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泽东从未上过军校,却有超乎常人的军事头脑?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林檎senbon 冰镇火龙果 archering Joey 佛狸 落眠更多 »

好久没在论道冒泡了,今天就来献个丑吧。
 
关于问题本身,我在评论区已经把自己的观点陈述了。主要是想针对题主的拓展话题进行讨论。
 
书或者说读书的作用是不是被神化了?
 
为什么有一些人可以跨专业做出极其卓越的贡献?甚至有些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在社会大展身手?
 
首先,关于对毛泽东的看法,我觉得需要作出一些说明。
1. 毛泽东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是毛泽东读过很多书,军事有关的书籍也必定有所涉猎,甚至颇有研究。
2. 战略眼光虽然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知识储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战略眼光是天生,意思不是说这个人生下来之后自然就会有战略眼光,而是说,绝大多数人知识储备丰富也无法转化为战略眼光。但是,有一些人却可以。
3. 毛泽东是个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天生就是个很有大局观的人,而且眼光长远。而这种大局观和长远的眼光是很难通过学校学习获得的。毛泽东之所以能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脱颖而出,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
 
那么,回到我今天主要想说的话题,读书的作用是不是被神化了?
 
个人和题主的观点,刚好相反。我认为并没有。
 
就拿题主用的那张图来说。(为了方便行文,我把图中三个人从左到右分别以ABC指代)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就是靠书为代表的知识/经验储存和传播工具堆叠起来的。书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其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功能。
 
但是,想要能站在最C的位置,是极其需要天赋的。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必须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消化能力才能不断往上攀爬。而且越往高的层次,理解和消化的难度越大。我们之所以需要老师,而不是完全靠自学,就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强化学习消化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知识储存和传播的)工具完善也是极其重要的,个人认为近现代的科技大爆炸,跟印刷术的普及,造纸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在古代。书籍数量非常少,即使你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也很可能因为没有学习机会而荒废掉。或者说,也许你学习消化一本书只需要一个月,但是这本书只在离你几千里之外的某个大学者那边有,那么你可能要耗费大量时间在路途上,还要你运气好,那位大学者肯借书给你看。而现在,你可能只需要打开手中的手机,立马就可以开始学习了。这种效率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而书作为此种最典型的代表,说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或者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个人认为并不夸张。书籍的重要性一点没被夸大,只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始用电子书,影像资料,网络信息等等让传统意义上的【书】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罢了。
 
而题主之所以觉得书籍没那么重要了,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不再是获取知识/经验的唯一途径了。而书籍作为知识和经验的物质载体之所以被重视的原因,在于其所携带的信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再强,也是不足以跟整个人类的思维结晶抗衡的。无论这个人多么天才。
 
除此之外,书籍的数量虽然重要,但是书籍的质量也很重要。C之所以能站在那么高的位置上,原因是他的书籍可以堆叠起来,而不是平铺在地面。所以,我认为题主之所以认为读书的作用被夸大的另外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只关注了C脚下书的数量而没有注意这些书的摆放方式。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在书中吸取养分的人,才能成为人中豪杰。如果,为了凑数量而读很多书,那么对人的提升就很有限了。另外,很多人,拿起一本书,却未必有能耐把这本书垫在自己的脚底下。
 
毛泽东显然就是类型C的杰出代表,他过人的天赋决定了他不需要专门上军事学院就可以成为战略大师。因为他具备极强的学习消化能力,甚至可以只看历史案例就自己总结出很多军事道理。但是,如果他没有通过书籍去了解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不去学习总结古人的经验,他自己凭空想出一套战略,那也是不现实的。
 
书籍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极其重要的工具罢了。毕竟,书也是人写出来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要先到杆头,而这杆,就是书籍和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工具堆叠起来的。读书很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注:书籍,尤其是纸质书籍,也许会越来越不重要。但是,书,在我的理解里,是一种可靠的,能真实记录并传播经验和知识的工具。所以,影像资料,网络信息等等更现代化的信息储存和传播工具都可以被认为是【书】的一种升级和强化。纸质书不再重要,只是因为书的形式变了,仅此而已。随着人类对各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前人的基础越来越重要,任何人都几乎不可能从一空二白的基础再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了。而且,我也相信,老师这种职业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弱,他们的职能将从古代的教导技能和传播知识,转变为提升学习趣味性和锻炼学习能力,主要的作用不再是教导学生特定的知识,而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
 
有不同意见,欢迎友好交流。

冰镇火龙果 - 占星神棍,啊!

推荐来自: 林檎senbon 我行未远 落眠

在与人文相关的领域:
书这个东西也被神化了,各种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一个能做到客观反思现实,尽可能全面思考的人经过一定的经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做的有模有样,而不需要任何的书。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找启发的工具,我对某个方面自己有了一些思考和经验之后,在此刻感觉到很难再进一步的有所感悟,这个时候看书才起到了它真正的作用。如果把建立一个体系的任务全都寄托在书上,这个体系必定与你貌合神离。所以每当看见这个图,我总不屑一顾。

伟强 - 论道 #732 用户

推荐来自: Joey

为什么马云从来没学过编程,从来没上过商学院,却创建了阿里巴巴?
毛本身不评价,貌似世界上除了科研领域,其他领域学历对于职业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正相关。
最著名的比如洪秀全,连秀才都考不上,才去造反的。
很多时候,历史选择某一个人站在历史的拐点,也并不是因为这个人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很可能是因为上帝必须从几亿人中随机抽取一个人来承担责任仅此而已。跟买彩票是一个意思。就跟一个人买彩票中奖了,就有人开始分析人家选号有眼光一样。对于不可以复制的东西,我一直持这样的态度。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