱外留下一块空间放置冰箱。原卫生间加长,分成两个。
这个方案,里面对两个卧室之间轻体墙的改动,被我试做是神来之笔。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自学过AutoCAD、3DMax、Photoshop等设计相关的软件,而且,毕竟是自己的新家,前后自己有过很多的想法。面对张老师的设计,原本自认为也算是有着一定文化艺术底蕴的自己,恍然间发现了自己原本思想的匮乏。
其实,张老师原本,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的。
最开始的一套设计方案,张老师去掉了阳台和客厅之间的矮墙,将阳台与客厅化作了一个整体。张老师的解释,从建筑的角度将,这个矮墙是阳台的配重,起到了压阳台钢筋的作用。而他敢这样设计,是B公司,有技术能力将阳台的钢筋和室内的钢筋接到一起,并且可以找专业的评估公司对施工后的安全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这个方案,因为相对太复杂,并且物业严禁拆除阳台矮墙,被我们否定了(事后,B公司很多人也唏嘘不已,因为出具报告,就要1.8w的费用,遑论改造……)。其实,这个否定是必然的,之前,我自己对这个房子的改造方案,就提到了去掉矮墙,当时自己的方案,更为大胆:

将原有的厨房隔断,分出一个小卫生间,阳台矮墙装上推拉门,做成半开放式厨房。这个方案被否定,是家母出于新卫生间下水道使用了厨房下水道可能会引起楼下邻居不满,以及内子对只要有开放可能的厨房的方案都不接受,遂被第一时间否定了。
最终,设计师收下了我们7k的设计费用。用张老师自己的解释,因为公司做活动,优惠1k,又因为自己家里的设计十分简单,很多都是我们自己提出的,甚至没有必要渲染效果图,于是,设计师主动的又让出了1k。凭良心讲,按照“计件”的算法,7k的设计费用也是很昂贵的,毕竟最终很多的方案,是我自己敲定的,但因为脑力劳动,不能简简单单的依照“计件”的模式进行价位估算,并且,自己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参考了张老师的方案,甚至可以说就是在张老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动,这7k,我倒是很心甘情愿的。
说道自己的改动,我觉得还是很有些成就感的。
家里的正中位置,有一根排水管,大家(邻居、卖家、中介、前设计师李老师、设计师张老师、工长等)分析,应该是楼顶平台的雨水管,不能拆,没法挪。张老师的设计是将这根粗壮的管子藏到壁橱里,家里提出将这个管子砌到墙里,大家都说这样会导致墙体开裂:(下图,正中间那个黄点,就是雨水管……)

施工时,我向工长提出,在墙上贴上6mm的薄石膏板,这个方案得到了工长的认可。于是,一根管子,别“解决”了。
伴随这根管子的问题,就是两个卧室的空间的调整。因为让出了管道的位置,客厅的空间更大了,但相应的,壁橱小的可怜,宽度只有30公分。最终,我们决定,将这个壁橱,设计成一个小小的壁龛,做成隔板置物架。因为将卧室门打开后,这个壁龛会被门挡住,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隐蔽”的意境(自己劝慰自己了)。
更让自己得意的,是相应的小卧室的空间的扩大。中间的卧室,原本空间十分狭小,为了扩大有效空间,我在卧室和客厅之间,设计了一道弯墙,作为半个壁橱,实际上,就是一个衣柜,只不过,衣柜的一般,在墙里,这样,就向客厅中扩大了半个壁橱的宽度(30公分)。
于是,最终图纸出图了:

这里,很应该再多写一点了:
感激+自豪,我娶到了一个好妻子。当初,买下这个房子,东卧室被家母选中了,而设计师最开始将大卧室设计成了客厅,虽然最终没有被我们采纳,但这个卧室,最终也被我们觉得留给了两个宝宝。于是,我和内子,就被分配到了中间卧室。这个卧室,原本就是最小的,而最终的设计,还要将一部分空间划给东卧室,最开始,我很是担心狭小的空间,会令内子不满,不过,事实是,我多虑了。内子没有任何怨言,反而,从装修开始,一直坚定的以她能够达到的方式,在支持着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