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边,看到一只虫子落入水中。我到底该不该救它?

我坐在水边,看到一只飞虫落在水中挣扎,我知道它是不会爬上岸来,只会挣扎力尽后淹死在水里。
那我应不应该救它?
它落入水中是它的命中有此定数,我救了它算是行善还算作恶?为什么呢?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archering 冰镇火龙果 蛋清 Joey

这个问题倒真是值得一答的。可借此试着辨析一下,那些表面看似矛盾的论断之间的内在机理。

1.有没有定数之说?

既有,也没有。这不是胡扯吗?诡辩?还真不是。佛家的因果轮回观,是一种最宏观视野上的因果律——简单说就是,不是人们能轻易看透的因果律,而是纠缠不已、重重无尽的因果律,里面还夹杂着原来的要素分离分散、却又相续不断的网状纠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虫子落入水中是有定数的,死与不死也都是定数,反正无论结果是啥,都是定数。(哈哈,我是认真的。)

2.你救了它,是100%的行善。

(下面这段话,不喜者请绕行。)从佛家因果律和十二因缘来说,你救它,是结了善缘。假设虫子有情感,当时它是恐惧的,被你救了之后,惊魂得以安定下来。同时,你心存慈悲,救了它,你自己心里也会产生正向的情绪——这一系列相续,最终(遥远的未来)会产生好的结果。至于这个最终,到底有多久,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与这个讨论不在一个范畴。

从佛家修行次序来说,救生在佛家的作用是——培养慈悲心,而慈悲心是佛家修行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柔化内心的执著、执念与坚刚,生发豁达光明的智慧(也可以让人的发散思维、精密思维和直觉、灵感更好)。同时,在修行中遇到魔障时,慈悲心可以帮你渡过凶险关隘。

3.如果你没救它,那么分两种情况:一是,你根本就不以为意,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过去就过去了,那就谈不上善恶。二是,你没救它,但心里又老想着这事,不知啥时候一不小心就跳出来了,这就比较麻烦了,反而形成了障碍,这就变成了恶了,反不如普通人更解脱自在了。那你说,那我以后不去想这事就是了,但这要等你能自如地把握自己的内心才行,不是你说了算的。要达到这个水平,除非你有天赋或者上根之人,否则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才可能。

从心理角度来说,你所经历的、所一闪而过的念头,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隐藏在潜意识、无意识之中了,并在幽暗之处施加隐秘影响(此处可参照心理学辨析)。

4.佛陀是个冷酷无情的家伙。

佛家最后是无善无恶的,讲的是还原世界本来的实相,不仅无善恶,还无我的。觉悟了的人——佛陀,知道了人在十二因缘中相续流转轮回的秘密,告诉人们要解脱——截断众流,跳出轮回。跳出来,就不再造新业了。而原来所造的业,还需要自己受,比如佛陀头痛的果报。所以,佛陀是不干涉因果发生的,最终他也干涉不了,而干涉又是一种新业,是跳进轮回之流。无论谁的因果,即便历经千世万世,最终也都要自己去了脱,父子至亲也无法代受。

5.佛家没有生死之说。

生物的生命湮灭、不同时间与空间里的生命状态,佛家形象地比喻为“分段生死”。那你说修行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跳出轮回,解脱离苦。那个虫子死了,也算早死早超生,解决了一段因果。至于有没有触发别的因果,比如临死一念嗔恨,抱怨世事不公,它也将带着这一念的因果而走。

就到这里吧。未尽之处,欢迎评论区讨论。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