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父母带入自己的网络生活?
几年前,“现代化的”触屏智能机上市,觉得和以往的键盘手机相比,是一种革命。很希望父母能够享受到这种便捷,就给父母也配备了智能手机。其实,父母是很积极的接受了。不过家里的QQ、微信群里,却多了很多“鸡汤”之类的,甚至很多上个世纪的网络内容。最贴近现在社会的,也仅仅是新闻……
其实,互联网有很多的精彩,有很多的便捷。
其实,互联网吗使用,只要方法得当,绝对不是某种所谓的疾病。
那么,应该怎样将父母这一代人,引入现代化的互联网,让他们享受到网络中的精彩呢?
其实,互联网有很多的精彩,有很多的便捷。
其实,互联网吗使用,只要方法得当,绝对不是某种所谓的疾病。
那么,应该怎样将父母这一代人,引入现代化的互联网,让他们享受到网络中的精彩呢?
2 个回答
浮生未半 - 暮觉乌巢鸟惊心 晓看花残窗外明 浮生未半心先死 无病呻吟又一天
推荐来自: AircraftCarrier 、眺望天下 、Hello_wu
至于题主和陈浩所争执的问题,我认为并不成立,每个人都有所谓的独立生活,但是并不意味着互相之间不能影响。父母之爱子女,总是愿意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子女,而子女爱父母,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为子女,子女为父母,和谐在其中矣,当然其中有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沟通,这些双方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成为了单方面的压迫和改造,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本能地反抗父母,就是因为这样,但是由于父母、子女双方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我们合称为代沟,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https://www.lundao.com/question/219
有一定关联,但是本题和问题219并没有什么矛盾,实际上,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到底是岭还是峰,庐山并不关心,只是我们人类分析庐山时候使用的概念有冲突,真正的庐山既是岭又是峰,还有可能有岗或者峦,我们能分开看待庐山的各个部分,但是庐山从生成到灭亡,岭峰冈峦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就是现实问题和思想实验的区别,父母与子女的事情是家务事,其中关系复杂纠葛,并不是简单把每个人视为独立个体、认为不能受到一点点其他人的影响(干涉)就能分析清楚的。
把父母带入网络生活是很有前途的一件事情,输入法不是只有难学的五笔,还有简易的拼音,互联网也不是只有高深的区域,也有浅层的应用,比如qq视频、微信照片,父母是很容易接受并且使用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晒娃狂魔只是家庭的爱在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而已,而qq、微信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这只是个开头。根据我的设想,将来互联网会更加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以至于一些应用的形态会跟现在完全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互联网的触角。
父母、子女,想要把对方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并没有错,关于朋友圈的谣言鸡汤,这其实还是一个沟通问题,归属于人类之间的巴别塔矛盾,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就是巴别塔矛盾的极端体现,就跟大家今天的争论一样,肯定会有火药味,甚至有火星冒出来。但是有矛就有盾,在大鸣之后,依照正确的方针,我们会获得大放,其中有丰硕的收获,所以,不要害怕大辩论,但是大撕逼也要遵守基本法~这是大自媒体时代的自我修养,每个人都要提升自己。
AircraftCarrier - 光明正大论观点,绝不背后使手段。虽不完美,绝不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推荐来自:
再次声明,一个想把互联网中各种精彩(例如我们的论道)介绍给父母,让父母接触并接受,用脚后跟想,也是对父母好,希望父母退休后生活丰富精彩,和主观干涉他人,真的是不同行为。
其实,自己方法,个人觉得偏于保守。
首先,是给父母配智能手机,并编写父母能看得懂的图文并茂的使用说明书。
进而,针对父母不同习惯,给家父手机装了某军事论坛,给妈妈的手机(平板手机)装了偷菜。
再有,就是很多技术细节。
比如,开放系统中超大字体的设置,语音输入法软件的安装调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