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拼,远离家乡,如何对父母尽孝心?

尽管,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个人知道,后面还有半句,但毕竟,前人就已经开始可以忽略那后半句了。)
 
而现状,很多情况,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心。
 
就比如自己的某位好友,老家是个小县城,因为从事IT研发,在京工作。
如果要回家,需要很复杂的转车(他描绘过,我没记清,被绕晕了),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是说,来回,要三天时间。
因为县城里,不可能有IT研发产业,他只能远离家乡,到相对最近的北京工作。
然而,因为首都物价、房价等诸多原因,再加上父母故土难离,朋友始终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
 
相信,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
相信,这应该是个引起大家关注的现象。
 
当然,作为社会中最为普通的成员,很多,我们无能为力。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尽孝道,让父母最多的感受到子女的关爱,让父母最大的感受到欣慰呢?
 
(补充说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里,是要考虑到父母主观感受的,不是要想尽方法去干涉父母的,这里,提前声明了。)
 
请大家集思广益了!
已邀请:

Feifeiliya - Neuropharmacology

推荐来自: AircraftCarrier 闲竹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只身在外求学多年,有很少机会能回家。每次回家都觉得父母老去的速度远远大于自己的想象。然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在外一定要努力,珍惜时光。以前总觉得要“学不成名誓不还”,但现在觉得有机会就回家看看吧。平时回不去,多打个电话,买些东西寄回去。
孝大概也要论心不论迹。

四哥有话说 - 我有我的看法,可能和您的不同,别急,咱们探讨探讨,聊聊。

推荐来自: AircraftCarrier 闲竹客

好问题,响应一个。
 
和父母互联网联系。个人觉得,这种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是很普遍的。
这里,我补充一点自己的“独创”吧。
 
其实,说到底,很简单。
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感觉孤独,感觉想家?
不是加班很冲忙的时候,不是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不是和爱人花前月下的时候…… 而是,夜深人静,一个人,忙完了所有事情,静下来的时候。
其实,父母这个时候,也是最思念子女的时候。我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的,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我给父母报了个英语班!主要是,让他们能够看国外的电影,能够更为熟练的看。其实,我跟你一样,也是父母还有几年退休,这个时候,对于全家来说,可以用“最为黑暗”表示。父母觉得没有必要,我就告诉他们,国外电影的精彩。再看过了《肖申克的救赎》、《辣妈辣妹》、《机械公敌》之后,家母迷上了老外的电影,搜刮了我多年积攒的所有正版光碟……。于是,就出现了一定的语言和字幕的问题。于是,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里,再多提一点,我报的班,是收费的,费用程度,个人觉得,刚刚让爸妈感觉到,自己承担不费劲,却又有一点点的心疼…… 于是,爸妈很认真,甚至,现在,我们之间有了很多学习中的交流。
 
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学习,占用了父母思念自己的难受的时间。就是转移注意力。

AircraftCarrier - 光明正大论观点,绝不背后使手段。虽不完美,绝不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推荐来自: 四哥有话说 闲竹客

之所以想向大家征集方法,是因为,个人还是觉得,问题中提到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既然是征集,这里,我先抛砖引玉了:
 
其实,做法很简单,除了利用年假、法定假日等假期,常回家看看(这点,个人觉得最重要),另外,就是,利用一切资源,和父母联系。
 
比如,触屏智能手机刚刚上市,自己尝试性的配了一个,觉得很好用,就给父母各自配了一台,甚至,当年,自己还还给父母特意编写了安卓手机使用教材(岳父岳母那边,也差不多,只不过,内子是国内“杂粮”发烧友,配的品牌,用她自己的观点,是性价比高高的)。而今,父母手中的手机,从国产,升级换代到了“闪闪闪”牌(家父)和“水果6”(去年的事情了,家母表示过想体验一下)。手机里面,结合了父母平日的喜好,下载了很多针对性的软件。比如,给妈妈的手机里,装了很多“白领游戏”,给爸爸的手机里,装了很多“军事新闻”。
 
现在,家母和岳母轮流到我这边“值班”,帮着我们照顾宝宝。无论哪边母亲在这里,晚上,都要和老家那边通信。下班后,很累,一个小时的路程(堵车造成),吃过饭,洗完(内子照顾孩子),然后给妈妈做按摩,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但一般,洗完的时候,当时时间相对还早,爸妈通过手机网络联系,我总是在厨房中侧耳倾听……
从父母沟通的信息中,自己尽可能的,了解家里的需求。
 
很多时候,网购的好东西,从纯良酿造的,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酱油,到高速tf卡,自己这边配备了的,总要想法给两边老家里,也配备上。
 
当然,说到的,好好工作,挣钱,初期,路费投入。长期,房产投入,最终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才是王道。
(家父还有几年退休,他已经盼着退休后,和我们在这里团聚了。)
 

闲竹客 - 闲为态,竹为节,终不过,客也。

推荐来自: AircraftCarrier

其实,一般情况,子女在外打拼,生活上,不用惦记着父母的。而应当关心,应当注意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思念。
毕竟,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自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到外地工作,这种状况,父母是很耐以割舍的。
因此,照顾父母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就像,前面网友提到的,给父母买手机,令父母更为高兴的,是子女的孝心,具体的,在老朋友之间,自己更有面子,能够及时和子女沟通,自己更开心……
 
说自己的方法吧,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殊,和前面给父母报班学习的相比,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方法很常规化呢。
周六周日,出去玩,带着三脚架。利用相机的延时拍照,先按下去,然后自己冲过去。一天下来,能给自己拍好多照片。晚上,就把这些照片发给爸妈。以前用邮箱,现在用云盘,以前用卡片机,用延时,现在升级到单反了,用遥控器。
 
当然,这也是辅助方案,常回家看看是王道。
而至于说网友提到的,在大城市定居,这个,我还是要奋斗的,为了老人孩子奋斗,毕竟,能否定居,很大程度,要看是否将来能够孩子落户。
要不然,奋斗几年,回老家,做个自由职业者吧,可能有些脑洞了,不过,也是种方案吧。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