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需要怎样的准备才能读懂理科生的书?

尤其是一些有公式的,计算机编程的。
已邀请:

橙子

推荐来自: Joey 氪星人 天子无情

作为一个文科生,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只是谈个人心得哦。文科生做到完全读“懂”理科生的书,尤其是大学本科阶段的书,真心不容易。如果为了不至于完全不吃力,倒是有些准备的。首先,你要确定你看到的是独立章节,就是不牵涉到他们以前学到的知识,在某一方面,你和他们是同样的阶段。前不久看到了一本大学物理3的教材,记得有一章节是量子力学,和前面都没有关系,里面很多有趣的生活常识。好像是一块黑纹白底的瓷砖在不同光线下,突出的色彩不同,当时好像就可以用一个理论解释(不好意思,忘记了具体的答案和题目了);其次,兴趣是最重要的,我刚看见您说公式类的科目要如何懂,自我感觉,知道公式要解决什么问题,各个符号代表的意思,或者它们的单位,以及哪一部分可能会出现未知数,有没有图解的过程,把自己不知道的部分都了解一下,这个过程也很好玩。当然,您要是想完全看懂课本,我觉得略难。个人不建议您看有机化学和机械原理,里面的水太深(笑哭)。

粗鄙之言 - 膜~虾~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若风

以我和周围文科人的交流来看,这取决于你看的什么书,如果是大学物理大学数学这种还是能看明白的,我是搞控制的,那么控制类的书籍里,自控原理查查网也能勉强懂,但是往后的什么离散化控制之类的,基本就看不懂了,同理计算机书籍基础能看懂,越精深的就越看不懂,这毕竟是我们理科一辈子研究的东西,怎么能让你们说看明白就看明白了(逃

简明 - 回答基于个人经验,遗漏难免,还望海涵

推荐来自: Joey Sylvia

我想题主的意思是,自身是学习文科的,希望阅读理工科的书籍,想问需要做什么准备。
 
话说为什么楼主既强调了“公式”,又强调了“计算机编程”?
 
我本身是学理的,所以无法从自身经历提出太多的经验。所以以下部门是结合自己以前的阅读经验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来进行的回答。
 
首先,我先把需要做那些准备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先说一下关于题主所设情景下阅读的方法。
 
楼主需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希望了解理科相关的知识呢,还是希望深入学习甚至了解现在比较前沿的知识呢?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的建议很简单,去阅读老一些的书和科普类的书,老一些的书,比如《几何原理》,科普类的书,比如《元素的故事》、《有趣的化学》(书名不是记得很清楚了)之类。这两种书的优点是,他们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写作的,从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身边的现象来讲解,又或是对名词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直到大约19世纪末,主要的科学著作都是给门外汉写的。这些作者—像伽利略、牛顿与达尔文—并不反对他们领域中的专家来阅读,事实上,他们也希望接触到这样的读者。但在那个时代,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快乐童年时代”,科学专业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聪明又能阅读的人阅读科学书就跟阅读历史或哲学一样,中间没有艰困与速度的差距,也没有不能克服的障碍。当代的科学著作,并没有明显表示出要忽视一般读者或门外汉。不过大多数现代科学著作并不关心门外汉读者的想法,甚至也不想尝试让这样的读者理解。


​上文出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七章。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开始的教材来学习,拿化学来说,最开始要学习的是无机化学,然后在开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但在基础时,还有阅读数学、物理相关知识,最好可以按照大学的教学顺序来阅读,对题主来说,这将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所以可以考虑辅以公开课,比如可汗学院或者Crash Course。
 
所以对于题主最开始的问题,亦“需要做哪些准备?”
 
我的回答是:第一步,明确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希望了解涉猎,亦或是掌握?第二步,列一份书单,要么是老一点的科学著作和科普类的书籍,要么是得到一份大学对你所希望了解的专业的培养计划,从基础的书开始。第三步就是开始阅读。
 
准备很少,对吧,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不然再多的准备也没什么大用。
 
附带一提,如果楼主希望了解的是计算机编程的话,可以先看看你所喜欢的编程语言的教程而不用拘泥于我之前所说的。
 
以上回答,根据个人经验所答,错漏难免,望海涵。
 
 

西瓜

推荐来自: 水心

身为一个本科专业偏文的理科生,我老老实实告诉你……手边准备能上网的设备,然后翻开书,直接看,看到不懂的就搜索一下。因为就算你做了准备,也不一定能用上,还不如直接看来的好一点。(个人观点)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张沇

国内(国外接触太少,保留意见)很多人喜欢把人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贴上标签(并不总是恶意的),然后对他们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且把这种标签化的行为大家推广。

比如说:文科生和理科生,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不精确的分类。然而,大家对文科生和理科生却慢慢有了固有的偏见还有了“理科生思维”和“文科生思维”等看上去很有说服力的依据。

关于文科生理科生,其中有一条被很多人认可:文科生偏向感性思维,理科生更擅长逻辑推理。我想说的是,真想学好文科,逻辑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写一部小说,构思靠的是什么?

