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先天还是后天养成的呢?

已邀请:

三岁 - 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心情。

推荐来自: 蛋清 archering Hokkaido 明明乔许

审美是人类同时也是各个个体之间追求美好由经验经历所形成的内心的规律,是先天的是一种能力。
 
审美主体是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像,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这都是先天的。

而后天所形成的叫审美观(个人看法)与一般的感性观不同,审美观渗透着理性,它借助于感性的形象来展示理性的本质,与一般的理性观不同,审美观又始终伴随着感性因素。

对于动物来说只是本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在历史长河的进化中,人从一种思维简单并不具有意识的哺乳动物进化到具有高度发达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人类通过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思维方式的不断变革等等促使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人们则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事物,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乐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人审美除了愉悦自己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变化发展,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逐渐地剔除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事物。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以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而影响审美的因素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都有对事物褒贬的一种判断,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对审美的判断有着多种因素,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审美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发展而发展。

明明乔许 - 我们所追求的快乐都太容易被摧毁

推荐来自: Joey archering 夏墨

具体来讲,在审美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即审美的教化,这种教化是指基于自发意愿基础上的“自我教化”,它通过与他者积极主动的平等“对话”而获得,最终实现个体素质的提高,这必然会带着经验累积的一个过程,“审美”二字关键在于“审”,一件艺术作品不断地被理解和解释进而实现其意义的补全和丰富,再通过艺术经历异化并返回自身,或许我们可以天生就有感知美丑的能力,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是不喜欢的人或事,但若是要有审美能力(亦或是说审美品位吧),还是要通过丰富审美经验和审美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所以我认为审美是后天形成的。

archering - var G_USER_ID = "410";当人使用大脑的时候,倾向于目前认为最相似的答案(可能参考权威,书籍,别人,自己利益)

推荐来自: Joey 明明乔许

审美是先天还是后天养成的呢?
 
首先,这个问题,我认为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向,陷入二元思维的局限.
然后,我的回答是,审美肯定是从人类本性加社会评价等种种复杂因素组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既有先天部分,又有后天部分.
 
举例子:
1,男人认为金发碧眼的女孩美丽,很可能是以前这种类型代表这种基因现象会带来高生育率.然后由于男人喜欢金发碧眼,导致现在女性会选择染发来模仿.
 
2,人类喜欢亮晶晶的东西,是由于很长时间,人类为了寻找水源得到的副产物,导致现在,大家都以宝石为美,(中国的玉器比较特别,是由于汉代生产力低,导致玉器雕琢花费数十年功夫,只有社会上层才能佩戴,形成了审美导向,直到今天.
 
3,宋代,那些士大夫由于害怕女性能自由行动,然后居然发展了裹脚这一陋习,延伸出病态的审美,直到民国才因法律废止.
 
4,欧美人觉得雀斑是天使,东方人就不太接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审美是很复杂的东西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