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年猴年春晚没有邀请六小龄童先生导致的舆论爆炸?

这件事已经取代快播话题成为全网讨论的另一大热点了。最开始是怎么引爆这个话题的呢?有网站新闻称郭富城将与六老同台演出,而同时六老微博又晒了一张自己彩排的照片。很多人因此认定春晚节目中是有郭富城和六老的节目的,而当春晚节目组将完整的节目单放出来之后并没有那个节目,舆论瞬间就爆炸了。海量的人跑到导演的微博下面不堪秽语,问候人家的爹妈,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闹越大。如果只是希望六老能上台,希望春晚考虑一下,网民的行为多少还可以理解,但怒骂春晚“毙了”六老节目的同时狠狠地连带着TFBOYS等演员组合一起被骂。很多语言真是极尽之粗野,不堪入目。昨晚六老正式澄清,他并未受到春晚邀请,但很愿意在辽视等电视台的春晚上和大家见面,之前的照片也是央视戏曲春晚的彩排照。事已至此,并不存在导演因其他节目毙掉六老节目的事情,然而大批量的网民仍旧以谣传谣,部分人发觉这是谣言后,转而认定猴年春晚必须要有猴王,猴王就是六小龄童,央视春晚没邀请六小龄童就该被骂。同时继续黑着参与春晚的演员,例如:


我可喜欢tfbiy了,有人老黑他们。真讨厌!!你们知道TFBoys有多努力吗,TFBoys发烧62度为了众多粉丝的等待还坚持上台唱歌,双腿粉碎性骨折还坚持练习踢踏舞,每日练舞40个小时以上,拥有全世界300亿粉丝却从不骄傲,成员精通韩国和朝鲜两国语言,每年的2月30日还举行慈善义演,将获得的2万亿美金的收入全部捐给迪拜上不起学的小朋友,你行你上啊,而且没有他们,春晚厕所堵了怎么办?


 
我本人也很喜欢六小龄童先生诠释的猴王,也愿意看到他在央视春晚的台上亮相。但如果他没在央视亮相,那我也可以去辽视去看。何必如此谩骂?我可以理解网民希望在央视看到六老的心情,也支持大家传达民意,然而传达民意就是这样吗?
 

 
下面是我的微博,我承认语气带有戾气了。
 
如果微博,空间是这样可以在理解的范围里,那么知乎一条相似回答评论区清一色的“WQNMLGB”的回复则让我心头一凉,这就是所谓理性,友善的问答社区?观点不同就党同伐异,太可怕。
 

我的观点简要可以概括如下:
1.六老所扮演的猴王确实是很多人喜爱的,观众在这件事上确实有着不小的需求,春晚没考虑到这一点,确实是一个失误。
2.希望六老能上春晚完全可以更平和的去提议,如果污言秽语,党同伐异,唾沫与红脸齐飞就是所谓的“民意”,那这民意可真是暴戾啊。
3.我们有一些国人,始终不懂得何为“尊重”
。韩国演员也好,TFBOYS也罢,都是被邀请来给全国人民贡献节目的,就算不喜欢,不满意,不接受,也不该如此粗野的为黑而黑。尤其是TFBOYS,我本人虽不喜欢他们,但作为国民偶像中一个很有前途,能够与外来偶像抗衡的团体,如此小的年龄遭遇如此恶毒的非议,实在是有失公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我的原描述,2004年猴年的时候,网络社区的发展也很快,当时为何没有人谈猴王上春晚?83年版的《西游记》在当时也该有大量的粉丝了,为何没人提?我认为郭富城团队这一手炒作得漂亮。猴王之于猴年是隐性的爆点,央视如果采用了,那可以是一手好棋(但也可能有人喊着放了一假期西游记结果春晚还在放西游记),如果没采用,那也无可厚非:谁说猴年的猴就必须是孙悟空?而郭富城团队通过炒作,硬是将猴年与西游记揉成一团,大年初一郭富城的《三打白骨精》即将上映,观念里已经被植入猴年=西游记的人很有可能会选择观影。这招的高明就在于,猴王本身确实与猴年高度相关,一旦网民心里有了这个印象,马上就可以将其转为理所应当。

 
不知道各位道友对此事有何看法呢?陈尘虚心请教。
已邀请:

橙子

推荐来自: Joey 氪星人 秋风暖暖 天子无情

  很荣幸您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并非是新闻类、传媒类专业的,我就从我的专业说一点个人看法吧。我前几天看勒庞的《乌合之众》感想蛮大的,何谓乌合之众?你不服从一群人的观点,那么你就会被作为另类,为了不变成另类,就投入到一群人之中。这个是我得出的结论。六小龄童不上春晚这个事情的舆论影响力我觉得是滚雪球,一拨人、一拨人再到一大波人,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利益共通集团——六小龄童不上春晚这是一个错误。您也不必介怀,您只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罢了。
   至于舆论爆炸,我觉得还谈不上,只不过是一群人的网上狂欢罢了,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仔细看了一下您的观点总结和微博截图,观点很正确,也透露着理智。您要求网友客观看待六小龄童不上春晚这件事情,不要恶意诋毁其他明星,微博截图里面也说得很对,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您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平和、理智、客观如果能解决问题,谁会恶语相向引起央视注意?您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如您一般理智,设想一下,所有人都理智、客观,问题究竟可以解决多少?我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女士在海外读书的时候,总会受当地学生的欺负,她有一次直接在宿舍故意怒气冲冲地摔碎了花瓶,扔掉了卫生用具,后来的日子就相安无事了。所以不客气地问您一句,您的立场态度都是客观公正的,在道德上也是有理可循的,是完全正确的,可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您不冷吗?
   我其实也受到了这个舆论的影响,虎年小虎队重聚,猴年却除了一只很神奇的吉祥物什么都没有。春晚的确需要给大众一个理由。看了那么多版本的《西游记》,六小龄童的真的是经典。致敬经典,毋庸置疑。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答。(为什么?) 申请解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