我在大学学的是管理学,偏文科类的科目。高中时我是理科生,物理数学都还不错,最糟糕的科目是英语。我就比较好奇我到底算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我估计我跟文科生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不算合格的文科生。跟理科生意见相左时,又可能被冠以“文科生”的名号。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世界本来没有文科生也没有理科生,是大家给分出来的。

文科生该怎样看懂理科生的书?需要什么准备?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达到一定深度之后你就很难看懂,因为你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基础性的东西。你问我怎么爬上一座16层(只有步行楼梯而且只许步行)的房子顶部,我会告诉你一个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绝对正确的方法:从十五楼走上去。因为我们都知道必须要到十五楼在继续才能上去。你问我怎么上去一定是另有所指,比如说:你不知道入口,你不知道十五楼到楼顶的特殊通道在什么位置等等。但是回到读书的问题,我们往往忽视了我们必须要到十五楼再到十六楼这样的浅显的道理而把到达不了楼顶的原因从其他方面去找理由。你到不了楼顶因为你体力太差,因为你没找到楼梯却没人说你要一步步走上去。

文科生为什么看不懂理科生的书?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果你希望看懂一本书,自然要 把相关基础补上再去看。不然,你让一个IT男去看一篇高水平的哲学论文试试,同样非常困难。

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如果你本来就对理科类的只是不感兴趣,要去看懂稍微复杂一点的东西就会比较困难。我个人就不太喜欢看散文,所以大多数抒情类的散文我就很难鉴赏。艺术天赋技能点直接没被点上,所以让我去学点绘画或者音乐之类的简直会是折磨。同理,有一些人,他们纯粹是对物理或者化学没有半点兴趣,让他们看懂相关的书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看下去就是一种折磨。要看懂理科的稍微复杂点的书,那么 起码是要有点兴趣 的,不然很可能会事倍功半。这个不随着你是文科生或者理科生而发生变化。
 
再者,不要急于求成。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些理科生觉得很简单的道理,文科生比较难以理解。既然是理科生,那么必然是在接受相关领域的系统性训练,在有意无意之间是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的。而文科生,他们接受的教育和理科的内容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希望拿一本专业书籍看看就能理解,除非这个人天赋异禀,是不太可能的。这个跟我第一点提到的,要打好基础是相关的。你要静下心来,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才能读懂,有很多朋友拿起一本书,直接跳到重点部分开始啃这本书了,看了两眼,看不懂。肯定是因为是文科生的缘故,理科的东西看不懂。其实,个人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太急于求成了。
 
最后,要虚心求学,做好打破自己固有思维的准备。有时候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是会有不一样的结论的,如果遇到让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地方,可以放下自己惯性思维试着去接受新的理论体系。比如说,谈到转基因的时候,有一部分非从业人士是一种傲慢的态度在质疑专业人士,我认为就很不妥,而且我相信他们也不能学好相关知识的。你觉得不对的地方可以谨慎质疑,好好去学习相关知识。你抱着“转基因就是有害的”心态去学习转基因希望找到漏洞,很可能会什么都学不会。而如果你把转基因看作是一门需要不断完善的学科,这门学科目前的理论是存在错误的可能性的,虚心求学,认真了解这个专业的人士提出的各种观点以及背后的逻辑,也许就能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可能会有人觉得有些疑问,事实上,的确有些时候文科生看起来会更难学好理科,也有些理科生对文科的知识难以理解,这不正说明文科生和理科生有差别吗?我想说的是,我们刚才谈的第二点已经说明了一部分问题,因为我们在选择自己的学科时,是会考虑到自己的偏好的,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人们自然难以学好。而由于不感兴趣,积累也会比较欠缺,反过来导致对该学科进一步失去兴趣,最终就很难再能好好去学习这个科目了。事实上,就算细分到理科里面也会有很多分类,人们依然会有不同的偏好,文科也相似。
 
简单地以文理科划分人群是很不严谨的,对他们进行特点总结的时候也是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的。所以简单地问“文科生怎么去了解理科知识”也是很不严谨的,虽然大家可以理解你的大概意思。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