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拼,远离家乡,如何对父母尽孝心?

尽管,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个人知道,后面还有半句,但毕竟,前人就已经开始可以忽略那后半句了。)
 
而现状,很多情况,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心。
 
就比如自己的某位好友,老家是个小县城,因为从事IT研发,在京工作。
如果要回家,需要很复杂的转车(他描绘过,我没记清,被绕晕了),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是说,来回,要三天时间。
因为县城里,不可能有IT研发产业,他只能远离家乡,到相对最近的北京工作。
然而,因为首都物价、房价等诸多原因,再加上父母故土难离,朋友始终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
 
相信,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
相信,这应该是个引起大家关注的现象。
 
当然,作为社会中最为普通的成员,很多,我们无能为力。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尽孝道,让父母最多的感受到子女的关爱,让父母最大的感受到欣慰呢?
 
(补充说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里,是要考虑到父母主观感受的,不是要想尽方法去干涉父母的,这里,提前声明了。)
 
请大家集思广益了!
已邀请:

四哥有话说 - 我有我的看法,可能和您的不同,别急,咱们探讨探讨,聊聊。

推荐来自: AircraftCarrier 闲竹客

好问题,响应一个。
 
和父母互联网联系。个人觉得,这种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是很普遍的。
这里,我补充一点自己的“独创”吧。
 
其实,说到底,很简单。
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感觉孤独,感觉想家?
不是加班很冲忙的时候,不是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不是和爱人花前月下的时候…… 而是,夜深人静,一个人,忙完了所有事情,静下来的时候。
其实,父母这个时候,也是最思念子女的时候。我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的,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我给父母报了个英语班!主要是,让他们能够看国外的电影,能够更为熟练的看。其实,我跟你一样,也是父母还有几年退休,这个时候,对于全家来说,可以用“最为黑暗”表示。父母觉得没有必要,我就告诉他们,国外电影的精彩。再看过了《肖申克的救赎》、《辣妈辣妹》、《机械公敌》之后,家母迷上了老外的电影,搜刮了我多年积攒的所有正版光碟……。于是,就出现了一定的语言和字幕的问题。于是,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里,再多提一点,我报的班,是收费的,费用程度,个人觉得,刚刚让爸妈感觉到,自己承担不费劲,却又有一点点的心疼…… 于是,爸妈很认真,甚至,现在,我们之间有了很多学习中的交流。
 
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学习,占用了父母思念自己的难受的时间。就是转移注意力。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