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人的女性审美?

腾讯新闻‘’清朝的后宫佳丽实际都长这样 皇上您还想翻牌子么?‘’里面的妃子照片的尊颜着实吓了我一跳,心里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皇帝的女人这么丑?古人的审美真的这么奇葩?
已邀请:

天子无情

推荐来自: Joey 山人

前面好多大神已经回答的很棒了!我只能说一下普通人眼中的古代美女 在我们古代中国男人的眼里,其实一个女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脸蛋,也不是三围,而是是否有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

所以,古人的选美,首先就是比脚。而比脚选美又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说“赛足会”、“晒足会”、“莲足会”等。这种选美比赛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而又以山西和直隶两地最盛。

当时每逢佳节庙会,集市之上士女云集。这些女性或围坐于空场,或坐于车中,盖着盖头,不能让人看到脸。但是她们在这时候会把自己的秀足露出来,当然,她们都穿着鞋袜。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脚论足后,依次定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会因此远近闻名。而那些待字闺中者,也会因一个好名次而使自己身价倍增,非常容易物色个好人家。

古代女子除了要拥有一双迷人的小脚之外,还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测评。

乌发蝉鬓

“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明眸流盼

“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眼睛里秋波荡,这当然会被列为美女的一条标准。

娥眉青黛

“娥眉”这个词被用来专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说把眉毛剃掉,然后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化妆手法,在西周时期就流行开来。这听上去有些“毁容”的味道,但是也说明了眉黛素来是女性的一项审美指标。

玉指素臂

古代人审美观对于女子的手指还有手臂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作为一个美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双纤细而柔软手指,还有就是手臂必须得要白皙圆润有弹性才可以。

此谓之“素臂”。其实就像现代人喜欢美腿美女一样,“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

细腰雪肤

细腰便是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好似拂风的杨柳。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细腰雪肤,这一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倒是极为相似。

肢体透香

女性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亦被视为美女,这种香气并非来自某种香水,而是天然的体香;除了清代著名的香妃外,据说西施亦是浑身散发香气的美女。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